甲鱼鳃腺炎病的防治

农业百科2023-02-10 09:53:57百科知识库

甲鱼鳃腺炎病的防治

1.症状 该病可分为出血型、失血型和混合型3种。①出血型鳃腺炎:底板、四肢有积水性红斑,口、鼻、泄殖孔出血,鳃状组织发炎、出血,肺暗紫色、充血,胃肠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内有凝血块,多为花肝并有出血点,有溶血性腹水,肾、脾充血。②失血型鳃腺炎:底板贫血,呈瓷白色,鳃状组织淡白色,并有糜烂现象,肺灰白、血色不足,胃肠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内有凝血块,肝多为黄色,肾、脾充血。③混合型鳃腺炎:底板、肌肉血色不足,鳃状组织发炎、充血,肺暗紫色、充血,胃肠道瘀血,肝多为土黄色并有出血现象,有溶血性腹水,肾、脾充血。

2.病因 该病由多种细菌、病毒等综合性感染引起。细菌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病毒有类呼肠弧病毒、类腺病毒等。这些病菌经受伤的体表感染鳃状组织,产生肠毒素及溶血素破坏、感染胃肠道壁而进入其他组织器官,引起广泛的系统性的组织器官感染和坏死。

3.流行 常年发生,尤以春夏之交和秋冬之交为多。多见于幼鳖,其次为成鳖、亲鳖、稚鳖。该病始发时,死亡的个体数量少,多伴有腐皮、穿孔、瘦弱等明显症状,并常与水质恶化、急性肠胃炎、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发。

4.预防 ①生态预防:选择和投放健康苗种,投喂优质饲料,提高甲鱼的抗病能力;及时培育和调节水质,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生植物,放养一定数量的鲢鳙鱼,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定期换水排污,定期泼洒光合细菌,培育有益的优势菌群,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建立相对封闭的生产体系,做好防范隔离工作,工具及时消毒,工作人员的手、脚、鞋等也应适当消毒;无法治疗的甲鱼及死甲鱼及时掩埋或焚毁,防止病菌的扩散。②药物预防:每半个月每立方米水体用15克~40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每月2次适量使用板蓝根、黄芩、黄芪、穿心莲等中草药煎水拌料投喂,每次连续投喂5天左右,每天每100公斤甲鱼每种中草药用量为5克~10克;发病季节再投喂一些抗病菌的西药,如土霉素、复方新诺明、病毒灵等,同时适当添加甲鱼复合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E等。

5.治疗 ①每立方米水体用双氧水(含量30%左右)对水全池泼洒,预氧化4小时~6小时后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7克对水全池泼洒;第2天用上述药物70%的用量再全池泼洒1次;第3天每立方米水体用30克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第6天每立方米水体用3克~5克光合细菌全池泼洒。②每公斤饲料添加土霉素4克、复方新诺明3克、病毒灵3克、维生素C 2克、维生素K 33克等投喂,并每100公斤甲鱼用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蒲公英20克、黄芪15克、柴胡12克、仙鹤草12克、甘草8克等中草药煎水,拌饲料连喂6天~8天。每次中草药可煎水二三次,1天投喂1餐。中草药汤液可在西药喂完后投喂,也可与西药同时拌料投喂。③停药10天后,可进行第2次消毒和投喂药饵,以巩固疗效。

本文标签: 水产渔业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