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

历史地理2023-02-02 18:24:55百科

日本历史

日本国,古称“大和”。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7世纪后半期起以“日本”为国号,19世纪末叶起称“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用现称。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弧形列岛,由九州、四国、本州和北海道四大岛及数以千计的小岛组成。东和西南濒太平洋,西和北临中国东海、日本海及鄂霍次克海,与中国、朝鲜、苏联仅一水之隔。总面积37万余平方公里。人口 12055万(1985),基本居民为大和族。盛行佛教和民族宗教神道。通用日语,首都东京。

古代日本(迄公元12世纪末)

石器时代

日本旧石器时代,亦称“无陶器时代”或“先陶器时代”。其上限无确考,据推测,距今约20~30万年前;其下限距今约 1万年前。日本旧石器时代和亚洲大陆旧石器时代是并行的。日本新石器时代文化称绳纹文化,因陶器有绳纹而得名。其上限距今约9500年或1万年前(一说4500年前),下限为公元前3~前2世纪。

日本绳纹时代艺术——陶俑 金石并用时代

继绳纹时代之后,日本于公元前3~前 2世纪进入弥生时代,即金石并用时代。这一时代的文化称弥生文化,因陶器出土于东京都弥生町(在今东京都文京区)而得名 (见彩图)。其下限止于公元3世纪。在弥生时代,中国大陆的水稻栽培技术和青铜器、铁器等金属文化经由朝鲜传入日本。

日本弥生时代的壶形陶器 原始氏族公社

日本石器时代是母权氏族公社阶段,绳纹时代是其繁荣时期。绳纹时代后期和晚期的人口估计有12~15万。人们多栖身于被称作“竖穴”的原始房屋里,靠狩猎和渔捞为生。社会处于采集经济阶段。狩猎使用弓矢,渔捞则使用鱼钩和网罾。猎场、渔场和主要生产工具为公社成员所共有。所有社会成员权利平等,实行共同生产和平均分配,无贫富贵贱之别。进入弥生时代后,父权氏族公社逐渐取代母权氏族公社,原始公社制趋于解体。

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

迄今日本考古出土的人骨化石很少。1931年在兵库县明石市西八木海岸发现人类腰骨化石,后命名为“明石原人”。1950年在栃木县葛生町附近、1957年在爱知县丰桥市牛川町、1958和1961年在静冈县引佐郡三日町相继发现一些人骨化石。据此推测,洪积世日本列岛已有人类存在。关于日本人种和民族的形成,学术界一般推测日本最早的居民经由北亚和南亚两条路线来到日本列岛,经过长期混血,大约在弥生时代以前形成具有共同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日本民族。

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弥生时代是日本文明史的开端。由于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出现,特别是青铜器和铁器等先进生产技术的传入,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弥生时代中期日本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据中国《汉书》记载,大约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日本列岛出现了百余个由村社首长统治的小部落。这些部落曾定期派人向汉武帝在朝鲜设置的乐浪郡献上贡物。后经长期兼并,至公元2~3世纪形成了规模较大的30多个部落。据《后汉书》和《三国志》的《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出现了邪马台国。邪马台国统辖约30个部落,成为部落联盟的盟主,已有统治机构和贫富、阶级差别,是日本奴隶制社会初期粗具规模的国家。该国女王卑弥呼在 239年曾遣使到中国洛阳,魏明帝封她为“亲魏倭王”,授与金印紫绶。其后继女王臺与(台与)亦曾遣使向西晋王朝朝贡。

