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往往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恶化,表现为工作质量降低,能量消耗增加,工作可靠性下降。出现技术状态恶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因机械摩擦、热腐蚀及化学腐蚀等原因,机器零件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发生变化。
2.不断受交变载荷、振动和应力集中的影响,机器各运动零件表层小块剥落或断裂。
3.在工作中受振动和冲击,机器的固定件和连接件松动,造成零部件工作失常。
4.因工作中所用的燃油、润滑油、水以及空气等不清洁,发动机某些间隙、孔洞和通道被阻塞,技术状态恶化。
5.金属件锈蚀、木质件变形以及橡胶和塑料件老化等原因导致机器损坏。
二、农机具维护要点?
试运转的目的是磨合零件。机器在工作之前,应采取逐渐增加机器的运转速度和负荷等方法,将零件表面不平度逐渐磨平,使其几何形状上的缺陷逐渐得到修正,最后使零件获得一个较理想的工作表面,能保持良好的润滑,承受全负荷工作。
1.紧固和调整。大修后的机械各部零件虽已紧固和调整,但一经负荷作用和振动,可能产生连接件松动和失去正确的配合关系。因此,应通过试运转,对零件重新紧固和调整。
2.排除故障。通过试运转,对机器技术状态进行细致检查,发现和排除机器在制造、修理和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运送过程中的损害。
3.柴油机试运转:
①空运转。先使柴油机低速运转约1至2小时,然后停机检查有无异常情况,之后进行中速运转1至2小时和额定转速运转1至2小时。
②全负荷运转10小时。磨合前检查各零件的连接情况,然后用手摇摇转曲轴。在磨合过程中,要倾听机器声音,观察油压、水温是否正常。磨合完毕后,应放出油底壳、曲轴箱及机油滤清器中机油,并更换新机油。
4.拖拉机试运转。
①发动机空转磨合。先使发动机低速运转半小时左右,然后停机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再中速运转1至2小时,最后在额定转速下转1至2小时。
②拖拉机空行磨合。空行磨合应待发动机水温大于60℃后进行,从低挡到高挡,先前进后倒退,每个挡位应分别进行左、右缓慢转弯。
5.农业机械试运转。牵引式和悬挂式农业机械的结构简单,按说明书要求进行短时磨合。而自走式农业机械和一些结构复杂的农业机械,必须经过长期试运转,具体操作按各自说明书中规定条款进行。
三、杜绝农机维修保养中的事故
1.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动力。违反这一原则的事故占维修事故总数的25%,未切断动力而进行维修作业,实际上是一种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虽然农机监理部门反复强调,但是不少机手仍我行我素,导致此类事故不断出现。比如有的机手在收割作业中,因碰到割刀缠绕杂草、输送或脱粒等部件堵塞、皮带脱落等小故障时,为了抢时间,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直接排除故障或安装,常常造成伤亡事故。
2.要苦练维修技术,不熟练时要加倍小心。机修工由于维修技术不熟练,未弄清机械部件结构,不懂拆装窍门,盲目硬拆硬装,凭力气蛮干,其后果一是会损坏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过猛滑脱,常会造成修理工受伤。如某一修理工在安装一台拖拉机电机时,由于拧螺丝时用力过猛,螺丝拧断,造成人从发动机上掉下,脸部被摔坏出血。
3.维修要彻底,关键安全部件决不能敷衍了事。现在农村的拖拉机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机手贪图眼前利益,修理时能省则省,平时不注意检查、保养,农忙时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时只求快,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造成维修事故多发。
4.修理工还需掌握驾驶技术。拖拉机经修理后,通常需要驾驶一下,有的车要试一下刹车等部件是否调整到位。有的车由于更换了活塞、缸套,需要牵引磨合。有的修理工修理技术还可以,但驾驶技术不一定行。如一台拖拉机牵引磨合时,开车的修理工无证驾驶,制动不及时,致使后车撞前车,造成拖拉机前桥、水箱等严重损坏事故。
5.完好的修理设备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有的乡村维修网点,没有起码的维修设备,照样进行大修业务,形成修理事故隐患。如某乡农机站修理一台农用运输车,用小千斤顶和麻绳将柴油机抬上驾驶室,还未等固定,千斤顶滑脱,整个发动机向后倒去,麻绳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断。深刻教训告诉我们,条件不具备不应接收大修理的业务。
四、有效保养季节性农机具
有些农机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一年中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一般说来,收获机械这方面的特征比较明显,例如在中原地区,小麦收割机只有在“三夏”期间,才能一展身手。要保持收获机械良好的技术状态,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闲置阶段的有效保养非常重要。
