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历史地理2023-02-03 18:49:12百科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由不同事物内部和外部矛盾所决定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表现类型。按照恩格斯提出的分类原则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状况,物质运动可分为物理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三种基本形式。它们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都是物质客体及其内在矛盾不断复杂化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物理运动

各种非生命物质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基本粒子运动。它们通过强、弱和电磁相互作用而不断地产生和湮没。例如,由正、负电子对湮没为光子,或者由光子产生正、负电子对;通过粒子高速度地碰撞而相互转化;在强力的短程作用(10-13cm)下通过质子和中子交换正电子而结合为原子核。

(2)原子-分子运动。原子核和电子通过电磁相互作用结合为原子,并形成化学键(见化学键理论),从而结合为分子(包括有机分子)和晶体。化学键的生成和断裂造成化合分解运动。原子-分子的这些运动决定元素的各种化学性质以及伴随的物理现象。

(3)地球物理运动,包括地壳的形成和演化、海陆变迁、造山运动、气象变化等等。

(4)天体运动,即在引力相互作用及其他作用力之下各级宇宙系统即恒星、星系、星系团、总星系等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它们在演化的现有阶段上在引力场中所维持的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初级的、简单的运动形式,是物质客体的空间位移。这种空间的位移又是一切物质所普遍具有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表现为等速的或变速的、直线的或曲线的、旋转的或摇动的等等。

生命运动

生命是以蛋白质和核酸为主的多分子系统的存在方式。现有生命科学材料认为,生命是有机小分子在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无机小分子形成氨基酸、核苷酸单体,再组成生物小分子以至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 (DNA),直到形成多分子系统。有了结构和催化功能,才真正实现了从非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的飞跃。这种运动形式的主要表现有:

(1)生物的新陈代谢,即同化异化的过程。一切生命系统都不断地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进行自我更断,再生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以获得稳态,从而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物个体的生存。

(2)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任何物种都要通过遗传物质 DNA,以密码的形式传递遗传信息,进行自我复制,由此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并决定生物个体再现上一代的性状,以保持物种的延续性,从而维持这一物种的存在。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也会由于遗传密码置换“错误”而发生突变,其中产生的不同蛋白质引起性状的改变,并经过自然选择而保持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最终导致物种的进化和新种的形成。现代生物学的某些材料还表明,生物进化在分子水平上并不一定受自然选择的控制,它可能只是中性突变经过遗传漂变而积累的结果(见中性学说)。

(3)生物反映,即有机体与外界交换信息进行反馈调节的过程。随着生命有机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这种反映活动也从刺激感应、感觉发展到人脑的思维活动。低级生物通过刺激感应保持高度选择性,以利于生存;高等动物分化出专门感官和神经系统,更生动地调节机体与外界的关系,以适应环境变化;人的思维活动在生理上表现为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各种反映外界变化的观念,以便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此外,生物不是孤立的个体,它生活于一定群体和生态环境之中,因而生命运动又总是表现出群体内部、群体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以及自然界与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至于表现为整个地球上所形成的生态系统的变化发展。

社会运动

社会运动形式首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水平和状况一般决定着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后者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规模和速度。在阶级社会中,这一对矛盾表现为阶级和阶级斗争。先进阶级总是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通过社会革命而取代反动阶级统治,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研究运动形式的意义

物质运动的各种基本形式之间乃至一切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一种运动形式,都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转化为另一种运动形式,而在转化前后它们的总能量是不变的、守恒的。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是在低级形式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而也总是把低级形式包括在自己之中,因此不能象生物学中的活力论那样把高级形式神秘化。但是高级形式又是经过改造的具有新质态的形式,所以也不能象还原论那样把它们归结为各种低级形式。

对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的划分,原则上也是科学分类的基础。不了解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就找不到科学分类的客观依据,就无法真正把握事物。

本文标签: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