古坟时代和倭王统治

公元4~7世纪,日本历史称古坟时代。因当时统治阶级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坟丘形状多种多样,其中最有特色的前方后圆坟,是奴隶主王权的象征。初期最大规模的古坟集中于畿内的大和地方。这种奴隶主王权,日本史称“大和朝廷”,即“大和国”。其统治者为日本皇室的祖先。从 4世纪下半叶到 5世纪,古坟分布的地区逐渐扩大,这表明大和国家从东到西逐步实现国土的统一。大和国家是以氏姓制度和部民制著称的奴隶制国家。在倭王之下初步建立起中央和地方的官僚统治机构。自 4世纪后半期起,大和国家为掠夺奴隶和财富,开始向朝鲜南部进行扩张。6世纪后半期起,由于父权家长制家族的发展,大和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之间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加之,对朝鲜半岛侵略失利,奴隶主王权面临危机。推古女帝的摄政圣德太子于 7世纪初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抑制豪族,革新政治。是为推古朝改革。对外,日本积极同中国开展外交,先后派遣隋使4次(600、607、608、614),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此时,倭王对外称号改为天皇。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律令制社会

592年推古女帝即位后,因帝都在飞鸟地方,故称飞鸟时代(592~710);710 年元明天皇(707~715在位)迁都平城京(今奈良市)后,奈良时代(710~794)开始 (见彩图);794年(一说784),桓武天皇(781~806在位)迁都平安京(今京都市),到1192年建立镰仓幕府的400年间,史称平安时代。在这600年间,日本处于天皇的最高权力统治之下。从 630年起的200 多年间,为了向中国学习先进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先后派遣唐使19次,实际到达的有13次。这对日本古代的改革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645年日本发生“大化改新”,仿照中国唐朝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化改新完成了推古朝改革未竟的事业,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律令制官僚统治机构,世袭氏姓贵族制度被废除,高度中央集权的奴隶主王权统治即古代天皇制得以确立。律令制的完成,经过半个多世纪。701年制定、次年实施的《大宝律令》将大化改新的成果在制度上巩固下来。大化改新后建立的国家体制,史称律令国家;就社会组织而言,则称律令制社会。关于大化改新的性质,学术界一直有争论;中国史学界多认为是“自上而下的封建制社会变革”。

日本平城京(奈良)遗址

自8世纪前半期起,由于土地不足,国家被迫允许私人开垦新田。723年颁行《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造沟池开垦的水田,允许三代人私有;凡利用原有沟池开垦的水田,准给本人一代使用。743年又颁行《垦田永世私有法》,允许垦田永远归私人所有。于是真正的私有领地开始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庄园制度不断发展;进入10世纪以后,律令制趋于衰微和蜕变。在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自 9世纪中叶迄11世纪下半叶,外戚藤原氏擅权,被称为摄关政治的贵族政治体制占统治地位。之后,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伸张,以院政取代摄关政治。与此同时,伴随庄园成长的新兴武士势力于10世纪登上历史舞台。武士势力的核心是地方庄园领主阶层,他们逐步演变成封建的军事农奴主。号称“武家栋梁”的源平两氏,经过为皇室贵族效力的阶段,展开了争夺国家权力的激烈斗争。这一斗争持续到12世纪末。

古代经济和文化

大约4世纪下半叶起,中国和朝鲜的移民不断来到日本,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大化改新起五六百年间,社会经济有显著进步。农业已普遍使用铁制农具,水田耕作的集约程度提高,水利事业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养蚕受到政府鼓励,手工业生产也获得发展。

与此同时,文化也日臻繁荣。继4~5世纪汉字和儒家经典传入之后, 6世纪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先后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文化:6世纪末至7世纪上半叶的飞鸟文化,是以寺院为中心的初期佛教文化;7世纪下半叶的白凤文化,则在佛教艺术方面通过中国唐朝接受印度文化的影响; 8世纪的天平文化深受中国唐朝文化的影响,除佛教美术外,还有《古事记》、《日本书纪》等国史的编纂,以及《怀风藻》、《万叶集》等著名诗集的编撰。平安时代初期,除佛教文化外,在学术和文化方面深受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开始使用平假名和片假名两套日本表音文字。随后,创立“国风文化”,出现了《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等文学杰作。

奈良时代壁画

中世纪日本(12世纪末~1868年)

