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铢钱

历史地理2023-02-03 22:05:53百科

五铢钱

中国古代记重货币。主要行使于两汉、魏晋南北朝,至唐高宗时期止。

五铢钱始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方孔圆钱,有周郭,背有内郭,法重五铢 (一两重二十四铢,约合 3.5克),钱文篆书“五铢”2字,属记重货币。初时由郡国分铸,很不统一,重量、字文不甚严格。一般重3.6~4.4克,最轻者只有2.5克,最重可达7.5克。钱径2.55~ 2.6厘米。五铢二字写法多样,“五”字交笔或成直线,或作微曲,或弯曲较大,甚至有呈两个对头“炮弹”形者。“铢”字金头或作箭镞形,或作三角形;朱字头方折,少数稍带圆意。字体宽大,结构松散,铢字多不清晰,有缺笔短划者。周郭多宽窄不均。后世称之为“郡国五铢”。在郡国五铢中,已出现“符号”钱,所见有“穿上三角”、“穿下半月”、“穿上一横”、“穿下一横”、“四角决文”等。也有无符号的。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时规定五铢钱须由朝廷掌管铸钱的“钟官”统一铸造,所以钱型统一,铜色殷赤,制作精美。钱径2.53~2.54厘米,个别的有2.56厘米,差距只在0.03厘米之间。郭厚 0.2~0.26厘米,重4~4.5克。“五”字直划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文字工整秀丽,点划匀称清晰,钱体厚重工整,为武帝铸造中之最精者。符号钱目前所见以“穿上一横”与“四角决文”居多,亦有“穿下半月”者。元鼎四年(前113)到西汉末,五铢钱均由“三官”统一铸造,后人称为“三官五铢”。经陈直考证,三官为“钟官”、“技巧”、“辨铜”三令丞。属水衡都尉,掌铸钱。“三官五铢”直接继承“钟官赤仄”,铜质、钱型、字文无大改易。其工艺、轻重、厚薄稍逊于“赤仄”。钱径 2.5厘米,厚0.15厘米,重3.5 克,符号钱沿自郡国五铢而略有变化,除“穿上一横”、“穿下一横”、“四角决文”外,“穿上三角”已消失,“穿下半月” 者缩小为“穿下半星”。自武帝元鼎四年(前113)至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三官铸钱先后延续了118年。其钱型规范,历朝相承,唯钱文“五”字写法稍有演变。根据历年出土纪铭钱范,武帝时仍承“赤仄”“五”字写法,交笔只用缓曲一种,昭帝时“五”字交笔已渐弯曲,宣帝时“五”字交笔弯曲较甚,且末端内收,两竖近乎平行。元帝以后竖画末端敞开,与上下二横相接。此外,昭、宣帝到元、成帝时,还铸造过小五铢,现发现的实物颇多。西汉末,王莽代汉,废五铢重新铸造刀、布及大泉五十、货泉等圆钱。

赤仄五铢(拓片)

东汉光武帝于建武十六年(公元40)复行五铢钱,钱型仿西汉三官五铢,铜质较差,多呈绿色,钱体较薄,一般重约3克,钱径2.6厘米,外郭扁圆向内斜落,郭厚约0.12厘米,铸造工艺稍逊于西汉钱,肉面不甚平整,钱文清晰,笔划较细,“五铢”二字书体宽大,“朱”旁上笔略呈圆折,“铢”字金头三角稍大,四点较长,也有各种符号钱,如“穿上一星”、“穿下一星”、“穿上下各一星”、“穿上一横”等。东汉早晚期钱型文字无大变化,中期以后质量降低,多用黄铜,字文粗而浅,重量仅为2.1~2.4克,这种钱符号增多,除“穿下一横”外,出现“穿上一短横”、“穿下 T字”、“穿下一短横”、“穿上短竖(多种)”、“穿上王字”等等。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铸“四出五铢”钱,背穿四角有斜纹四道,接于外郭。钱径一般2.55厘米,穿宽 0.8厘米,郭厚0.1厘米,重约3.6克,铸造工整,但铜质粗劣,铜色黄而泛白,多有砂眼。

魏晋南北朝时中国处于分裂时期,有些割据势力或朝代也铸行过五铢钱,大都铸量较少,钱型混乱。东汉末年董卓“更铸五铢钱,文章轮郭不可把持”。曹魏、西晋行使过五铢钱。蜀铸“直百五铢”,另有传世“刘备五铢”,是否为刘备据蜀时所铸,目前尚无确证。东晋沈充曾铸小五铢,世称“沈郎钱”。南朝梁代初期,铸过大样五铢,武帝铸铁五铢,背有四出文。敬帝太平二年(557)铸“四柱五铢”和“二柱五铢”。北朝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太和十九年(495)铸“太和五铢”,宣武帝永平三年(510)铸“永平五铢”(文曰“五铢”),孝庄帝永安二年(529)改铸“永安五铢”,北齐天宝四年(553)铸“常平五铢”,西魏文帝大统六年(540)铸“大统五铢”(文曰“五铢”),其中有些是带有年号的五铢钱,容易辨认。

直百五铢(拓片)

隋代文帝时整顿币制,铸隋开皇“五铢”,规定钱一千文重一斤二两,每枚重约 3.168克,行人带钱入关要经过检查,符合标准后才准携带入关,不合格者要溶铸,并禁止流通前朝的各种钱币。隋五铢制作精美,面背肉好,皆有周郭,笔划精细,规格统一。因铜泛白色,又名“白钱”。唐高宗武德四年(612)时改铸“开元通宝”,从此中国钱币实行“通宝”钱制,用“铢两”记重钱制至此结束。

本文标签: 五铢钱  wuzhuqian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