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umizu yinyue
[外文]:music of Primi nationality
普米族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永胜、丽江、维西等县,人口24237人(1982年统计)。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通用汉文。普米族多与纳西、白、傈僳、藏等民族交错聚居,多数人都能讲相邻近民族的语言。音乐文化上也受到相邻民族音乐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形成地区性的不同风格特点。如宁蒗地区的普米族音乐融合了纳西族(摩梭支系)和藏族音乐的音调;丽江地区受纳西族的影响较为明显;兰坪地区比较流行的是用白语演唱的普米白调。普米族的民间音乐可以分为民歌、歌舞音乐及器乐3类。
民歌
有“哩”(习俗歌)、“迪”(山歌)、“落别里”(劳动歌)和“啯”(小调)等4种。
哩包括史歌、婚歌、丧歌、祭祀歌、划拳歌等。
(1)史歌,内容多为演唱民族族源历史,如“查里”、“阿里”、“力里”、“格鲁里”等。一般由老年人演唱,曲调多以一个乐段反复,节拍自由,曲调、节奏常随歌词而有所变化,并以衬词拖腔作为段落之间的连接。史歌具有叙述性。
(2)婚歌,结合婚礼程序来唱,有认亲歌、迎亲歌、出嫁歌、接新娘歌、锁媒人歌、请酒歌、做客歌、祝福歌等。每首歌的词曲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
(3)丧歌,普米人称“拉格里”,是巫师在丧葬仪式中唱的腔调,音调平和,内容多为死者祈祷安魂。
(4)祭祀歌,是巫师在祭祖先或鬼神等活动中唱的,如“格瓦松”、“嘛米喽”等,既有有节奏的咏诵,亦有旋律性较强的旋律。
(5)年节歌,有“阿衣衣农”(春节歌)、“阿呀呀”(过年歌)等。这类歌多由老年人在年节时唱给年轻人听。各类习俗歌均富有普米族传统音乐的风格特点,具咏叙性。此外,在日常生活的特定场合中即兴演唱的一些短歌,如哄娃娃调、划拳调以及儿歌等,也颇有特色。
迪在山间放牧、行路或劳动时唱的歌,内容多属爱情方面,也有唱自然风光、劳动生活的,如《阿辽辽》等。可独唱或是男女对唱,曲调起伏跌宕,音域常超出八度以上,结构多为上下句体乐段,歌词带有即兴性。
落别哩有砍柴号子、打场歌、打麦歌、打谷歌、打豆子调、纺麻歌、推磨歌、放猪调、放牛调等。多数劳动歌都是边劳动边唱的。打场时唱的劳动歌,其段落间都穿插以“若若”的有节奏的呼叫声以助兴,气氛热烈。有的劳动歌反映了与劳动生活有关的人物、故事,如推磨歌就表现了一个受折磨的年轻媳妇的形象。这类民歌结构规整,短小精练,曲调明快,节奏鲜明,常用五声徵、羽、宫、角等调式。音域最宽的有八度,有的只有五度,有的只有用la、re、mi3个音。
啯种类很多,内容广泛,既有抒发欢乐情绪的,也有表达痛苦感情的。前者如祝酒歌、丰收歌、四季歌、团结歌、求知歌、幸福歌等。这些歌曲的曲调流畅,情绪欢快活跃;后者有诉说苦情的想娘调、想囡调、孤女歌、分离歌、赶马歌等。啯的结构一般较为短小,常为两个乐句的分节歌形式。往往通过不同题材,抒发心中的感情。
歌舞音乐
普米族流行的舞蹈,主要是“打跳”,普米语称“甲蹉”,又称“锅庄”。可分为边唱边舞的舞蹈歌和用器乐伴奏的舞蹈音乐两类。
舞蹈歌普米语称“嗟哩”。它边唱边舞,以唱为主有祝节歌、老人过年歌、过年舞蹈歌、“毛妞勾吼”、刀舞、金色场坝歌、打跳歌、羊皮鼓舞歌、弯脚舞蹈歌等。这些舞蹈歌节奏鲜明,曲调明快,结构短小,易于上口。有的歌词无具体含义,只起助兴作用。
甲蹉用笛子或葫芦笙伴奏的舞蹈。其音乐多为五声音阶,以徵、羽调式最为多见。旋律起伏较大,曲体多以2小节为一乐节,8小节为一乐段的变化重复为最常见的结构。其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富有高原山区特色。曲目有20多种,常用的是“杂杂蹉”(纺麻线舞曲)、“比洞蹉”(洗麻线舞曲)、“牙拉蹉”(摆手舞曲)等。
器乐
普米族使用的乐器有竹笛、葫芦笙、四弦琴、唢呐、口弦、海螺、人骨号、羊皮鼓、树叶等。竹笛、葫芦笙、四弦琴等多用于舞蹈伴奏。唢呐多用于婚礼中,有专用的曲牌,如过山调、翻山歌、海螺调、彩云调、老调、新调、放猪调、山泉调、流水调、春风调等。这些曲牌近年来多用竹笛在集体舞蹈之前吹奏,并称之为“邀请曲”。树叶则多吹奏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