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年限的增加,人们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大量增加养殖投入品的使用量,使得池塘底部堆积了大量的残饵、排泄物、生物尸体等大量有机物质,使池塘环境逐渐恶化,病原生物大量滋生,鱼病频发。大量有机质的堆积也消耗了水体中的大量氧气,导致养殖鱼类产生应激反应,出现缺氧浮头,发病死亡现象,严重者能使养殖户一年的劳作化为乌有,因此,底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量和经济效益。改善底质,根据经验总结以下方法:
一、 每年秋冬季养殖结束后,排干池水,消除过多的淤泥,保留大约10—15厘米,然后再把剩余的10—15厘米的底泥翻耕一遍,让底质接受日晒和冻化,大概20天左右,颜色由原来的深黑色转变为土黄色,臭味消失,底质环境得到改善,减少了病害,增加了溶氧,提高了养殖产量。
二、 用生石灰每亩150公斤左右或者使用含氯消毒剂每亩7.5公斤左右分别对池底进行消毒。
三、 在养植进入8—9月份时,用底质改良剂每亩1.5公斤左右,每15—20天施用一次,能使池底产生大量氧气,有利有机质的转化和分解,有效保护?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63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透纳瞥氐祝栽霾啦√峁┍V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