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ezaixi
戏曲剧种。流行于台湾全省、福建南部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区。明末清初,大批闽南人随郑成功东渡,也有因逃荒和抗拒清廷统治,相继移居台湾,许多闽南民间的歌舞曲艺,如漳州的“锦歌”,同安的“车鼓弄”,安溪的“采茶褒歌”,也随他们的迁徙而流入台湾并逐渐流行。“锦歌”原为民歌小调,后加乐器伴奏,发展成坐唱的曲艺形式。流入台湾后,城乡民间纷纷组织“乐社”,并将“锦歌”唱腔“四空仔”改为“七字仔调”,“五空仔”改为“倍思”和“大调”,人们统称之为“歌仔调”,刊印的唱本称“歌仔册”,乐社习唱活动的地方称“歌仔馆”,后来又从坐唱发展为节日结队边走边唱形式,叫做出“歌仔阵”。20世纪20年代初,“歌仔阵”逐渐与民间歌舞“车鼓弄”和“采茶褒歌”相结合,开始演唱小戏,称之为“车鼓戏”。初时脚色只分生、旦、丑,只有简单的打击乐,在地坪上拉场子演唱,名之为“落地扫”(也叫“地下棚”)。后来又受流传在台湾的四平戏正字戏、高甲戏、潮州白字戏潮剧、京剧等戏曲剧种的影响逐渐丰富成型,并从地坪搬上了舞台。开始只是趁四平戏上半场演完时,借用服装道具在下半场演出,后逐步登上舞台作业余演出,最后终于发展为专业班社。由于它的前身是“歌仔阵”,唱的是“歌仔调”,故称为“歌仔戏”。所演剧目主要来自“锦歌”唱本的《陈三五娘》、《山伯英台》、《孟姜女》、《郑元和》等戏。
1928年,台湾歌仔戏班三乐轩以回乡祭祖为名,第一次回闽南龙溪、厦门等地演出,接着霓光班、霓进社等班社相继而来,轰动一时。因此不少其他剧种的班社,也纷纷改唱歌仔戏,各地农村和城镇出现了大批歌仔戏业余戏班。在1928年以后的10年内,漳州芗江流域开设的歌仔戏馆竟达250多处,业余戏班仅厦门市区就有40多个,歌仔戏从此在闽南生根开花。抗日战争期间,歌仔戏在闽南沿海13县,被诬为“亡国调”,连遭禁演,因而班社零落、艺人星散,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陆续得到恢复。
歌仔戏唱腔曲调的特点是曲多白少,格律较自由,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曲调有“七字仔调”、“杂念调”、“大调”和“倍思”以及各种民歌、时曲等。“七字仔调”又分“七字仔正”、“七字仔反”和“七字仔哭”;“杂念调”又分“台湾杂念调”和“杂碎调”两种。“杂碎调”是在闽南改良时产生的曲调,后由漳州都马剧团带到台湾,流行后被称为“都马调”,又称“改良仔正调”。民歌、时曲种类颇多,有“褒歌”(闽南山歌)、“采茶调”(广东客家山歌)、“拉加加”(民间小调)、“进兰房”(厦门锦歌)、“江水”、“慢头”(来自高甲戏)、“小思君调”(来自四平戏)、潮调(来自潮剧),以及“凤凰调”、“青春调”、“送别调”、“向日红”、“望春风”、“摇琼篮”、“闹市灯”等调。伴奏乐器有壳子弦(椰壳制成,类似板胡)、大广弦(龙舌兰木制的大筒胡琴)、台湾笛、月琴等。
歌仔戏唱词通俗,颇多生动的民间语汇,乡土气息浓厚。剧目除取材于锦歌唱本外,又根据小说改编剧目,同时也吸收了其他剧种不少剧目,如《薛刚反唐》、《千里送京娘》、《加令记》、《安安寻母》等;编演了不少反映台湾现实生活的“新剧”,如《廖添丁》、《运河奇案》、《台北新闻》、《台民泪》等。1979年福建省创作演出了歌仔戏现代剧目《双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