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音乐

历史地理2023-02-02 18:51:47百科

教堂音乐

基督教崇拜仪式中的音乐。

早期

早期基督教会曾沿用犹太教音乐,以唱诵《诗篇》为主。基督教本身最早的诗歌载于福音书,故称福音颂歌,其中4 首教会沿用至今:《尊主颂》(载《路加福音》1章46~55节)为向上帝感恩的颂歌;《以色列颂》(载《路加福音》1章68~79节)用于降临节;《荣归主颂》(载《路加福音》2章14 节),又称《大三一颂》,具东方教会音乐的特点,后西方教会用于圣餐礼拜;《西面颂》(载《路加福音》2章29~32节)则常用于晚祷。保罗在其书信中提到:“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可见使徒时代的教会已普遍应用音乐。由于早期基督教受希腊文化影响很深,其音乐当是糅和了希伯来音乐与希腊音乐的特点。 2世纪后,基督教传至地中海周围大部分地区,受到罗马文化的影响,形成以颂调为主要形式的礼仪歌唱音乐。早期教会音乐大都起源于东方,主要有阿美尼亚、拜占廷、科普特和叙利亚四大礼仪颂调,其中以叙利亚颂调为代表。叙利亚教会的伊法莲采用民间流行曲调,创制圣歌──颂调,并亲自指导吟唱。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引进叙利亚唱答式颂调,创作圣礼颂调,从而确立了适应崇拜礼仪需要的圣乐体系。他还创办学校专门培养颂调作家,为西方教会颂调之始。后凡与其古诗风格和格律相仿的颂调均被称作安布罗斯颂调。

图  17世纪天主教教堂乐谱 中世纪

6世纪,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改进教会音乐,主持编订《格列高利颂歌谱》,形成音调简朴优美的格列高利颂调,至今继续通过于天主教会弥撒仪式中,成为天主教会音乐的典范。安布罗斯颂调与格列高利颂调在欧洲和小亚细亚流行达千余年,影响弥深。西方教会的四大礼仪音乐除以上两种颂调外,还有流行于西班牙的摩萨拉伯颂调(于11世纪被禁)和流行于法国的加利亚颂调(8世纪后衰落)。自格列高利颂调问世以后,教会对主礼神父在举行圣礼时所唱的经文及礼文、唱诗班的唱答均有详细规定。随着罗马教会在基督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其他地方性颂调也逐渐为格列高利颂调所取代。格列高利颂调这一名称在9世纪时已广泛流传,12~13世纪又获平调之称,并泛指所有古代东西方颂调。这种颂调为吟诵式颂歌,单音无伴奏,音调简单,无和声,不划分小节,节奏自由,依歌词字音的长短唱出节拍;歌词用拉丁文,系散文形式,无韵,一般直接选自《诗篇》。圣礼中的颂歌由教士或指定人员组成的男声唱诗班齐声合唱;会众唱诗受限制。东方教会通用的拜占廷颂调与格列高利颂调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在于后者的歌词以经文为主,用拉丁文,前者多用希腊文诗歌,优美和谐,其音乐也比西方颂调华丽。拜占廷颂调在音乐与诗歌方面均有所创新,但也只供教士吟唱,会众不参加唱诗。

10世纪出现复调音乐。最早者是多声部重唱或合唱,后出现无伴奏合唱赞美诗,至16世纪发展到顶峰。中世纪教堂音乐有以下几种形式:经文歌,为单音无伴奏齐唱;弥撒曲,包括《求主怜悯颂》、《荣耀颂》、《信经颂》、《三圣文》、《上帝羔羊颂》5个乐章, 是罗马天主教会唯一的大型礼仪音乐(信奉新教的巴赫于1733年创作的《b 小调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杰出的作品);赞美诗为复调分节歌曲,用拉丁文;合唱赞美诗,为四声部合唱圣歌,流行于德国路德宗教会,用德文。中世纪后期最有代表性的教会音乐家为帕莱斯特里那。他创作了大量无伴奏合唱曲,包括弥撒曲93部,经文歌260 余首。其作品追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被认为是最理想的礼仪音乐,在天主教会影响极大。

宗教改革时期

16世纪宗教改革对教会音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教提倡信众用民族语言唱赞美诗,使教堂音乐从1000多年来由教士独占的传统中解放出来,并且摆脱了拉丁音乐的戒律,使会众唱诗在崇拜仪式中占重要地位,妇女也能参加唱诗。宗教改革以前,德国已经产生了民间宗教歌曲,但当时天主教会禁止在教堂内唱这类歌曲。马丁·路德吸收民间宗教歌曲,注入新的精神,自写歌词,自谱曲调,为新教的赞美诗奠定了基础。他所创作的《上主是我坚固保障》一歌曾被诗人海涅誉为“宗教改革的《马赛曲》”。1524年德国作曲家瓦尔特出版第一部德文新教合唱赞美诗集。德国的合唱赞美诗大量吸收民间曲调,旋律朴素优美,采用分节歌的形式,无伴奏或用管风琴伴奏,在17、18世纪的德国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巴赫一生共创作了 400余首合唱赞美诗。 加尔文宗排斥一切天主教残余影响,强调以圣经为中心,反对拉丁颂调,提倡唱《诗篇》,由音乐家配曲。英国国教会在拉丁颂调的基础上产生了安立甘颂调。

17世纪,西欧新教音乐家受意大利歌剧影响,发展了清唱剧与神曲的形式,题材多取自圣经。其名作如亨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记》、贝多芬的《橄榄山上的基督》、门德尔松的《以利亚》等。以耶稣受难为题的神曲称受难曲,其名作有巴赫的《圣马太受难曲》。

近代

近代新教教会宗派林立,各有自己的圣乐,对音乐在崇拜中的作用,见解亦不尽相同,甚至有主张摈弃音乐的。大多数宗派采用赞美诗,歌词用民族语言,多节,有韵、曲调简易,便于会众齐唱,有时配以四部和声,用风琴等乐器伴奏。卫斯理宗创始人卫斯理兄弟创作有数千首,被新教各派广泛采用。吸收美国黑人灵歌及其他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民族化赞美诗,也逐渐发展。教堂音乐受不同地区文化特点的影响,带有明显的时代和地方特色。如19世纪随着奋兴运动而兴起于美国的福音圣歌,就是宗教内容的民歌,其音乐语汇接近流行音乐。

乐器与器乐

早期基督教提倡苦修主义,视一切乐器为世俗化的象征,故乐器及器乐长期被视为教会音乐的禁区,发展极为缓慢。如风琴本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产物,这两种文化衰落以后,风琴在中东得到发展,后又传回西方。早在6世纪,西方教堂已有风琴, 直到12世纪方正式用于弥撒。当时著名大教堂均有大型管风琴,14世纪出现可移动的小型风琴,供唱诗班伴奏之用,故有唱诗班风琴之称。18世纪,管风琴几乎遍及欧洲较大的教堂。现代更发展了电风琴、电子风琴、合成风琴等,但目前尚不能取代管风琴在教会崇拜仪式中的地位。器乐在巴罗克时期(1575~1750,以格调华彩复杂为特点)有较大发展,主要为非礼仪性的宗教集会之用。教堂器乐有礼拜仪式开始前的序乐、礼后的殿乐、婚礼音乐、献堂和庆典音乐、安魂曲等。

图  管风琴
本文标签: 教堂音乐  jiaotangyinyue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