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

历史地理2023-02-03 18:40:32百科

婆罗浮屠

印度尼西亚著名佛塔。意译为“千佛塔”。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中部日惹城西北约40公里的婆罗浮屠村。约建于 8 世纪后半期至 9 世纪夏连特拉家族统治时期。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被火山灰及丛莽湮没。1814年重新被发现,1907~1911年及1973~1983年印度尼西亚政府曾两次整修。

佛塔修建在一个呈矩形的土丘上,用附近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呈下方上圆阶梯形锥体。通高 31.5 米(原高42米),塔基占地 1.23万平方米,总体积达5.5万立方米,约用200万块石块砌成。整个建筑物共9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方形塔基,代表“欲界”; 4层方台,代表“色界”;3层圆台及顶端的大窣堵坡圆塔,代表“无色界”。合成佛教“三界”之说。方形台基每边长 120米,4 层方台分别为 89米、82米、69米和 61米,3 层圆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和26米,顶端中央主佛塔是佛陀坐禅处,高7米,直径16米,由3层圆台上收72座钟形小塔簇拥着,如星辰环月。5层方台的边沿,筑有很宽的石墙,与上层方台之间形成宽 2米的回廊。石墙外侧排列着432座佛龛,每龛均有一尊等身的石坐佛。3层圆台上有多座带菱形透空格的圆塔,分别为32座、24座、16座,塔内各有一尊趺坐沉思的佛像。整个大塔现有佛像 504尊。回廊总长3200米,廊壁和栏杆上有2000幅以上佛本生故事浮雕,记叙释迦牟尼解脱前的经历。1885年,在塔底四周墙内又发现 160幅表现因果报应的浮雕。此外,还有当时人民生活习俗、人物、花草、鸟兽、果品等雕刻,故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婆罗浮屠建成后,历经劫难,面目全非。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修复佛塔,1973年8月10日动工,经过将近10年的精心施工,至1982年底全部竣工。修复后的佛塔既保持了昔日的光彩,又能使人们分辨出修复的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参考文章

  • 婆罗浮屠寺庙群建筑与名胜
  • 婆罗浮屠塔的由来中国地理
本文标签: 婆罗浮屠  Poluofut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