武家政权的 建立和发展

自12世纪末迄16世纪末约400年间,日本社会处于封建制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其特点是幕府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天皇的朝廷和武家政权并存以及朝廷势力不断削弱。1192年源赖朝(1147~1199)被朝廷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开创幕府,开武家政权的先河。1333年,以后醍醐天皇(1318~1339在位)为首的宫廷贵族用武力推翻了镰仓幕府。次年改元建武。史称“建武中兴”。1336年武士巨头足利尊氏(1305~1358)攻入京都,开创室町幕府,后醍醐天皇逃至吉野。从此出现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南北朝时代。1392年南北朝议和,足利氏的室町幕府统一全国。

大名领国制的确立和人民斗争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封建制不断发展,幕府集权统治逐渐走向封建分权割据。南北朝时代庄园制趋于衰落,守护大名领国制形成。1467年(应仁元年)爆发应仁之乱,此后至1568年出现一个长达百年的群雄割据时期,史称战国时代。守护大名领国制演变为战国大名领国制。在大名领国制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爆发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其中有农民反对地主压榨、反对商人高利贷盘剥的“德政暴动”,有各领国内武士为争夺领地而进行的“国人暴动”;还有农民借宗教信仰而进行的反对领主的“一向宗暴动”。

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镰仓时代出现水田稻麦两熟、旱地麦豆两熟或三熟的种植法。农业技术进步,耕地面积扩大。从中国传入的茶叶栽培盛行,并开始种植从朝鲜传来的棉花。手工业和运输业兴旺起来。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发达和城市兴起,同中国、朝鲜等地的贸易也日益发展。

文化方面,从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在中国宋元两朝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武士为中心的新文化。一系列新的佛教宗派兴起,禅宗尤为武士所尊崇(见彩图)。出现了以京都、镰仓的五山禅林为中心的“五山文学”。作为日本民族宗教的神道奠定了基础。中国的“朱子学”受到重视。连歌、能乐等文艺形式兴起,茶道(品茶)、花道(插花)也日益盛行。

日本武士画像 国家统一和织丰政权

战国时代末期,在群雄中崭露头角的武将织田信长于1573年推翻室町幕府,国家开始走向统一。织田信长的继承者丰臣秀吉于1590年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建立的统治,是没有幕府的武家政权,史称“织丰政权”。织丰时代亦称“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完成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在全国实行“检地”(1582~1598,史称“太检地”);颁布“刀狩令”(1588),收缴农民手中的武器;固定武士和农民的身份,实行“兵农分离”;为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查禁基督教。通过“检地”,丰臣秀吉集中掌握全国土地,彻底废除了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封建武士领主所有制。原来在庄园制下受层层剥削的小佃农,得以自立为自耕农。丰臣秀吉妄图征服中国(明朝),为此假道朝鲜,于1592和1597年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

织丰政权时期,日本开始同西方发生接触,欧洲文化传入日本。1543年以后,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接踵而至,同日本进行贸易。1549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到日本传布基督教。1582~1590年,九州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名也向欧洲派遣了使节。

幕藩统治体制

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今东京)开设幕府,是为江户幕府,亦称“德川幕府”。江户幕府的统治制度,史称“幕藩体制”。幕府为集中权力和控制诸侯,除颁行有关法令外,还实行参觐交代制度。为查禁天主教、防止西方殖民势力入侵,自17世纪30年代起颁行锁国令,至1853年实行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锁国政策。

江户时代的经济和文化

江户时代的社会经济有很大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农作物品种增多,耕作技术和灌溉设施等都有所进步,人口和耕地面积尤以前期增加较快,商业性农业也有所发展,渔业、盐业和山林、水产业更加兴旺。手工业和农业进一步分离,自江户中期以后农村工业得以建立。除江户、大阪、京都等大城市外,称为“城下町”的封建城镇布满全国。全国政治中心江户,18世纪初人口约 100万,为当时世界最大城市。幕府努力开发矿山,铸造全国统一的货币;开发水路航运,修筑港埠。由于商业繁昌,以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主的城市居民阶层(町人)日益成长。幕府末期,日本开始采用西方近代技术开办新式军火工厂和纺织等工业企业。

