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音乐

历史地理2023-02-03 17:25:56百科

壮族音乐

壮族是中国岭南土著古代越人的后裔。越人支系众多,史称百越。先秦时,生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的骆越和东北部的西瓯两支,是今日壮族的先民。他们长期保留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和文化传统,是现代壮语中南北两大方言和壮族音乐中南北两路风格的渊源所在。

壮族有13378162人(1982年统计),其中90%以上聚居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余散居云南文山、广东连山、湖南江华等地。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宋时曾创有土俗文字。取汉字的形音义合并而成。土俗字的歌书、剧本,至今流传民间。壮族人民喜爱歌唱,每年有举行风俗性歌会的传统,北部方言区称歌圩,南部方言区称埠坡、嗷屯。今统称为歌圩。原有祈天乐神和择偶婚配两种活动形式。近代以男女青年交游嬉戏、演唱情歌或盘歌以唱为主,以春节、中元节(即元宵节)、中秋节最盛,往往聚之千百人,歌声通宵达旦,乃至数昼夜。壮族音乐主要有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器乐5种。其中,民歌最为丰富,并对其他音乐体裁有深远影响。

民间歌曲

主要有山歌、小调、叙事歌、习俗歌、儿歌和摇儿歌等。壮族民歌的唱词,讲究字句的对仗和格局,使用腰脚韵体。基本形式为5字或7字4句歌。变体有3句歌、嵌句歌(如535字)、减字歌(如3字头的4句歌)、长短句歌(如4字句加6字句的“四六联”)、勒脚歌(8句唱成12句即将1、2两句在5、6两句后复唱1次,3、4两句在7、8两句后复唱 1次)等。腰脚韵体和勒脚形式,在曲艺和戏曲中也很普遍,是壮族音乐独特风格要素之一。壮族民歌的体裁,主要有山歌、小调、叙事歌、习俗歌等。

山歌

壮语的方言称谓很多,布越语称欢越,布雅依语称比雅依,布央语称诗央,布侬语称伦侬,布傣语称加傣等等,简称为欢、比、诗、伦、加,均为山歌之意。传统唱法有独唱、对唱、重唱、合唱等,分为单声部和多声部两类。

单声部山歌:各地的传统曲调差别很大。有的高亢嘹亮,有的平缓流畅,有的如吟如诉。民间称之为高腔山歌、平调山歌、谣唱山歌 3种。

(1)高腔山歌:多在山野用大嗓或小嗓喊唱。一般为上下句结构。上句旋律奔放。腔多字疏,句中常有高亢的长音,句逗成半终止;下句节奏短促,字密腔紧,多以高音区主长音终止。但常用下滑音收腔。多为宫、徵、商调式。均以五度音为支柱音。如广西邕宁的坛洛高腔,上林的巷贤高腔,钦州的哇呜腔,龙州的长短调,广东连山的上帅高调,以及广西和云南广泛流传的欢隆安、伦那坡(又称欢央、欢喂嗨咧)等。

(2)平调山歌:曲调流畅优美,节奏缓慢舒展,结构匀称,音域适中,旋律富于歌唱性。广西上林、邕宁的欢越,天等、大新的诗央,扶绥、崇左的加傣,云南富宁的伦侬,广东连山的慢调山歌中,都有大量的传统平调。多用徵、羽、商调式。

(3)谣唱山歌:曲调接近口语,多用同音进行或急唱法,具有朗诵性。节奏规整,句幅紧凑,音域不宽,旋律无大起伏,近似谣曲。如广西东兰的中和民谣,云南邱北的嗷欢,广东连山的快调等。

图

多声部山歌:多为同声结合的二声部重唱或合唱。民间俗称双声。各地传统曲调近似单声部山歌,也分为高腔、平调、谣唱等 3种。个别地区有少量三声部山歌。

(1)高腔双声:传统唱法讲究低音唱,高音跟。其低音声部的歌腔,民间称为腔口,有低音是腔口,高音跟着走之说。高音声部是腔口的派生声部,常随腔口的走向。进行加花、伸展、变化。两者有先有后,有主有从,有对有和,表现为派生性对和式二声部形态。由于每个声部的音域都较窄,两者纵合才构成一组五声音列。因此,横向的窄音域起伏和纵向的窄音程结合,为其特色。以徵或宫调式较多,羽调式次之。常见曲式为引腔、正腔、尾腔 3部分组成。正腔为上下句结构。尾腔用特定的衬词衬腔构成特定的终止句,通常也是腔口称谓的来源。终止前,大二度和音到同度的进行,构成独具特色的终止式。如:②平调双声:传统唱法有一高一低(重唱)或一高众低(合唱)两种。民间把两个声部分称为高调、低调,上音、下音,上声、下声。声部关系分称为哈高、哈低,过上、过下,唱上、唱下。即两者都是唱,所唱的都是调,并无先后主从之分,讲究声部进行的和谐与平衡。两者同唱同收,同步起落,强调同一的节奏、同一的走向、同一的骨干音,只在主要的长音处或高音声部的个别地方出现支声式的加花。表现为衬腔性平行式二声部形态。唱词多为7字上下句腰脚韵体,在上句的脚韵处和下句的腰韵处,用长音或颤音予以强调。如:

