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真

历史地理2023-02-03 21:45:35百科

陶真

宋代民间流行的一种说唱伎艺,亦作“淘真”。元、明以至清代,民间还在演唱。

“陶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西湖老人繁胜录》,当时在临安(今杭州)十三军大教场等宽阔场所,“扑卖并路岐人在内作场”时,演出中就有“淘真”:“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南宋诗人陆游曾写《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其中第四首:“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一般认为写的即是当时农村唱陶真的情况。陆游这首诗是庆元间在家乡山阴时所作,山阴即今绍兴,离临安不过百余里,《繁胜录》中所载,也是南宋庆元前后的事情,足见当时陶真这种民间伎艺,深受农民喜爱和在浙东一带农村流行演唱的情况。蔡中郎这个故事,由于在民间说唱中流传较广,才成为后来南戏《赵贞女蔡二郎》和《琵琶记》的创作题材。

元代关于陶真的记载不多,只有元末高明《琵琶记》第17出《义仓赈济》中有一段净丑的唱属陶真。在唱的中间又吸收了民间莲花落的腔调及和声,成为一唱一和,已经不尽是陶真的唱调了。

明代关于陶真的记载较多。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当时“杭州男女瞽者,多学琵琶,唱古今小说、平话,以觅衣食,谓之陶真”。并引明初瞿宗吉过汴诗:“陌头盲女无愁恨,能拨琵琶说赵家”,说明“其俗殆与杭无异”。说明在明代杭州与汴梁(今开封)都有盲者唱陶真以觅衣食,所不同的是在宋代唱陶真用鼓伴奏,至明代则用琵琶来伴奏了。另据田艺衡《留青日札》中讲,明代陶真的听众已不仅是农民,而且有城市的市民,以至“大家妇女”也都喜欢听陶真。

到清代嘉庆年间,捧花生《画舫馀谈》中记载南京孔庙前演出百戏伎艺中也有陶真。李调元《童山诗集》卷38《弄谱百咏》中的一首:“曾向钱塘听琵琶,陶真一曲日初斜,白头瞽女临安住,犹解逢人唱赵家。”其题为“闻书调一名陶真”,可知当时杭州仍有瞽女唱陶真。从“闻书调一名陶真”来看,说明清代“陶真”也称为“闻书调”了。“闻书”为“文书”之误,据范述祖《杭俗遗风》讲,当时杭州称弹词为文书,现在宁波弹词也称为“四明文书”。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弹词”,在江浙民间流行,也是用琵琶伴奏,唱词为七言句式。由此可知,陶真这种伎艺后来可能渐与弹词合流,被弹词所吸收。

本文标签: 陶真  taozhen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