江户时代反映城市居民生活的“町人文化”兴起,出现了一批以描写町人生活为主要题材的小说、诗歌、绘画、版画和戏曲。中国书籍大量输入,对儒家学说、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以及孙吴兵法等的研究活跃。江户时代中期出现了称为“国学”(日本学问)的新学术部门,代表人物有荷田春满、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等。在自然科学方面,创立了“和算”(日本数学);还通过荷兰书籍学习西方医学、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以及武器、船舶的制造技术,称为“兰学”。在教育方面,各地兴办称为“寺子屋”(寺塾)的学塾,庶民得以学习读写算的知识。自江户中期起以安藤昌益、高野长英、渡边华山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思想家,著书立说批判封建制和幕府锁国政策,要求革新,导致1839年幕府迫害兰学家的“蛮社狱”。

封建社会的解体

江户时代,由于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发展,作为幕藩统治基础的封建自给自足经济渐趋瓦解。幕末,在农业经营方面发生雇佣劳动关系;批发行支配的农村家庭手工业愈益发展,逐渐出现一些手工工场。这表明,资本主义在日本开始萌芽。与此相适应,出现了介于封建领主和农民之间的新剥削阶层-“豪农”(地主富农)和“豪商”(商业高利贷主)。同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日益激化,1637年爆发了农民和天主教徒反对封建压迫和宗教迫害的岛原起义,1837年又发生了城市平民参加的大盐平八郎起义。19世纪40年代以后,以农民起义和城市贫民捣毁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反封建斗争愈演愈烈,给幕藩统治以沉重打击。幕府在镇压人民斗争的同时,自18世纪前期起迄19世纪40年代初,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不能挽救幕府的统治危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频频叩关,民族危机加深,幕藩统治体制摇摇欲坠,封建社会加速解体。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M.C.佩里率舰队驶抵日本,以武力要挟日本开国(见彩图)。<次年美国迫使德川幕府签订《日美和好条约》(《神奈川条约》)。1858年日本又被迫与美国、荷兰、俄国、英国和法国分别签订了通商条约,总称“《安政条约》”,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宣告破产。西方列强强加给日本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的法权和关税自主权横遭剥夺,面临严重的半殖民地危机。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M.C.佩里率部在浦贺港登陆(1853年7月) 日本农民起义(18世纪)

近现代日本(1868~ )

政权和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日本“开国”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以下级武士改革派为中心掀起尊王攘夷运动,不久发展为轰轰烈烈的倒幕维新运动。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了德川幕府,成立明治天皇(1867~1912在位)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大历史转折点。

明治政府在“戊辰战争”(1868~1869)中取胜后,在“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三大口号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图彻底废除幕藩封建割据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同时提倡向西方国家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带来的半殖民地危机,以把国家建成一个独立自主的近代资产阶级国家。19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发生了反对专制政治、争取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权利的自由民权运动。在群众斗争的压力下,明治政权向君主立宪政体演变。1885年废除太政官制,实行内阁制。1889年颁布《明治宪法》(1890年实施)。1890年开设国会。日本式的君主立宪体制-近代天皇制从此确立。近代天皇制实质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属资产阶级政权范畴。

日本资本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明治政府在接收幕藩经营的工矿企业的基础上实行“殖产兴业”,积极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和设备,兴办以军工为主的国营企业,发展交通运输和通信部门,建立起统一的近代金融货币制度和股份公司制度,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80年代初,政府将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拥有特权的资本家(“政商”)。这些资本家遂成为日本财阀的前身。在国家积极扶植下,私人资本迅速发展。自80年代中期起,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热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从制丝、棉纺等轻工业部门到钢铁、机械、造船、电力等重工业部门完成了产业革命。在产业革命过程中产生了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本资本主义遂告形成。