图

③谣唱双声:传统唱法把高音声部称唱,低音声部称托。强调“低音托住高音”。高音声部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曲调飘逸、纤巧,富有谣唱性;低音声部则以真声陪衬,曲调游移不定,节奏短促铿锵,犹如朗诵。只有主属两个长音出现时,才低随高唱,两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强有力的烘托。表现为独特的烘托性持续音式二声部形态。如:④三声部山歌:广西马山、上林一带民间还流行一种三声部山歌,民间俗称三顿欢,它是在二声部欢的基础上,加入一个专唱“哼”、“哪”衬词的低音声部而形成的。其第2声部和第3声部间始终以小三度平行进行和同步进行为特点。当地音乐界对此一音乐现象尚有争议,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小调

壮语称伦才、欢谈等。有些散曲杂调又称伦考杂花。与山歌相比,其词曲较为固定,有的已形成完整的曲牌,音乐更注重语言声调和词意情感的表达,富有谣特曲性。壮族小调词意多雕琢,曲调婉约而纤秾,衬词衬腔富于特色,许多调名出自特定衬词。如广西都安、宜山、环江等县的“西些溜”、“铃锣铃”、“索哩索”、“三条妹”、“到郎茶”等,都是抒情性很强的小调。内容大多表现思念情人或自叹不幸遭遇。旋律多装饰,润腔细腻。常用六、七声音阶,有时也用变音。

叙事歌

壮语称“伦考波”、“诗太排”等,意为咏古。民间有土俗字唱本流传,多为人物传奇或民族史诗。唱词讲究平仄,用腰脚韵和勒脚形式。如广西的《文龙与肖妮》、《唐皇》、《卜伢》、《唱离乱》、《德生造世》,云南的《育女歌》、《下种歌》等。叙事歌有固定曲调,或独唱,或一领众和多为上下句结构。

图 习俗歌

主要有拦路歌和哭嫁歌、儿歌和摇儿歌等。拦路歌和哭嫁歌,壮语称“伦地洛”、“调莫贝”。主要流传于桂西南及滇东南。这里至今留有夜婚仪式、结队迎婚、对歌拜堂等群唱习俗。这些歌都是专用的程式化较强的成套小曲。其曲调大多在三声音列基础上加装饰音或经过音构成,常采用徵调式或宫调式。

儿歌和摇儿歌

壮语称“欢勒吔”。传统儿歌有:《月亮光光》、《萤火虫》、《十姐妹》、《看牛歌》、《鳞鱼和野猫》等,歌词比兴巧妙,曲调优美朴实,其中多以sol、do、re或la、do、mi等3音成曲,含有古老三声腔的原始形态。摇儿歌,旋律委婉抒情,音域适中,具有鲜明的摇荡感和周期性循环结构。

歌舞音乐

壮族歌舞,源远流长。秦汉时代的百越铜鼓的鼓身花纹,广西花山崖壁画中,都有翩翩起舞的歌手形象。歌舞所用的音乐,可以是打击乐,也可以是山歌或小调。其结构形式,可用一首民歌曲调反复演唱,也可用多首民歌组合,加上器乐引子和间奏。表演形式可分为:

(1)东舞。如铜鼓舞、蜂鼓舞、扁担舞等。

(2)歌舞。如壮采茶、三穿花、六穿花、捞虾舞等。

(3)拟兽舞。如舞春牛、舞麒麟、舞狮马、鸿鹄舞、斗鸡舞、白鹤舞、干各舞等。其中,流传较广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是扁担舞、舞春牛、壮采茶。

扁担舞

音乐以节奏为主。表演者成双成对,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舞者手执扁担,环绕在谷榔(原为打谷槽,后改用木凳)周围,以扁担舂击谷榔,间以扁担互击,敲击出各种节奏组合,构成欢乐热烈的舞蹈气氛。

舞春牛

音乐以当地小调春牛调为主。舞者两人扮牛,1人扮耕者兼歌手,挥鞭赶牛,歌赞春牛出耕,祈祝金秋丰收。有的还间插女队,手执彩扇彩绸等,在鼓吹乐伴奏之下围牛起舞。

壮采茶

男女群舞。女队手执花灯和彩扇,男队手舞钱鞭。模拟种茶、铲茶、摘采、炒茶等动作,载歌载舞,并有一定的情节。音乐多为固定曲牌,声乐器乐并重。声乐段落具有小调特色,器乐段落带有鼓吹乐特色。有些地区则以丝竹乐伴奏,近似歌舞小戏。

