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溶解氧
溶解氧是水产动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存、生长、发育、繁殖,还影响饵料报酬及饲料系数的高低,是淡水养殖水质管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淡水养殖水体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 mg/L以上,凌晨时最低溶氧应在3 mg/L以上。在低氧的环境中,鱼类生长缓慢、厌食、饲料系数提高、鱼类体质下降、免疫力低、鱼病增多。在缺氧的环境中,鱼类浮头甚至泛塘。与此同时,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无机物的氧化作用也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水体中保持足够溶解氧可抑制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的形成。
1)水中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溶氧的来源:一是从空气中溶解氧,约占10%左右。二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约占90%。溶氧的消耗:一是残饲和排泄物分解耗氧,约32%。二是浮游生物呼吸,溶解态、悬浮态有机物和淤泥有机质分解耗氧,约52%~54.5%,其中大型饵料动物耗氧4.5%,有机物分解47.5%~50%;水被污染,耗氧增加。三是养殖动物呼吸耗氧,仅占13.5%~16%。
由于浮游植物大多分布在水体中上层,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水体中上层氧气一般较为充足,但水体下层和底层,由于水温差异、池水密度流的存在,上下水体交流困难,往往造成池底溶氧不足,而池底沉积了大量的残饵、粪便及动植物尸体,这些有机质的分解需要大量氧气,在溶氧不足时,有机物的分解缓慢,且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气、亚硝酸盐、甲烷、沼气等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动物产生毒害作用。
由此可见,淡水养殖的水体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浮游植物生物量,浮游植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吸收大量营养盐类,在改善和净化水质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大量氧气。为了促使表层丰富的氧气到达池底,建议晴天中午开启增氧机1~2 h,促进上下水层对流,表层高溶氧水到达底层,使上层过饱和溶氧量送入下层,加速下层有机质的矿化过程和池塘的物质循环。底层缺氧水到达表层后,水中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甲烷等)逸出,经过下午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整个水体溶氧可以处于较高水平。
2)提高水体溶氧的方法。排除底层水,换注新水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无水可换时,可采用增氧机增氧,通过增氧机搅动水体,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达到增氧目的,每公顷水面应配备4.5~9.0 kW功率的增氧设备。在停电或缺水条件下,可向水体施放化学增氧剂,如过氧化钙、过氧化钠等,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有效防止泛塘。最有效的增氧方法是培育水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氧,主要是向水体投放有益微生物,培养有益藻类,提高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增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达到增氧的目的。
2 酸碱度(pH值)
pH 值是水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影响甚至决定着水体中的很多生化过程。淡水鱼类适应的pH 范围为6.5~8.5,虾类pH7.8~8.6。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施肥、投饵、下药等都会引起水体pH 值的变化。pH 值不但可以指示氢离子浓度,也可以间接表示水中二氧化碳、碱度、溶氧、溶解盐类等状况。池水pH值主要决定于游离CO2 和碳酸氢盐的比例。一般CO2 越多,pH 值越低;CO2越少,含氧量高,pH 值增大。水中腐殖质酸也影响pH 值的变化。池水pH 值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和垂直变化,其变化规律和氧、二氧化碳等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光合作用越强时,二氧化碳减少,溶氧增加,pH值增大。
pH 对水质、水生生物和鱼类有重要影响。pH值影响水中氨和铵离子的平衡,从而使水质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毒性。pH值过低、过高对鱼类和水生生物都不利。在酸性环境中,细菌、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发育受到影响,硝化过程被抑制,有机物的分解速率降低,物质循环强度减弱,光合作用不强。酸性水可使鱼类血液的pH值下降,减低其载氧能力,使血液中氧分压减少,尽管水中含氧较高,鱼也会浮头。在酸性水中,鱼不爱活动,萎缩,耗氧下降,新陈代谢急剧下降,摄食很少,消化也差,因此生长受到抑制。pH值过高,会直接腐蚀鱼类鳃组织,造成鱼类死亡。一般池塘pH值以中性偏弱碱性为好。pH偏酸(低于7)每公顷可用150~300 kg生石灰或60 kg 小苏打全池泼洒,可提高pH 值;pH值偏高(大于9)时可用每公顷30 kg明矾或农用石膏225 kg全池泼洒,可有效降低pH值。