大陆政策和军国主义路线

由于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不彻底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从而为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在明治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资产阶级改革派,继承封建时代武士道的衣钵,在争取实现“富国强兵”、摆脱半殖民地危机的过程中,采取了“失之西方、取之东方”的方针。他们对西方列强屈从妥协,对亚洲邻国则实行侵略扩张。在近代天皇制确立的同时,明治政府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并制定了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和军国主义路线。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就曾借故入侵中国台湾和朝鲜。1894年,英国出于对抗俄国的战略需要,带头修改对日本的不平等条约,到1911年,多年悬而未决的修改条约问题获得完全解决。1894~1895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和朝鲜的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从中国索取巨额赔款,并割取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地。1900年,日本又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战争后,经过10年扩军备战,日本发动了以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为目的的日俄战争。结果日本战胜,割占库页岛南部,并攫取了沙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殖民特权。从而为日本霸占朝鲜和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

20世纪初叶,日本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期。日俄战争后,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财阀垄断资本逐步形成,日本经济被置于金融寡头的垄断统治之下。与此同时,军人势力煊赫,军阀获得军令制定权,成立了议会和内阁不得介入的“国中之国”-军部,军国主义统治体制进一步巩固。对外,在加紧向中国东北渗透的同时,悍然吞并朝鲜(1910)。从此日本跻身于国际帝国主义强国之列。

1912年明治天皇死,大正天皇即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帝国主义自相火并无暇东顾之机,极力扩大对华侵略。1915年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妄图鲸吞整个中国。日本向西方国家提供军需物资,大发横财,成了暴发户。在战争的刺激下,日本工业飞跃发展,生产力比战前增加 4倍以上,钢铁、造船、机械、电力、化学等重工业部门产量均翻几番。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垄断资本空前膨胀,由负债累累的债务国一跃而变为大债权国。

日本帝国主义的重重危机

随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断激化,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见日本工人运动、日本农民运动)以及各种争取自由民主、维护人民权利的社会运动此伏彼起,日本帝国主义面临重重危机。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运动之后,1913年爆发了第一次拥护宪政运动。这一运动与人民群众反对藩阀和军阀专制、要求实现民主改革的斗争汇合在一起,形成了称为“大正民主”的运动和思潮。1918年,又爆发了震撼全国的米骚动。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22年日本共产党诞生。继之,一些进步组织纷纷成立,日本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斗争不断发展。日本统治当局则颁行《治安维持法》(1925),设立“特高”秘密警察,疯狂镇压共产党和工农运动。1926年大正天皇死,昭和天皇(裕仁)即位。日本继1920年经济危机和1923年关东大地震引起的经济危机之后,1927年又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为摆脱内外危机,1927年日本出兵侵入中国山东省,公然干涉中国革命。同年,田中义一内阁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战略方针。

日本社会主义星期三讲习会(1907) 侵略战争和日本军国主义的败亡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席卷日本,日本帝国主义铤而走险。1931年挑起“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次年,制造伪满傀儡政权,开始了在中国东北的长期殖民统治。在国内,法西斯势力为夺取国家权力而跃跃欲试,右翼团体和军阀紧密勾结,鼓吹“昭和维新”,推进国家法西斯化。1936年法西斯军官发动“二二六”武装政变失败后,军部法西斯独裁确立,进一步加紧实行侵略扩张。同年11月,日本和德国签订《反对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见彩图)。同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对共产国际协定》,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开始形成。1939年9月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欧战爆发。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字。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与美英交战。

日本飞机轰炸后的上海(1937)

为进行侵略战争,加强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日本政府于1937年掀起“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1938年颁行《国家总动员法》。通过各种立法,大搞战时统制经济,从而确立了战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40年近卫文麿发动“新体制运动”,解散一切政党,成立法西斯政治组织“大政翼赞会”。同时,大力推行军国主义法西斯教育。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等血腥事件,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因而激起中国人民的坚决反抗和世界舆论的谴责。日本人民中也出现厌战情绪和反战活动。由于日本对外战争的非正义性,加之日本资源贫乏,不胜长期战争的消耗,终难逃脱失败下场。在中国人民、亚洲其他各国人民以及美国、苏联等世界反法西斯盟国人民合力抗击之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横行一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归于败亡,以东条英机为首的战犯遭到历史的惩罚(见东京审判)。