1.闲置时期应尽快将收割机内外的尘土、秸秆、籽糠等杂物清除干净,再用压力水对整机进行冲洗(皮带、电器等须在清洗前拆下另置),并晾干。对于裸露的金属机件(如切割部分的机件),表面可涂上一层废机油并粘贴报纸加以保护,脱漆部分最好补涂同样颜色的油漆。
2.将收割机存放于干燥通风、地高坚硬的车库内,并用木墩在轮胎附近的机架坚固处加以支撑,4个支撑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免机架变形。支撑高度以轮胎离地面20—50毫米为宜,放出轮胎内的2/3气体,以免轮胎过早老化。把收割台放下,用枕木垫起,让液压泵卸下负荷。将收割台缓冲弹簧调整螺栓拧松,使其处于自由状态。
3.存放场地应远离火源,并配备灭火器、沙土、铁锹等,以防不测。
4.把所有的传动带拆下,擦拭干净,涂上滑石粉,挂上标明规格与传动部位的标签,挂在库内墙上保存;把所有滚子链拆下,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干净,沥干后放入废机油中浸煮(或在废机油中浸泡48小时),取出后沥净机油,再放入加温熔化了的黄油中蘸一下,然后用牛皮纸或耐油薄膜包好,存放于干燥通风处。
5.拆下蓄电池,以20小时放电率使蓄电池完全放电,倒出电解液,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蓄电池内部,直至蓄电池内倒出的蒸馏水无酸味为止。将蓄电池倒置放在两根小木棒上,控尽水分晾干。将加液口盖拧紧,用蜡滴将盖上的通气孔封死。
6.卸掉加在所有安全离合器弹簧及其他一些弹簧上的负荷,以免弹簧发生疲劳变形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五、农机维修“8防止”
1.防压伤
修理中的农机车辆,必须用三角木塞牢车轮胎。使用千斤顶顶起车辆后,还应加用支撑工具撑牢;放松千斤顶前,注意旁边是否有人和障碍物;检修液压车厢的管路,要在倾斜的车厢支撑牢靠后才可进行。维修作业最好在坚实的平地上进行,以防农机倾倒伤人。
2.防砸伤
在维修拖拉机时常见用麻绳、尼龙绳、三角带等吊卸发动机、变速箱,这是很不安全的做法。应采用结实的钢丝绳、三角架等,并且必须地脚稳固,若用吊车悬吊,重物下方始终不能有人通过或站立。
3.防烫伤
在发动机高温特别是“开锅”的情况下,不要急于用手开水箱盖,以防被高温气体,特别?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9188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桥牌芘懦龅钠逄躺恕Sο劝逊潘卮蚩菇档秃笤儆妹淼任锇∷涓牵⒔硖搴屯妨称蛞槐吆笤倩郝∠隆?BR>
4.防腐蚀
配制蓄电池电解液用金属容器,或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都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陶瓷或玻璃容器,并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这一点必须严格遵守。检查电解液高度和密度时,不要让电解液溅到衣服或皮肤上,以防腐蚀。
5.防中毒
修理期间需要经常启动发动机,有时还要频繁进行气焊、电焊作业,室内往往充斥大量废气。因此,必须保持修理环境中空气流通,以免发生慢性中毒。
6.防爆炸
油箱、油桶焊补前彻底清洗干净,确认内腔无油气后才能施焊。此外,电瓶间应杜绝火星,防止蓄电池溢出的氢气和氧气积聚,遇上火花发生爆炸。
7.防火灾
在车上维修电气设备时,事先不卸下电池线便进行修理,易导致火线搭铁引起火花伤人,应先卸下电池线再修理。修理汽油机时不可出现明火,砂轮机附近不得搁置汽油盆。沾有废油的棉纱、破布等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乱丢。
8.防触电
电气设备要可靠接地,开关设备要高过人头。电线老化或损坏应及时更换,以防触电或引发火灾。
六、农机维修“6注意”
1.忌将螺钉和螺栓使劲拧紧。拖拉机传动箱、气缸盖、轮毂、连杆和前桥等重要部位的螺钉或螺栓,其拧紧工具和拧紧力矩在说明书中有专门规定,如工具选用不当、拧紧力矩过大会造成螺钉和螺栓断裂,螺纹损坏。
2.忌更换润滑油不清洗油道。很多农机手缺乏维修常识,在更换润滑油时不清洗油道,从而埋下故障隐患。要知道,润滑油经过使用后,油中机械杂质残留很多,即使放尽润滑油,油底壳及油路中仍存有杂质。尤其是新的或大修后的机车,试运转之后杂质更多,倘若不清洗干净就急于投入使用,很容易引起烧瓦、抱轴等意外事故。
3.忌不按季节选用润滑油。很多农机手不注意按季节选用润滑油,冬季使用夏季润滑油,夏季使用冬季润滑油,不管质量如何,廉价就买,结果造成机车启动困难和烧轴瓦等不良现象。希望农机手要选用质量合格和合适气温标号的润滑油。
4.忌安装活塞用明火加温。活塞各部位厚薄不匀,热胀冷缩程度不一,容易引起变形。如用明火加温活塞达到一定高温,自然冷却后金属组织会遭到损坏而降低耐磨性,其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
5.忌安装气缸垫时涂黄油。很多农机手在安装气缸垫时习惯涂黄油,认为这样可增加气缸的密封性,但不知效果恰恰相反。因为黄油遇高温后部分流失,缸垫、缸盖与机体平面之间产生缝隙,高温高压燃气易从此处冲击,毁坏缸垫,造成漏气。此外,黄油长时间处在高温状态下会产生积碳,造成缸垫过早老化变质。
6.忌对新车不认真检查保养。一些年轻农机手错误地认为,随着科技发展,当前机车安全性能非常可靠,所以新车买到手后除磨合试运转外就不认真进行检查保养,结果问题频出,追悔莫及。检查保养的方法是:
①检查三级空气滤清器中油盘内是否有机油;
②检查各部位螺栓的紧固情况;
③对喷油压力进行检查调整;
④更换油底壳内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