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和农艺措施的变革,夏玉米播种技术及苗期管理已成为决定产量的关键环节。针对我市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年夏玉米播种及苗期生产管理重点推广优良品种、精细机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草综防等关键配套技术。
一、夏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品种生育期偏长。由于光热资源不足,籽粒灌浆不充分,导致高产品种并未实现高产。
二是玉米铁茬播种质量差。近年来,随着前茬小麦全密种植形式的普及,小麦收获后秸秆存量大,易造成夏玉米播种深浅不一、落籽不匀、种子裸露,进而导致缺苗断垄、出苗不整齐。
三是密度不尽合理。宜密植的品种密度偏低,而一些不间苗的地块密度过高。
四是重视底(种)肥、忽视追肥。约30%以上的地块不进行追肥或地表撒施追肥,浪费严重;部分地块追肥过早,造成秸秆徒长,抗倒性降低。
五是病虫草害重治轻防,防治效果较差,苗后使用除草剂发生药害烧苗情况时有发生。
六是粮农期待更为集成、简便的生产技术措施,这对新型肥料、播种机械、植保药械、灌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播种环节关键技术
(一)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结构。针对我市“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热量资源不足的现状,应选用生育期在95~105天、株型紧凑、耐密型早熟及中熟夏玉米优良品种。主栽品种推荐:郑单958、浚单20、中科11、华农18等。各县(市、区)要根据生产条件,选择经过实践检验、抗逆性好的高产稳产品种;要加强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展示,筛选新优品种,搞好品种更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实施单粒精细播种的地块,应选用精品种子(种子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
(二)抢时早播早浇,确保不误农时。为保证夏玉米充分灌浆,必须抢时早播,小麦收获后抢时铁茬播种,力争小麦当天收获、玉米当天播种。夏玉米播种时间最迟不晚于6月20日,高产地块播种时间不晚于6月15日。目前,我市夏玉米多为铁茬播种后浇出苗水(蒙头水),要在播后立即抢浇,实现早出苗。
(三)实施精细机播,实现苗全苗齐。
一是推广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控制留茬高度和切碎长度,麦秸切碎长度应小于10cm,杜绝麦秸堆积。
二是推广种肥一体化仿形结构的播种机,保证播种深度一致。
三是提高播种质量。要加强机手培训,控制播种速度,实现匀速播种;播种深度3~5cm,每穴2粒(精播1粒),亩用种量一般在2~3公斤。
四是合理确定行距。推广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60厘米左右。
五是覆土镇压。播种后应覆土严密,镇压强度适宜,做到播种匀、齐、全,覆土深浅一致不漏籽。
(四)科学配方施肥,提升肥料效率。我市大部分玉米种植地块土壤肥力中等或中下等水平,根据玉米产量水平,夏玉米施肥总体应遵循“保障氮肥、稳定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的原则,搞好配方施肥。玉米亩产600公斤生产水平,中等地力建议每亩施用:
1.~16公斤纯氮、3~6公斤磷(P2O5)、8~10公斤钾(K2O)、硫酸锌1公斤、硫酸锰0.5公斤。施肥原则:60%氮肥留作追肥,40%的氮肥和其他肥料做种肥底施。要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选择肥料养分配比,播种时每亩施用30~40公斤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复合(混)肥(或者玉米专用肥)作底肥,全部磷、钾肥及微肥在播种时作底肥,播种时种子与肥料分离10厘米以上,防治肥料烧苗。
对于市场上供应的缓(控)释肥,因其质量良莠不齐,或因氮素缓释效果不达标,建议慎重选用。
(五)包衣或拌种,防控病虫害。重点防控根腐病、茎基腐病和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推广应用多效(杀虫、杀菌、促根生长)玉米种衣剂包衣;未包衣种子,播种前应进行农药拌种处理,防虫处理可用吡虫啉、噻虫嗪药剂拌种,防病处理可用多菌灵等广谱杀菌剂拌种,病虫混发区可采取杀虫剂、杀菌剂二次拌种,注意先拌杀虫剂、再拌杀菌剂,堆闷4~6小时,晾干后播种。
(六)播后出苗前,化除封杀杂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选用乙草胺或乙阿合剂等苗前除草剂地表喷雾,封杀杂草。做到喷药均匀,不重喷、不漏喷;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以防出现药害。
三、苗期管理技术
(一)合理确定密度,及时间苗定苗。合理密植是玉米增产的关键,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力和水肥条件等因素确定留苗密度。紧凑株型的耐密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等,亩留苗株数要达到4100~4500株,高产地块可达到4500~50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密度掌握在3800~4200株/亩。
及时进行间定苗。在4~5叶期一次完成间定苗,注意拔除弱、小、杂株,提高群体整齐度。缺苗断垄部位两端玉米留双株。
(二)防治病虫草害,推广统防统治。
1、苗期化学除草。没有进行苗前封杀除草的地块,在玉米出苗后3~4叶期、杂草1~2叶期,可用乙●莠(乙草胺和莠去津)或者烟●莠(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混合除草剂对准杂草喷雾防治。注意尽量避免喷在玉米植株上,以防发生药害;喷施烟嘧磺隆或含有烟嘧磺隆成分的除草剂时,严禁与有机磷杀虫剂混喷,喷此类除草剂前后一周内,玉米田不能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产生药害。
2、苗期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棉铃虫、二点委夜蛾、蓟马、灰飞虱、粘虫及粗缩病、褐斑病等。要开展动态监测,针对具体病害、虫害发生特点,及时防治。
(1)防治蓟马、灰飞虱(粗缩病病毒传播媒介)、棉铃虫、粘虫等虫害:玉米出苗后3~5叶期,可用氧化乐果或吡虫啉等药剂对玉米及畦埂、地头的杂草进行喷雾,实施一喷多防。
(2)防治二点委夜蛾:清除玉米植株周围麦秸、杂草等覆盖物,清除滋生环境;顺垄撒施甲维盐或辛硫磷药剂配置的毒饵;对准玉米根茎部位喷施毒死蜱、或甲维盐、或毒●高氯等药液防治。
(3)防治褐斑病等斑病:应提早预防,在玉米4~5片叶期,用粉锈宁药液叶面喷雾,有效预防或减轻玉米褐斑病的发生。
(三)因苗化控,预防倒伏。对高秆易倒伏品种、苗期出现旺长、种植密度高的地块,建议进行化控处理。可选用“金得乐”、“玉黄金”等化控药剂,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长度及整体株高,减少倒伏发生。注意选准化控时间,过早会造成植株严重矮化、产量降低,过晚会失去化控效果。市场上供应的玉米化控剂如“金得乐”等,其适宜使用时间多在玉米8~10片展开叶时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