美国占领和战后改革

日本投降后,美军进驻日本,实行占领(见美国占领日本)。1946年反法西斯盟国在华盛顿设立远东委员会,在东京设立盟国对日理事会。名义上虽有英、苏、中、荷及其他国家参加占领机构,实际上是由美国决策并实行单独占领。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片面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及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2年4月两条约生效后,美国占领结束。

美军占领初期,在世界反法西斯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的要求下,占领当局主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见日本战后改革)。改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从解除军国主义统治体制、废除明治宪法、颁行新的和平宪法、解散财阀、实行农地改革,直到改革教育制度、扶助工会和妇女解放等。占领后期,美国为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企图重新武装日本。但已实施的改革大多较有成效,为战后日本走上非军国主义化与和平民主道路奠定了基础。

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

自战争结束迄50年代中期,是日本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于战争的严重破坏,日本战败时经济已濒于全面崩溃。工农业生产分别下降到“七七事变”前的约1/3和2/3。由于政府采取切实的经济对策以及来自美国的种种援助,1950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基本恢复到战前(1934~1936年为基准)水平,1955年超过战前水平的一半多。1954~1955年,日本垄断财团重建和改组初步完成,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得以确立。自50年代中期迄70年代初,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不足20年的时间里,日本经济持续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实现重工业、化学工业化的同时,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

战后政治体制的演变

从颁行新宪法起,日本的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天皇神化的迷信被彻底破除,专制独裁的近代天皇制变成象征性天皇制。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得以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有所发展。战后政党运动显著活跃,政党纷纷成立。1955年10月,日本社会党左右两翼实现统一。同年11月,自由党和日本民主党合并成立自由民主党。自由民主党是战后垄断财团利益的集中代表,从50年代中期起,形成该党长期一党执政的政治局面(见日本自由民主党)。日本共产党战后重建,取得合法地位。民主社会党(1970年改称民社党)和公明党先后于1960和1964年成立。1976年一批脱离自由民主党的国会议员成立新自由俱乐部,1978年一批脱离社会党的人士和其他政治活动家一起组成社会民主联合。在自由民主党一党执政的情况下,政党体制逐渐向多党制转化,对日本政局的发展有着微妙的影响。

战后社会和文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也获得空前的进步。经过教育改革,义务教育由6年改为9年。大学、高中等各类学校发展很快,70年代末高中已达到准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在大专学校发展的基础上,全国已形成一个拥有三、四十万名专家学者的科研工作网,日本成为驰名世界的高学历、高文化水平的国家。同时,日本政府大力振兴科学技术,提出“技术立国”的方针,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基础上,战后日本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也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农地改革后地主阶级被消灭,垄断资产阶级独占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工人阶级中文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的阶层有所扩大。由于兼业农户占很大比重,农民日益工人化。随着高度工业化的实现,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农民在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甚小;而“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行业的职工占就业人口的大多数。此外,一大批有高级技术和组织才能的知识分子参加企业管理,形成一个高级脑力劳动者阶层。由于城市化的高度发展,包括企业职工和自由职业者在内的新市民阶层兴起,在政治上发言权也日益扩大。

战后日本资本主义高度现代化的实现,是日本人民为保卫民主权利而斗争和在低工资条件下辛勤劳动的结果。这种高度现代化的日本社会,由于其本身资本主义制度所决定以及欧美国家的影响,种种弊端和社会病态丛生。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带来公害和能源困难等尖锐问题。自70年代初转入经济低速增长后,不断发生萧条和各种矛盾。在政治上,“金权政治”当道,积弊难除。近年来,一小撮军国主义余孽也在伺机蠢动。

对外关系

战后,日本在外交上长期采取“对美一边倒”的政策。1956年10月和苏联签订恢复邦交的共同宣言。同年12月加入联合国,重返国际政治舞台。自60年代末期,日本外交政策逐步发生变化,在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同时,积极开展“多边自主”外交。1972年9月,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见彩图)。1978年又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往与合作日益增强。另一方面,日本和苏联之间存在北方领土问题。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化的形势下,日本与欧美等国的摩擦也不断深化。

毛泽东和周恩来会见田中角荣(1972)
本文标签: 日本历史  Ribenlish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