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

历史地理2023-02-03 19:31:15百科

菲利普斯曲线

以英籍新西兰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命名,说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此涨彼落、互相替代关系的曲线。在一个以物价上涨率为纵轴、失业率为横轴的平面坐标图上,菲利普斯曲线表现为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如图1所示。该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高时,物价上涨率较低,反之,物价上涨率则较高。因此,经济管理者只可能在高失业率—低物价上涨率,和低失业率—高物价上涨率这两种组合中择一而从,要想使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同时达到令人满意的低水平是不可能的。

图1 产生与发展

1958年,菲利普斯发表了题为《1867~1957年英国的失业与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的论文。该文以货币工资决定于劳动供求关系的理论为基础,将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为公式 符号(其中,y为工资变动率;x为失业率;abc均为待估参数)。然后,根据英国1867~1957年间的有关统计资料,运用最小二乘法和试错法,估算配合而得出一条表示英国的失业率与工资变动率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式:公式 符号。根据此式,便可作出类似图1所示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由此得名。

基于这一曲线,菲利普斯推论出:在正常情况下,假设生产率每年增长2%,假如总需求保持在一个能维持物价稳定的水平上,则与此相关的失业水平不足2.5%;如果总需求保持一个能维持工资稳定的水平上,那么,与此相关的失业水平将达到大约5.5%左右。在这里,初步描述了一个以失业率和工资变动率相互替换为特点的宏观经济政策配合模型。

后来,菲利普斯曲线的赞同者为了分析的便利,把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因素纳入模型,通过形如图1的变换(图中假定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2%)便得到一条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相互替换关系的曲线。这一变换,更突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涵义。

实践效果

菲利普斯曲线一经产生,立刻引起西方国家政府的关注。至少该曲线的逻辑方法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影响。然而,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现实发展,并不像该曲线所描绘的那么如意。例如美国在1954~1979年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除了短期内呈现出某种反向变化的特征之外,它们的水平都是在不断提高的(图2)。7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现象。

图2 有关争论

菲利普斯曲线自问世以来,围绕它的争论从未平息。支持者力求对之作出新的解释。如P.A.萨缪尔森等人在维持菲利普斯所着力论证的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的同时,明确否定了这种关系在量上的长期稳定性。

一些人则完全否定菲利普斯曲线的现实性,如F.von哈耶克认为:在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无选择,失业必然跟随着通货膨胀。货币主义者则以“自然失业率”学说否定菲利普斯曲线在政策上的有效性。如M.弗里德曼认为,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或近于垂直的。甚至凯恩斯学派的主将J.托宾也同意这一看法。

大多数人同意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短期内是可能交替换位的,但这种关系在长期内几乎是不存在的。

参考书目
  1. A.W.Phillips,“The Relation between Unemployment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Money Wage Rates in the United Kingdom,1867-1957”,Economicɑ,New Series 25,pp360-370.
  2. P.A.萨缪尔森著,高鸿业译:《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北京,1981。(P.A.Samuelson,Economics,10ed.,McGrawHill,New York,1976.)
  3. 长谷川启之:《新经济学的派系》,《经济学译丛》,1979,9期。

参考文章

  •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知识题库
本文标签: 菲利普斯曲线  Feilipusiquxian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