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ang Xiaobo-Li Shun Qiyi
北宋前期的一次农民起义。北宋初,川峡地区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强、寺观霸占。许多农民沦为客户(包括旁户),客户占主客户总数的比例很大,一户地主往往占有旁户几十家、几百家,乃至上千家。旁户的人身隶属关系很强,数世相承,被视同奴仆,承担繁重的田租和赋役,生活艰难。地主、官僚却奢靡享乐,作威恣暴,纵欲贪攫,残害人民。川峡阶级矛盾极为尖锐。
宋灭后蜀后,几年内把后蜀仓储财物全部运到京师。又以“上供”等方式掠夺布帛,设置博买务垄断布帛的购销,禁止民间交易,使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更加贫困。对于川峡盛产的茶叶,宋政府“掊取”茶利,断绝了很多茶农和茶商的生计。这些都加速了阶级矛盾的急剧发展,小股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宋太宗赵炅即位后,川峡天灾频仍,饿殍载道,民不聊生。淳化四年(993),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灌县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
王小波,或作王小皤、王小博,青城县味江人,茶农出身(一说茶贩出身)。淳化四年二月,他聚集群众,发动起义,宣称:“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旁户纷纷参加起义,很快攻克青城县。接着,直插彭山,惩杀了贪暴恣横的县令齐元振,众至一万余人。此后,转战于邛州(今四川邛崃)、蜀州(今四川崇庆),所到之处,令乡里富人大姓,具报其家所有财粟,除留其家用而外,一切调发,分给穷人,得到群众拥护,队伍增到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今四川崇庆县东南)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被西川都巡检使张玘射伤,仍奋力杀死张玘,攻克江原。王小波终因伤重牺牲,其妻弟李顺被推为领袖。
李顺率领起义军从江原出发,继续战斗,攻克蜀州。又克邛州,杀死知州、通判等官吏,都巡检使郭允能逃到新津。起义军在新津猛攻官军,打死郭允能,占领新津县。然后分兵两路,一路迂回攻克双流、温江、郫县和永康军(今四川灌县);一路由李顺率主力攻成都,在成都西郭门失利,转而攻克汉州(今四川广汉)、彭州(今四川彭县)。这时起义军已壮大到数十万人。
起义爆发后,宋太宗将知成都府吴元载革职,派郭载代之。郭载与西川转运使樊知古、都巡检使郭延濬等加强成都府的防御;梓、遂十二州都巡检使卢斌也自梓州(今四川三台)率兵赴援。淳化五年正月,起义军猛攻成都,大败官军,郭载等逃走,卢斌退回梓州。十六日,攻克成都府。
起义军在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年号应运,以吴蕴为中书令,计词、吴文赏为枢密使,又派兵四出,攻占州县,北到剑州(今四川剑阁),东到夔峡,控制了川峡大部分地区。秦陇地区赵包等数千人和峡路数千漕卒也准备响应。
宋太宗急令王继恩为西川招安使,统军从剑门入川;又增派雷有终、裴庄、尹元等率兵自湖北入夔门,进行镇压,并一再下诏招抚,命张咏知成都府,伺机入川。王继恩分兵两路,扑向剑州、阆州(今四川苍溪东南)。这时,起义军战线长,兵力分散,又将主力长期围攻梓州,另一部胶着在眉州(今四川眉山)城外。四月,王继恩军破剑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巴州(今四川巴中);东路官军亦进入夔门,攻战于涪江流域。
王继恩率军猛攻成都。十多万起义军撄城拒守,展开激战。五月六日,成都失陷,计词、吴文赏等十二名起义军首领被俘,后在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就义。李顺于城破时被杀害(一说李顺撤出成都,辗转到广州,三十年后,在广州遇害)。九月,张咏到任,协同王继恩镇压起义军。
成都失陷后,起义军仍在各地战斗,陵州(今四川仁寿)、阆州、蓬州(今四川仪陇东南)、合州(今重庆合川)都有激战。张余率领一万余战士,沿长江东下,连克嘉(今四川乐山)、戎(今四川宜宾东)、泸、渝(今重庆市)、涪(今重庆涪陵)、忠(今重庆忠县)、万(今重庆万县)、开(今重庆开县)八州和云安军(今四川云阳),队伍扩至十余万人。乘胜攻夔州(今四川奉节白帝城),并派兵攻施州(今湖北恩施)。宋政府增派峡路都大巡检白继赟率精兵入夔门。五月下旬,张余起义军在夔州西津口迎击官军,腹背受敌,失利,两万多战士牺牲,舟船损失千余艘。张余率军西退。十一月,吴蕴在眉州牺牲。十二月,大蜀政权知嘉州王文操叛降。嘉州失陷,张余被捕,至道元年(995)二月在嘉州就义。至道二年五月,李顺余部王鸬鹚在邛蜀山区称邛南王,攻打邛州、蜀州,不久亦告失败。
王小波、李顺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
- 参考书目
- 何竹淇:《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北京,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