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ongguo jindai renkou
[外文]:population in modern China
指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人口情况。
人口变化概况中国人口到18世纪中叶已经超过4亿。在近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扩大,在籍人口又有不少增加,从1841年的4.13亿增加到1949年的5.41亿,在109年中增加了31%以上。这一速度,远远超过中国古代的人口增长速度,但大大低于前100年,即从1741年的1.43亿增加到1840年的4.13亿的速度。
根据《咸丰东华录人口考正》和《同治东华录人口考正》,1851年全国共有4.32亿,1852年下降到3.79亿,1853年下降到3.18亿,1866年下降到2.56亿,达到最低点。这一时期在籍人口的大幅度下降,一是战乱频繁、连年灾荒和疾病流行所致,其中减少最多的是江浙一带。二是下降如此之巨,则恐是人口记录残缺不全之故。大约自太平天国革命军兴起以后,人口记录就日益残缺,每年都有若干地区尚未册报。到19世纪末叶,清政府即不再有全国性人口记录。中华民国时期,全国人口又不断增加,仅据有关资料,1911年为3.68亿,1921年增至4.43亿,1933年达4.63亿(见表)。
人口分布近代中国人口的分布也有不少变化,根据梁方仲编辑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和《世界人口地理》,在1851年的 43189万人中,北方地区有12698万人,占总人口的29.4%,南方地区有30491万人,占总人口的70.6%;在1933年的46340万人中,北方地区有16997万人,占总人口的36.7%,南方地区有29343万人,占总人口的63.3%,北方地区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有所上升。其中又以东北地区增加最为迅速。全区在1851年只有 290余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7%,1933年为2900余万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到6.3%,80多年里,几乎增加了9倍。东北地区人口的大幅度上升,一方面在于关内天灾人祸连绵不断,特别是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和河南的人民,为了谋求生路,大批前往关外,进行垦殖;另一方面,在清代末年和中华民国初年,沙皇俄国和日本帝国主义都妄图霸占东北,当时的政府为了充实边疆,也鼓励内地人民移居关外。
人口结构近代中国人口的家庭组成、性别、年龄、出生、死亡等情况没有系统的统计。据清代宣统年间的调查材料,每户平均人口为5.11人。20世纪30年代,据陈达(1892~1975)的《现代中国人口》一书中10个区域普查的资料,每户平均人口为4.84人;男女人口的性别比例为112比100;年龄分配,少年组(14岁以下)约占总人口的35.3%,中年组(15~49岁)约占50.2%,老年组(50岁以上)约占14.5%。近代中国人口的再生产属于高出生、高死亡类型。一般估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的人口出生率约为35‰,死亡率约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