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

历史地理2023-02-03 17:21:28百科

坐忘

道教术语。指在修炼之中“心不见、形俱泯”的一种状态。《庄子·大宗师》中有“坐忘”之说:“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就是忘却自身形体,抛弃聪明才智,与大道相化为一,一种排除世事、进入静寂、物我两忘的境界。道教沿袭“坐忘”说。《道枢·坐忘篇》:“坐忘者,长生之基也。故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于气;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于神。体与道冥,斯谓之得道者矣。”上清派以存想、思神、服气为主要修炼方法,主张恬淡无欲,内观于心、存思诸神、乘云飞仙。《黄庭外景玉经》云:“作道优游深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自乐何思虑,羽翼已具正扶骨。”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著《坐忘论》,自谓“恭寻经旨而与心法相应者,略成七条,以为修道阶次”:

(1)敬信。“闻坐忘之言,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决定无疑”,并加勤行,定将“得道”;

(2)断缘。要断俗事之缘,以求“恬简日就,尘累日薄,迹弥远俗,心弥近道”。旧缘渐断,新缘莫结;

(3)收心。认为心为一身之主,百神之师。学道要“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4)简事。谓修道之人要“断简事物,知其闲要,较量轻重,识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而且“于生无要用者,并须去之,于生虽用有余者,亦须舍之”;

(5)真观。谓真观乃“智士之先鉴,能人之善察”,对祸福吉凶,富贵贫贱,疾病生死,都应“乐天知命”,不怨天尤人。要“自始之末,行无遗累,理不违此”;

(6)泰定。谓出俗修道者“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疾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无惧;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如溃痈”。从而达到“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的境界;

(7)得道。认为“道者,神异之物,灵而有性;虚而无像,随迎莫测,影响莫求”;不知所以然而生,“通生无匮”。得道之人“身与道同,则无时而不存,心与道同,则无法而不通”。故无生死,蹈水火而无害,“存亡在己,出入无间”。

参考文章

  • 于坐忘中修行保健养生
  • 带“坐忘”的诗句大全文学
本文标签: 坐忘  zuowang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