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米的整个生长期中,由于受到气温、土壤、施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缺素症的症状。
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尖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和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黏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至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间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