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engdao gongshi
[外文]:tunnel fortification
利用自然岩土层作防护层的工事。简称坑道。在中国,习惯上将构筑在山体内的这类工事称为坑道工事,将构筑在平坦地形地面下的这类工事称为地道工事。坑道工事一般由口部、主体两部分组成。结构型式有直墙拱顶形、 马蹄形和圆形。 其跨度和长度依使用要求确定。坑道工事按用途可分为:指挥所坑道、战斗坑道、屯兵坑道、救护所坑道、弹药物资坑道、交通坑道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坑道。按工程性质可分为野战坑道和永备坑道。永备坑道与野战坑道相比,一般有较厚的自然防护层,采用石料、混凝土等坚固耐久的建筑材料被覆,内部有较完善的通风、 照明、工作和生活等设施,对核、 化学、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所产生的综合杀伤破坏因素,通常采取较全面的集体防护措施。
坑道工事有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名著《墨子·备穴》篇中,就有关于运用地道实施攻防作战的论述。火药发明以后,一些国家的军队在围攻要塞(城池)时,将坑道工事与爆破手段相结合,用于摧毁城墙和碉堡。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军民修建了“户户相连、村村相通”的地道网,他们依托这些工事实施地道战,粉碎了日伪军的“围剿”和“扫荡”。在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创造性地构筑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阵地体系,依托它有效地阻止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进攻。
20世纪60年代以来,武器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坑道工事的发展,尤其是新式制导武器精确度的提高和核穿地弹等武器的出现,使坑道工事进一步深入地下;坑道被覆逐步改用轻质、高强度建筑材料。一些有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袭击设备的坑道工事,又进一步采取了隔震、防电磁脉冲等措施;对内部的战斗、防护和生活设施的控制逐步趋于自动化。一些国家的城市用于人防(民防)的坑道工事,大都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与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相结合进行修建,并向大跨度方向发展。坑道工事在未来核条件下的作战中,仍将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重要工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