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半国际

历史地理2023-02-03 16:59:54百科

第二半国际

1921年在维也纳成立的中派社会党的国际联合组织。正式名称为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亦称维也纳国际。由于自称立场介于第二国际与第三国际之间,所以被称为第二半国际。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新恢复的第二国际(伯尔尼国际)坚持同资产阶级合作的立场,引起许多中派社会党人的不满。1919年8月,在第二国际召开的琉森代表会议上,出现了以Z.龙格、R.希法亭、F.阿德勒等为核心的少数派,他们肯定凡尔赛和约的帝国主义性质,声称要支持俄国革命,但又拒绝接受1920年7~8月第三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加入共产国际的21个条件》,决定建立新的持中间立场的国际组织。1920年12月,7个中派社会党在伯尔尼召开会议,开始筹备工作。1921年2月22~27日,在维也纳召开成立大会,有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英国独立工党、法国社会党等13个国家社会党的78名代表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领袖阿德勒主持会议并首先发言,认为会议应继承第二国际的传统,力求团结各国社会党人,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敌人──世界资产阶级”。与会者表面上对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同样加以谴责,但实际上主张斗争的主要对手“不是日内瓦,而是莫斯科”。会议通过的章程把新的国际组织定名为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吸收没有加入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赞成中派观点的成员参加。会议通过决议认为,国际不应该像第二国际那样,只允许无产阶级采用民主方法进行斗争,也不应该像第三国际那样要求它们仿效俄国革命。第二半国际的主要代表是奥地利的阿德勒、瑞士的R.格里姆等。随着奥地利、匈牙利和德国革命的失败,第二半国际不再坚持中派立场。1922年4月,第二半国际与第二、第三国际的执行委员会在柏林举行联席会议,它同第二国际一道,对第三国际施加压力,要求对资产阶级政府让步。1923年5月,第二半国际同第二国际在德国汉堡联合召开代表大会,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本文标签: 第二半国际  Di-erbanGuoj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