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enlei laolinghua
[外文]:human longevity
老年社会学、老年人口学的研究范畴。指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与延长。人类老龄化与个体老龄化的含义不同。人类个体从出生、成长、衰老至死亡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人类老龄化并非这些单一过程的综合。就整个人类来说,总是生生不已,不存在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衰老和死亡。人类老龄化仅指人类全体或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口的平均寿命的增长与延长。
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的极限,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人的自然寿命的终结。但实际上,无论就人类全体或某个民族人口,甚至所谓长寿民族或长寿地区人口,活过百岁的个人仍属极少数。人的平均寿命远未达理想的地步。
对人类的自然寿命的研究,最早为法国博物学家G.-L.de布丰提出的。他根据对哺乳动物寿命的观察与研究,推论人的自然寿命应为其生长发育期的5~7倍,约为100~150岁;或为人的性成熟期的8~10倍,即约为110~150岁。根据现代科学对人体细胞分裂的研究,人的寿命应是细胞分裂周期乘以细胞分裂总平均次数,约为120~150岁。测量人类老龄化的指标,一般使用人类的平均寿命,后来随着人口统计资料的日臻完备,多采用平均预期寿命。
人类平均寿命从上古时代至今有较大的发展。据考古学家的研究,15万~10万年前的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估计为18~20岁。50万~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平均寿命估计也只有17岁左右。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平均寿命有所延长。据有关资料证实,古希腊人的平均寿命估计是20~30岁;古罗马人是15~30岁;中世纪英格兰人的平均寿命估计是33岁;殖民地时期的美国马萨诸塞湾人的平均寿命估计是35岁;20世纪初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估计是48岁左右;中国明清之际人的平均寿命估计在40岁左右。据联合国统计资料,20世纪60年代初,全世界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52.2岁,1985年估算达到60.7岁,15年间增加了8.5岁。其中欠发达国家增长幅度较大,发达国家较小。1947年,中国部分城乡人口抽样调查资料估算,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1957年为57岁,1973~1975年达到64.9岁,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达到67.88岁,1957~1982年25年间提高了10余岁。1986年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司公布,全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1985年是68.92岁。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人类平均寿命的差异和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医学的进步、医疗条件的改善有很大关系。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医学科学取得的多方面成就与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类平均寿命普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类老龄化的进程也加速了。但是,可以预计人类老龄化达到理论的极限或理想的地步,即全人类平均寿命接近于人类自然寿命,绝非是短期内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