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icikaiweiqi
[外文]:Adam Mickiewicz (1798~1855)
波兰诗人、民族解放运动革命家。1798年12月24日生于诺伏格鲁德克附近查阿西村(今属白俄罗斯)一个小贵族家庭。父亲是律师,曾参加1794年的民族起义。密茨凯维奇在家乡度过童年,经常接触贫苦农民和丰富的民歌民谣,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从小就热爱故乡。
1815年,密茨凯维奇进入维尔诺大学。他参加爱国活动,是秘密组织“爱学社”和“爱德社”的领导人之一。这个时期他写了不少评论文章和诗歌,作品受古典主义和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1819年,密茨凯维奇大学毕业,在科夫诺中学任教。他阅读了大量西欧浪漫主义作家如歌德、席勒和拜伦等人的作品,又受到意大利、希腊和本国革命风暴的影响,逐渐摆脱了自由主义和古典主义,他创作中的浪漫主义成分逐渐增长。1820年,他写了一首著名的诗《青春颂》,在1830年华沙起义时成为众口传唱的战歌。1822年,他的第 1部诗集出版,它标志着波兰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诗集中的“歌谣和传奇”是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反映了农民的生活情趣和道德观念。在这些作品里,出现了幻想的神秘世界,有水妖和幽默的鬼怪;有变成鱼美人的被侮辱的少女,她出来给自己的婴儿哺乳,把迫害她的地主变成了岩石;还有坟上盛开的百合花,揭穿了谋杀亲夫的妻子的秘密……这些诗歌表达了人民的希望和对真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集出版后受到伪古典派的攻击和嘲讽,但得到了下层人民的欢迎。
1823年他的第 2部诗集出版,收集了长诗《格拉席娜》和诗剧《先人祭》的第2、第4部。《格拉席娜》描写女英雄格拉席娜女扮男装,率领将士与入侵的日耳曼骑士团作战,最后英勇牺牲。《先人祭》第2、第4部是诗人在维尔诺—科甫诺地方写成的,被称为“维尔诺《先人祭》”,以此与诗人后来在德累斯顿写成的《先人祭》第3部相区别(《先人祭》第1部没有完成,只有残稿)。“先人祭”是波兰民间为超度先辈的亡魂而举行的一种仪式,一般在夜间选择僻静的地方举行,保存着古代异教时期的祭祀特点,由祭师主持,召唤净界的亡魂前来享用祭品。《先人祭》第 2部写的就是这样的一次仪式,它描写农奴的亡魂向恶霸地主的鬼魂复仇的故事。 第4部描写青年古斯塔夫和一位贵族小姐相爱,她后来变了心,和另一个贵族结了婚,使古斯塔夫痛不欲生。诗人借此抒发了自己一次失恋的痛苦,并且像歌德笔下的维特那样谴责了封建的婚姻制度。
1823年,波兰的爱国学生运动遭到沙皇统治集团的镇压,密茨凯维奇被捕入狱。1824年10月,他被流放到俄国,先后在彼得堡、敖德萨和莫斯科等地居留。他和当地的十二月党人建立了联系,还结识了一些俄国的诗人和作家,如普希金等。1826年,密茨凯维奇的《十四行诗》出版,它包括《爱情十四行诗》和《克里米亚十四行诗》两组诗,后一组诗对克里米亚的高山险崖和奔腾咆哮的大海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
1828年,长诗《康拉德·华伦洛德》问世。这是一部以复仇、起义为主题的英雄史诗,叙述立陶宛爱国者华伦洛德抗击入侵的日耳曼骑士团的故事。他看到敌人强大,正面进攻难以取胜,便打进敌人内部,取得了信任,被选为骑士团的大总管。在对立陶宛作战时,他故意延误战机,使骑士团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迫自杀。这部作品受到了波兰青年的喜爱。华沙的沙俄占领者当局慑于它的巨大影响,便通过彼得堡政府迫使密茨凯维奇离开了俄国。
1829年,密茨凯维奇到达罗马,途经德国时,曾去魏玛拜访歌德。1830年11月,华沙爆发了反俄起义,把俄军赶出了华沙。消息传到罗马,密茨凯维奇立即整装回国参加起义。但中途被阻在波兹南。起义失败后,他随着流亡的起义战士来到德累斯顿,写出了诗剧《先人祭》第 3部(1832)。这部作品描述1823年俄国统治集团逮捕和拷问波兰爱国学生组织“爱德社”社员的事件。诗中描写了被囚禁的波兰爱国青年控诉沙俄对革命者的迫害和屠杀,歌颂了革命青年友爱互助和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同时对俄国统治者的残暴、伪善以及波兰的显贵投降沙皇、为虎作伥的丑恶面目也进行了揭露。
从1832年起,密茨凯维奇定居巴黎,写出了《波兰民族和波兰巡礼者之书》。1833年担任波侨进步刊物《波兰巡礼者》主编。1834年完成了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塔杜施先生》。《塔杜施先生》以1811年和1812年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立陶宛地区两大仇家的年轻一代塔杜施和佐霞的恋爱以及这两个家族的争斗与和解,描绘了波兰贵族的生活和矛盾,叙述了波兰爱国志士反对沙俄侵略的斗争。这部长诗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他反对波兰立陶宛贵族内部的敌视和械斗,号召人民团结对敌,争取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诗人在长诗中对人物、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都作了动人的描绘,洋溢着诗人对祖国的深挚感情,长诗出版后受到波兰人民的热烈欢迎。
此后,密茨凯维奇几乎完全停止了诗歌创作。1839年在瑞士洛桑大学任拉丁文学教授。1840至1844年担任法兰西大学斯拉夫文学教授。40年代初,由于长期脱离祖国的现实,又感染了波兰旅法侨民中普遍存在的失望情绪,生活境况艰苦,密茨凯维奇在思想上也产生了苦闷和彷徨,曾一度参加宗教活动。1848年席卷欧洲的革命风暴又激起了他的革命热情,使他摆脱了神秘主义的影响,重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他这时来到意大利,组织了一支波兰志愿军队,为祖国的自由解放而战斗。1849年,他在巴黎主编《人民论坛报》,宣传反对专制制度,号召各国人民起来斗争。1855年俄土战争爆发,他来到土耳其,想组织军队去和沙俄作战,但受到反动势力的阻挠和破环,未能如愿。后染上瘟疫,11月26日逝世于君士坦丁堡。
密茨凯维奇一生的理想是为祖国的自由独立而斗争。鲁迅认为他是波兰“在异族压迫之下的时代的诗人。所鼓吹的是复仇,所希求的是解放”。在诗歌艺术上,他继承了波兰古典诗人和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传统,特别是吸取了民间诗歌的精华,把波兰的民族诗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并在世界文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参考书目
- J. Kallenbach, Adam Mickiewicz, Krakow.
- W. Mickiewicz, Zywot A.Mickiewicza, Poznań,1890.
- I. Kleiner, A.Mickiewicz, Lublin, 1948.
- ó▍kiewski,Spór o A.Mickiewicza, Wróc▍aw,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