3 肥度(透明度)
一般依据水色和透明度衡量水体肥度,保持透明度在25~40 cm为宜。
肥水与注水:如果水体透明度大于40 cm 时,表明水体偏瘦,水体浮游生物量少,可以适当追肥,早春水温低时,可以适量施用有机肥料,以发酵后的动物粪便为宜。中后期水温较高时,则以无机肥或生物鱼肥为主,可追施碳酸氢铵、磷肥、复合肥,施肥方法采取少量多次。如果透明度低于25 cm时,表明水体偏肥,浮游生物老化,要特别注意倒藻转水泛塘,要立即加注新水,无水可换时,可泼洒水质改良剂或微生物制剂。也可少量使用强氯精,适当杀灭过多的浮游生物。
4 氨氮
水体中N 常以NH4+、NH3 的形式存在,NH4+ 是无毒的,能被浮游植物直接利用,而NH3 是一种剧毒物质。平衡时氨及铵离子在水体的含量主要取决于pH值,当水体pH值降低时,氨氮以NH4+形式存在;当水体偏碱时,NH4+和OH-发生化学反应,产生NH3,pH 值越高,氨的浓度越高。pH 值小于7 时几乎都以NH4+ 存在,pH 值大于11 时几乎都以NH3存在。它对水产动物的毒害作用依其浓度的不同而异,据余瑞兰[11]等试验,当水体中NH3含量在0.01~0.02 mg/L 时,水产动物会慢性中毒,抑制其生长;在0.02~0.05 mg/L 的浓度时,氨会和其他有害因子共同作用,加速水产动物死亡;在0.05~0.2 mg/L 的高浓度下,会破坏水产动物鳃组织和粘膜,使鱼虾表皮粘液增多,体表充血,鳃部和鳍条基部出血;在0.2~0.5 mg/L 的浓度下,鱼在水体表层游动,眼球突出,张大口挣扎,能导致水产动物急性中毒或死亡。水产健康养殖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 mg/L以下。
1)氨氮来源:空气中氮气或陆上含氮物;池中残饵、排泄物及生物尸体等分解;地下井水;水中固氮菌或蓝藻将水中氮气转化而来。
2)氨的去除方法:改善换水条件,增加换水量是降氨的最有效办法。溶氧多时以硝酸态氮为主,在缺氧时则以氨态氮或亚硝酸盐为主,充分增氧,可使氨氧化成硝酸盐。使用氨氮含量较高的地下井水之前,充分曝气,去除氨后再使用。选用高质量的膨化饲料,减少饲料浪费,清除残饵及有机废物。养殖过程中,控制水体pH值,防止pH值超过9。使用沸石粉或“底垢净”等大分子吸附剂,直接吸附氨气。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处理法,在水体中使用硝化菌、枯草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达到降低水体氨氮浓度的效果。
5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
池水中无机氮化合物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死亡的生物体、鱼的粪便、残存饲料等)经细菌分解产生,通常以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铵盐3 种形式存在。其中硝酸盐和铵盐能被藻类吸收,亚硝酸盐对于水产动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它是池底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氨转化成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在这一过程中,硝化过程一旦受阻,亚硝酸盐就会在水体中积累。当水体中亚硝酸盐达到一定浓度时,会诱发鱼类爆发性疾病。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0 mg/L 以下。通过改底和增氧等措施,可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定期使用颗粒型增氧剂,增加底层溶氧量,可以消除有机质不完全分解产生的亚硝酸盐等,彻底分解底部有机质。
6 磷酸盐
磷是藻类生长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但在天然水体中磷的含量很低,比氮还少,因此,磷是水体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溶解的磷酸盐(一般在水中以H2PO4-和HPO42-的形式存在)是能被藻类吸收的有效形式。池中有效磷的来源大体与有效氮相似,主要由水生生物尸体、排泄物、粪便、残饵等有机物分解产生。池塘底质和淤泥中含有大量不能被植物利用的无效态磷,包括铁、铝、钙的磷酸盐沉淀、有机磷和被土壤胶粒吸附的磷酸离子等,它们在适当条件下,一部分可逐渐变成有效磷释放至水中,供浮游植物利用。养殖水体中一般缺乏磷酸盐,为了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增施磷肥补充磷的不足是很重要的。
7 硫化氢
1)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是在缺氧条件下,含硫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而产生,或是在富含硫酸盐的水中,由于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使硫酸盐变成硫化物,然后生成硫化氢。硫化物和硫化氢都是有毒的,而以硫化氢毒性最强。一般在酸性条件下,大部分以硫化氢的形式存在。夏季在精养鱼池的底部,容易呈现缺氧状态,因此具备了产生硫化物和硫化氢的条件,由于池底有机物经厌氧细菌分解产生较多的有机酸,减低pH 值,因此硫化物大都变成硫化氢。当水中氧气增加时,硫化氢即被氧化而消失。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是与血红素中的铁化合,使血红素含量减少,另外,对鳃部、体表也有刺激作用,对鱼类有很强的毒性,应严格控制在0.1 mg/L以下。
2)硫化氢去除法。曝气法:池水pH值调至6 以下,H2S 与空气接触即可去除。化学方法:洒石灰抑制硫酸还原菌的增殖;投放煤渣;也可使用氧化铁剂,使硫化氢变为无毒的硫化铁沉淀而消除其毒性。合理放养,准确投饵,减少塘底污染。注意改善底质,定期清除残饵,合理使用增氧机,提高水中氧气的含量,尽量避免底层水缺氧而发展至厌氧状态。生物方法:加有益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