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ng’anxue yuanli
[外文]:principle on archives science
档案学分支学科。研究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的基础理论。范围包括:
(1)档案的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档案种类的划分、档案的价值及价值实现的规律性、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和结构;
(2)档案工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档案工作与社会环境,档案工作的基本矛盾与规律,档案工作的性质与基本原则,档案工作与文书、图书、情报工作的关系,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起因、标志、条件和趋势;
(3)国家档案事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档案资源管理系统、档案事业行政管理系统、档案专业教育系统、档案科学技术交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档案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档案学产生的条件和标志、档案学的对象与任务、档案学的体系结构、档案学的学科属性、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档案学的研究方法等。其基本任务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复杂的档案现象,阐明档案客体属性与人们主体需要之间关系;总结概括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事业建设的基本经验,探索档案工作实践和档案事业建设的客观规律,为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建设提供一般的理论依据,预测和指导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未来发展;不断完善档案学学科体系,拓宽和深化档案学理论内容,促进档案学的理论升华。
档案学原理是应用档案学各分支学科知识的高层次的理论概括。从档案学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首先在总结档案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应用档案学,着重研究解决与档案管理实践直接发生关系的具体原则、制度、方法与技术问题。其次在应用档案学发展基础上产生档案学原理,即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问题。现代档案学不断分化和综合的研究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档案学分化出多门应用分支学科,按其特殊对象分别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档案学学科分化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把握档案学各门分支学科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从宏观上、整体上进行研究。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集中反映档案学的发展水平。现代档案管理、国家档案事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求在档案学研究中贯彻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整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相结合的方针。档案学原理与应用档案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应用档案学研究的成果和提出的问题会推动档案学原理的发展;档案学原理研究的成果,对应用档案学在理论上起指导作用。
档案学史上的中外档案学家对档案及其价值曾作过深刻论述,荷兰档案学家深刻地阐述了档案全宗理论,苏联档案学家创建了国家档案全宗理论,这些都属于档案学原理研究范畴的重要课题。把档案学原理作为档案学的分支学科进行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形成初步体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50年代末到60年代开设了“档案学理论与历史”、“档案学概论”课程,着手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到80年代已公开出版了几部档案学基础理论著作。中国档案学家吴宝康所著《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1986)、主编的《档案学概论》(1988)以及他的论文集《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1988),对档案学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80年代中国国家档案局、国家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五期全国档案学研讨班,把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档案学概论课程建设问题作为重要课题之一进行研讨,促进了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国家教委高教一司文科教学处、国家档案局教育处合编的论文集《档案学理论新探索》(1987),反映了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中国档案学会及其所属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术委员会,在组织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