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

历史地理2023-02-03 16:59:47百科

龙树

印度古代佛教哲学家、逻辑学家,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空宗)的奠基人。又译龙猛、龙胜。关于他的生平,中国佛教译经家鸠摩罗什所译的《龙树菩萨传》和其他一些佛教传记均有记载,但都不足徵信。龙树原系西印度(一说南印度)婆罗门,受迦毗摩罗论师的影响改信佛教,后游南印度,接受了具有大乘思想萌芽的大众部学说,在原始佛教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了大乘缘起性空说,创立了空宗哲学系统,即后来所谓中观派哲学。其核心部分是“缘起性空”、“二谛中道”和“八不”辩证模式。

缘起理论

亦称“缘生理论”。是释迦牟尼首创的一种观察、解释主观和客观世界的原则和方法。缘生包含缘灭,即所谓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诸法”统摄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缘生的“缘”是指产生思维与存在的内外条件或因素。思维因产生它的条件的出现而出现,因产生它的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存在也是如此。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共有四个阶段:生、位、异、灭。每一阶段都受一定(主观的、客观的、或主客观同时的)条件所制约。事物必然在一定的条件成熟时产生;在条件相对稳定状态中存在;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因存在条件的完全破坏而消亡。运动的四个阶段只是运动过程中的质变点;运动在一个阶段与另一个阶段之间,刹那未停,瞬息变易,时刻处于量变的过程中。四阶段有始有终,运动本身无始无终;运动在一个四阶段的结束,又立即在新的条件下开始另一个四阶段的运动。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的客观规律。它适用于客观世界,也适用于主观世界,适用于生物界,也适用于非生物界,因而具有一定的唯物辩证因素,但是,原始佛教的小乘缘起说把这一思想着重用于观察主观世界和生物界,只见“人(我)空”(主观世界的生灭矛盾),看不见“法空”(客观世界的生灭矛盾)。

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继承?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63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透纳屏诵〕朔鸾痰脑灯鹚担孕〕朔鸾讨唤仓鞴凼澜缑艿钠蚣右跃勒⒔鞴凼澜绾涂凸凼澜缤蹦扇朐灯鸸鄄烊Γ徊坏醇丝眨惨醇铡8霰鹦〕搜筛菰灯鹚道捶治隹凸凼挛铮?认识到“事实上”法空。 大乘哲学则从缘起说深入观察事物的本性,直接认识到事物本来在“理论上”就是空。不待分析或法灭之后始见真空;此空即“自性空”、“本来空”。这是大乘缘起说和小乘缘起说的主要区别。基于这一哲学上的区别,大乘和小乘在对待世间(人生)问题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小乘哲学把世间和涅槃看作根本对立的,主张逃离世间,远循林泉,独善其身,求取涅槃。大乘哲学则认为,世间与涅槃本来一体,原无二致,故主张不离人间而求解脱。同时还强调以身作则,示教利害,帮助社会生产物质财富,提高众生的精神生活。

二谛中道

又称三谛原理。龙树虽然发展了大乘的缘起性空说,但不住于空,而是从“空”观“有”:不执空以否定有,不执有以排斥空;空在有中,有不离空,空有相摄,是为二谛。龙树又从二谛进一步发展了“中道”,构成“空、假、中”三谛原理。龙树在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中论》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这首颂诗中,第一句是对过去缘起说的继承和肯定,后三句是他赋予缘起说以新内容──空、假、中三谛原理。

(1)空谛。“我说即是空”一句中的“空”,并非绝无之空,而是相对于“有”而言。“有”即存在,亦即一切抽象和具体的事物──诸法。诸法赖诸因缘而产生、存在、变化、消亡,本身没有常存不变的主体或自性;没有主体,意味着本来不存在;本来不存在便是“空”,或曰“性空”、“自性空”。自性空,谓在理论上当体之空,不需分析便知其空。

(2)假谛。“亦为是假名”一句中的“假”谓假托、假设,即给事物假设名称或概念,故曰“假名”。众缘所生之法,既然理论上本无实体,则只有形式上的存在。这样的存在,虽然随顺世俗,有其名言称谓即概念、范畴等,但都是假设的,并非真实,故曰“假谛”或“俗谛”。

