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普尔,K.R.

历史地理2023-02-03 17:29:34百科

波普尔,K.R.

英国籍科学哲学家、社会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生平与著作

1902年7月28日波普尔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兴趣广泛。1919年他曾一度信仰共产主义,不久因革命遭受挫折而改变;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早年就开始与维也纳学派交流思想,并接受其影响,但又是最早批判该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之一。1933年维也纳学派的《科学世界观丛书》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研究的逻辑》,但他却多次声明自己不是逻辑实证主义者。1935~1936年他两次应邀去英国讲学;1937年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任教。1945年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任教,并从此定居英国,后加入英国籍。1949年任该校哲学、逻辑与科学方法系主任和教授。1949~1969年任伦敦大学逻辑和科学方法教授,1970年退休。1964年他受封为爵士。他是皇家学会成员和英国科学院成员。

波普尔与B.A.W.罗素、L.维特根斯坦、A.爱因斯坦、N.H.D.玻尔、E.薛定谔、K.格德尔等人都有交往,他最推崇的哲学家是柏拉图、B.斯宾诺莎、I.康德和D.休谟。在科学哲学上他自认受康德和罗素的影响。他的主要著作有:《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945)、《历史决定论的贫困》(1957)、《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猜测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1963)、《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观点》(1972)、《自我及其大脑》(与J.艾克尔斯合著,1978)等。

科学的分界标准

波普尔关于科学与非科学分界问题的主张,主要是受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影响。相对论的确立表明牛顿力学(见I.牛顿)是可反驳的。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理论持批判的态度,随时准备被证伪后就放弃。这就使波普尔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凡是不可能被经验证伪的命题,如本体论问题、形而上学问题、数学和逻辑上的重言式命题、宗教、神学和占星术都属于非科学。他反对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的分界标准,指出伪科学如占星术等也是关于经验的陈述,也可能被经验证实。此外,他还认为形而上学并不是无意义的,它对于科学有指导和启发的意义。

证伪主义方法论

波普尔的科学哲学思想建立在否定归纳法的基础上。他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赞同休谟关于普遍命题不能从单称命题归纳而来的思想,同时认为休谟对归纳法所作的心理学解释是向常识妥协。波普尔认为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测和反驳发展的。在他看来,理论并不来源于观察,因为通过归纳法不能得到普遍性的理论。他认为,理论是大胆的猜测,一个猜测要尽可能的丰富,所以猜测需要依靠由观察和实验所提供的经验的检验。但理论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因而他的理论又被称为证伪主义。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是建立在证实和证伪的逻辑不对称之上的。他把科学理论看作是普遍命题,认为科学理论不能通过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而被证实,但个别的经验事实却能证伪普遍命题,即如果根据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假的,其前提必假。

波普尔哲学的理论支柱是证伪理论,其证伪理论的基础,同逻辑实证主义一样,都是经验论和约定论。不同的是,逻辑实证主义受马赫主义的影响,主张经验是主观感觉的直接报道;波普尔则认为经验观察必须以一定理论为指导,理论先于观察,因而他同意康德关于理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但认为理性加于自然的普遍性即理论并非必然正确,而是可证伪的,对它们应采取批判的态度。因此,他自称其哲学为批判理性主义。

科学知识的增长

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根据问题提出大胆的尝试性的猜测即假设或理论,各种理论互相竞争,新理论经受经验的检验而得到暂时的确认,但不是被证实,并最终被证伪,之后科学又面临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从而不断提高理论逼近真理的程度,即逼真度。他用公式把这一过程表示为:P1→TT→EE→P2 ......,他称此为“四段图式”,并称科学的方法是猜测与反驳的方法,或称试错法。他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寻求客观真理,但人们却不能最终达到真理,因此科学家应从错误中学习,通过不断排除错误逐步逼近真理。他认为,一个假设、理论或猜测的科学性尺度是它的“可证伪度”或“可检验度”。在他看来,一种理论所提供的经验内容愈丰富、愈精确和普遍,它的可证伪度就愈大,科学性就愈高。

社会历史观

波普尔反对历史决定论,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否认对历史可以作规律性预言。他的论据是:人类历史的进程不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的增长;知识增长是没有规律,无法预测的,因而人类的历史也是没有规律,不可预见的。他把历史决定论攻击为“乌托邦主义”,宣扬他的批判理性主义的“社会工艺学”。波普尔的社会工艺学是他所推崇的试错法在社会历史学中的应用。他主张逐步的社会工程,即对资本主义实行点滴改良。因而,这种学说是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社会理论。

"三个世界"的理论

50年代以后,波普尔的研究重点转向本体论。他提出了“倏忽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波普尔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宇宙的发展不仅有量变而且也有质的变化,并且还具有不可还原的多层次性。在他看来,宇宙的发展是一个倏忽进化的过程,首先是无机界的存在,而后出现有机界、生命,再后突然显现意识现象,最后突然显现社会文化现象。他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 1是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对象和状态;世界 2是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 3是客观知识世界,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如语言、神学、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技术装备等。他断言,世界1最先存在,世界2在新的层次上出现,世界3则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他指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 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他认为,世界 1和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相互作用,世界 3与世界 1则通过世界2相互作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曾引起西方哲学界和科学界的热烈争论。

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发生过较大影响,有人称其为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实证主义演变到历史主义学派的中间环节。

参考书目
  1. 复松:《波普哲学述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哈尔滨,1982。
本文标签: 波普尔  K.R.  Bopu’er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