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罗主义

历史地理2023-02-03 19:29:01百科

门罗主义

1823年美国总统J.门罗提出的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基本政策。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取得更多的原料和市场,使得美国进入了大规模领土扩张时期。在美国向北扩张,与英国发生尖锐冲突而受挫后,转向南方发展。在南方,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涨,许多殖民地纷纷独立,而欧洲“神圣同盟”则企图干预拉美革命,恢复殖民统治。在这种形势下,美国接受英国建议,共同抵制欧洲其他国家插手拉美事务。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门罗在致国会咨文中提出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宣言或门罗主义。主要内容有:

(1)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作将来的殖民对象;

(2)美国不干涉欧洲任何国家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但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

(3)美国和“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政府,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将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门罗主义在防止欧洲列强对美洲的侵略,维护拉丁美洲已独立国家的地位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在一段时间内,英、法曾多次对拉美国家进行侵略和殖民占领,美国却未表示抗议。相反,美国也不断侵犯拉美国家的主权,破坏其领土完整,如美国军队在阿根廷的福克兰群岛登陆,进驻秘鲁首都利马,占领墨西哥的得克萨斯,对墨西哥发动侵略战争等,把疆界扩大到太平洋沿岸。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与欧洲列强争夺拉美的斗争更加激烈。在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把多米尼加、尼加拉瓜、海地、古巴和巴拿马等国变为保护国,门罗主义已成为美国向外扩张称霸西半球的工具。20世纪30年代,为了缓和拉美人民对门罗主义的不满情绪,美国被迫放弃公开的武装干涉,转而奉行“睦邻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1949年与欧洲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正式与欧洲国家结盟。从此门罗主义逐渐丧失其作用。但被称为“美国后院”的拉丁美洲,仍是美国制订、实施对外政策考虑的重点。

美国杂志抨击T.罗斯福推行门罗主义政策的漫画

参考文章

  • 什么叫门罗主义?它的实质是什么?地理知识
本文标签: 门罗主义  Menluozhuy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