(3)中道或中谛。“亦是中道义”一句中的“中”字,表面意义是“居中”,实际的意义是联系“空”与“假”的相即相离的关系而作的全面的辩证观察。缘生之法,本来性空,无有实体,但存假名。因此,若执诸法为实有,固然是错误;若执诸法为空无,连它们的名义上的存在也否认,同样是荒谬。正确的观点是,既不执空而对事物作绝对的否定,亦不执有而对事物作绝对的肯定。这便是“中道义”。

在龙树看来,中道不是折衷主义。因为缘生之法,理论上本无实体,故不能说其为有;诸法尚有假名,形式上仍然存在,故不能说其为空。这是诸法即一切事物本有的特征──诸法的实际。龙树据此而提出的中道观点,如用逻辑模式来表示“空、假、中”三谛有如下四重关系:

公式 符号

(1)、②表示诸法矛盾的客观存在;

(3)、④表示辩证认识的二重发展。“亦空亦假”是从肯定角度观察:诸法性空,假名为有;知空则不执有,知假则不执无,故得“统一 A”。这是第一层的辩证认识。“非空非假”是从否定角度观察:将空进一步否定,故曰“非空”,因为诸法有形式上的假定存在;将假进一步否定,故曰“非假”,因为诸法在理论上本无自性,故得“统一B”。这是第二层的辩证认识。第二层认识在哲学上比第一层认识深化。龙树把这深化了的哲理称为“中道”。

“八不”辩证模式

龙树为了使他的中道理论包摄一切、解释一切,在更大的范围内表述中道的普遍意义,特提出“八不”模式。“八不”谓 8个相互对立的命题,亦即4对矛盾。《中论》的开首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在龙树看来,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4对矛盾,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它们包摄了事物的自身、运动、空间、时间等方面。这 8个命题又是佛教内部一些派别和外道论师所执的主要偏见。龙树认为,这 8种偏见是错误的,必须批判。批判的武器是逻辑的否定模式“不”。“不”字有二义:

(1)事物本身的内在特征是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2)应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和本有的特征作如实的观察或规定:不可执生,亦不可执灭;不可执常,亦不可执断;不可执一,亦不可执异;不可执来,亦不可执去。如果这样,便得中道,如模式所示:

公式 符号

常断、一异、来去的模式亦类此。从形式逻辑看,“八不”命题似是一个演绎程序,四句模式似是一个归纳程序。但无论演绎或归纳,对“八不”命题的推论都将得到同一结论:“统一B”的中道。

《中论》全书 500颂,27品,其中有25品以中道原理批驳他宗的宗义。龙树批判他宗的目的在于确立自宗的哲学命题──涅槃实际。龙树在《中论》中说:“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又说:“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这首颂对涅槃实际的无规定性,作了“权宜”的规定:

(1)“不可得”。诸法性空,本无可得,包括生死与涅槃都无可得。

(2)“灭戏论”。涅槃实际,离四句,绝百非;说生不是,说灭不是;说亦生亦灭或非生非灭,依然象隔靴搔痒,抓不到是处。因此,对它说来,语言的叙述,逻辑的推断,皆是言不及旨的戏论。

(3)“佛无所说”涅槃实际是“甚深微妙相”,佛陀对此也说不出所以然,只好保持沉默。龙树由此归结说:“涅槃之实际,及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别。”这样,龙树把中道引入一种只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唯心论的超验的神秘主义之中。

龙树哲学的影响

龙树哲学的创立标志着佛教哲学从小乘哲学过渡到大乘哲学。印度哲学中的吠檀多派,从龙树学说中吸取了它的核心论点──空论,并加以利用。因此,龙树及其学说在印度哲学史上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公元3~4世纪,龙树的哲学思想传至中国,立即在中国佛教思想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并且很快左右了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方向。当时盛行的佛教流派如般若宗、涅槃宗,都直接以龙树的学说为理论根据,随后发展起来的三论宗、贤首宗、天台宗、禅宗和密宗,也都渊源于龙树及其学说。三论宗,曾采用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作为立宗的根本典籍。龙树的哲学思想,随着中国佛教向邻国传播,在朝鲜、日本、越南的意识形态领域中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龙树的著作传译至中国汉族地区的汉译本,现有20种;传译至藏族地区的藏译本,约有 118种;其中《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论》、《十二门论》、《回诤论》是他的代表作。

参考书目
  1. 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参考文章

  • 带“龙树”的诗句文学
本文标签: 龙树  Longsh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