说唱音乐

壮族说唱音乐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曲种有末伦、渔鼓、蜂鼓等。

末伦

亦称巫伦,主要流传于壮语南部方言区的靖西、德保、那坡、天等、大新、龙州等县。靖西的末伦有下甲、上甲之分,德保的末伦有北路、南路之分。其中,靖西下甲末伦和德保北路末伦发展较快,是今日末伦音乐的主要成分。

靖西下甲末伦,唱词一般以7字6句为一段,52句式,押腰脚韵,也可间插5字句、3字句、说白等。但有时每段句数也可少于6句或多于6句,甚至采用多句体的排歌句式。唱腔以固定曲调下甲调为基础,腔随字变,句式严谨。基本结构为6个乐句,前有引腔(起式),后有尾声(煞腔)。用宫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三弦。由表演者自弹自唱。

德保北路末伦,唱词以5字和7字混合的 6句为基础。32或322句式,押腰脚韵。唱腔分引腔、正文、尾声。正文唱腔源于巫调,近似德保北路山歌。用羽调式。主要伴奏乐器是一串铁链或铁片琴。由表演者自奏自唱。

渔鼓

亦称渔鼓道情,流传于云南西畴、文山等县。用当地壮语方言和壮族民歌演唱,以渔鼓和简板伴奏。简板以竹片串以铜钱状小钗制成、可奏出丰富的节奏和音响。一人自奏自唱,也可众唱。唱腔富有小调特色。

蜂鼓

源于民间唱师音乐,以壮族蜂鼓为主要伴奏乐器,间或有小堂鼓、锣、钹、无膜笛加入。唱腔有引子、正文、尾声。用商调式。

戏曲音乐

壮族戏曲主要有师公戏、北路壮剧、南路壮剧等多种。

师公戏

流行于广西来宾、象州、武宣、贵县、武鸣、上林、马山、河池、百色、田阳、钦州等县。唱腔多为当地民歌、巫调,为联曲体音乐。有清唱法、滚唱法、帮腔法等。各地的基本唱腔有高腔、平腔、数板、哭板、悲调、闹场调,以及当地山歌、小调,如壮欢、壮诗、勒脚歌等。伴奏乐器以蜂鼓、高边锣为主。有较定型的过场音乐和器乐曲牌。

北路壮剧

流行于广西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及云南文山、富宁等县。源于田林旧州壮族民歌、唱师、民间杂耍板凳戏等。唱腔以“正调”为基础。基本唱腔含起腔、正腔、煞腔3段。正腔多为5字上下句式,腰脚韵体,可任意反复。以小乐队伴奏。

南路壮剧

流行于广西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县。源于靖西提线木偶戏和德保马隘双簧戏。唱腔以“平板”为基础,有十余种曲调。基本唱腔一般含起腔、正腔、煞腔3段。正腔为上下句式,腰脚韵体,可任意反复,以特性衬腔“呀哈哈嗨”煞尾。以小乐队伴奏。

器乐

壮族民间乐器有擦弦类的马骨胡、土胡、清胡、葫芦胡、七弦琴等;弹拔乐器有天琴、三弦等;吹奏乐器有木叶哨、敦都喔、竹笛等;打击乐器有蜂鼓、铜鼓、边鼓、横鼓、大鼓、八音鼓、八音锣、砻、扁担、棒棒等。多用于戏曲、曲艺、歌舞的伴奏。有自己的伴奏程式、过场音乐、专用曲牌、锣鼓点子。南部方言区有民间器乐合奏班,俗称八音,以鼓吹乐为主。常用曲调有“马走街”、“歌长调”、“采花”、“月调”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壮族民间音乐得到大力发掘和发展。从中央到自治区和地、市、县、各级文化部门、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研究机构,在搜集、整理、创作、演出、出版、科研、教学等方面,不断有新成果面世。太平天国民歌,左右江革命民歌,以及其他壮族民歌的介绍和专著,壮剧《红铜鼓》、《百鸟衣》,歌舞剧《刘三姐》,电影《拔哥的故事》音乐,管弦乐组曲《百鸟衣》,马骨胡齐奏《壮乡春早》,舞蹈《春插》音乐,歌曲《壮锦献给毛主席》、《红水河有三十三道弯》等,受到人民的喜爱。李志曙、黎承纲、韦苇、丁承策、李学纶等壮族音乐家的队伍不断壮大,满谦子、陈良、李延林等汉族音乐家为发展壮族音乐事业作出贡献。

本文标签: 壮族音乐  Zhuangzuyinyue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