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ei
[外文]:beauty
美学研究的中心范畴,包括美的本质和美的形态。
美的本质
美学研究的一个根本理论问题。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众说纷纭,但从哲学的出发点看,基本上不外两种:一种从客观物质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美学史上的主要观点(1)主张从物质属性中去寻找美。这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E.博克(1729~1797)等人。他们都企图把美归结为物自身所具有的某些属性,但都不能科学地说明这些属性是怎样成为美的,而且他们所找到的美的属性都不能普遍地说明无限多样的一切事物的美。例如,狄德罗认为美是事物所具有的一种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关系”。但他始终不能具体地说明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什么,它同其他非美的关系区别何在。博克批评了古希腊美学,认为美在比例对称的说法不能普遍地说明一切事物的美,他提出了美的 7种感性性质,如小、光滑、渐次的变化、娇柔……等等,但也犯有同样的毛病。这一派理论的贡献在于肯定了美的客观性,看到了美同事物的属性相关,并作了不少经验的观察和分析。但由于它脱离人类具体的社会实践去说明物的属性的美,因此常常只能停留在感觉经验的现象上,不可能真正认识美的本质。
(2)从精神中去找美的根源。这一派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以来,代表人物众多。到了近代,I.康德从先验主体中寻找美的普遍必然性,G.W.F.黑格尔则从绝对精神中去找美的根源,西方现代美学的说法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都把美看成是精神、心理的产物。这一派看到了美与主体精神密切相关,他们的观点包含着合理的东西:对主体的审美经验及其能动作用作了许多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分析,打破了那种忽视主体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念,突出了美感的诸特征。黑格尔虽然不重视主体审美经验的分析,但他具有宏伟的历史感,在唯心的形式下意识到了美同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的关系,成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来源之一。包括康德、黑格尔在内的所有近现代一切从精神中去找寻美的根源的理论,都有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忽视或否认美的客观社会性,夸大精神的作用,认为美是精神活动的创造物,以至用神秘的或反理性的直觉、欲望、冲动去说明美的本质。无论精神、心理的各种因素在审美中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但都不可能没有客观现实的基础或根据。那些主张从精神中找美的根源的人对于这一点是不承认的。
(3)强调美同社会生活的联系。19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Н.г.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 的理论,和同一时期西方美学理论相比很不相同。这一理论强调美同社会生活的联系,但它基本上是从L.费尔巴哈的生物学的观点去理解人和人的生活的,因此还不能科学地说明生活对于人何以会成为美。同时,这一理论认为美的生活是“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这就同它主张美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说法相矛盾。但它从生活出发去找寻美的本质,较之于从物质的属性或从精神出发去找寻美的本质是一个重要的进展。这一理论缺乏严密的论证,有不少简单化的地方,在19世纪西方美学史上并未产生影响。
(4)中国古代从西周开始,已从味、色、声所引起的快感中去探求美的本质,后来又进一步发展到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美与善的联系和区别中去思考美的本质。由于中国哲学很早就肯定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统一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必然性,因此中国美学一般说来既不把美看作是单纯的物质属性,也不看作是单纯精神的产物,而认为美在主体与客体双方的统一之中,显现为主体和自然、社会相统一的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并且是个体在道德上的善的完满实现。中国古代美学所追求的美的境界,既有积极合理的一面,也有同维护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礼法、伦理、纲常相联系的严重束缚个性发展的一面。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中,第一次把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放到人类社会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对比动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时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的生产的重要区别之一。马克思深刻阐明了产生这种区别的根本原因。他极为明确地指出,主体产生审美感觉和“属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和“相应的对象的存在”亦即“人化了的自然界”的存在分不开。所谓“属人的本质”的产生及其客观的展开、自然界的“人化”,在马克思看来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历史成果。因为“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自然界对于人“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性”,从而人才能“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就是说,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一方面,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为美的对象;另一方面,主体的感觉也相应地被“人化”而产生审美感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主体的审美感觉和客观世界的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成果在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的表现。它具有一种以实践为基础,并由实践的发展所决定的双向进展和双重结构性质。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历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美的问题上表现出的互不相容的僵硬的对立。他指出产生审美感觉必须存在“相应的对象”,亦即存在“人化了的自然界”,从而一方面打破了唯心主义认为美是精神的产物、把美感等同于美、否认美的客观社会性的种种错误看法;另一方面,又打破了旧唯物主义把美归结为与人类社会实践无关的、永恒自在的物质性的错误看法,第一次在彻底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找到了决定美的产生和发展的真正客观根源,这是关于美的本质或根源问题上一个空前巨大的变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后《经济学手稿(1857~1858)》、《资本论》等著作中对人类社会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劳动)的分析;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劳动与人类产生发展的分析以及对否定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和否定人与自然的统一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批判,都为解决美的本质问题打下了哲学理论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的有意识、有目的、按照客观世界的规律去实际改造客观世界的现实活动,因之它不是动物的那种本能地适应环境的活动,而是一种能动地掌握、利用客观世界的规律来为人的目的服务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支配为基础的自由的活动。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为满足某种实际需要,或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进行的;另一方面,当着这种活动和活动的成果感性直观地显示出人类战胜各种困难的创造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成为人的自由的感性现实的确证和肯定的时候,它就会在满足人的功利需要之外,引起一种与功利需要的满足所产生的愉快有质的区别的精神愉快。这就是本质意义上的美感。从哲学上看,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形式,美感则是对这种自由的感性直观所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愉快。由于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不能脱离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所以美不能脱离真,真即客观世界的规律性。但美中之真,是已经通过实践主体化了的真,亦即和人的目的相适应,并成为人的自由的肯定的真。人类的实践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目的,这目的虽然各不相同,但只有和人类整体进步发展的普遍利益相一致的目的性的活动,才具有客观历史的价值。这样的目的性的活动就是最高的善。美既然是人类生活的感性的实践创造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它就不可能脱离善。但美中之善是在主体的实践创造中获得了客体化的善,亦即和主体的自由发展相一致,并完满地实现了的善。所以,从美与真和善的关系来看,美又是真和善在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基础上的统一。
美的历史发展美作为人类生活的感性的实践创造对人的自由的肯定,是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而发展的,美的历程和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的历程不能分离。在人类发展的初期,由于人支配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维持肉体生存的起码要求也很难于实现,因此功利要求的满足压倒了一切。尽管在这时标志着人与动物的区别的劳动,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创造,已经显示了马克思所说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一特征,但劳动及其成果还只是作为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来看待的。只有当生产力进一步获得了发展,人支配自然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最起码的肉体生存需要有了基本保障之后,人类才开始超出功利需要去看他的劳动和劳动的成果,从中感受到人的自由的表现,审美的活动才最后从功利的活动中分离出来和相对地独立起来。但是,由于人类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改造自然,生产力的向前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阶级。因此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虽然物质生产实践有了很大发展,并且始终是美的产生和发展的终极的现实基础,但美的成果和审美的活动已经为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劳动的少数剥削阶级所占有,而直接的物质生产者所进行的劳动创造,对于生产者自身来说却成了单纯维持肉体生存需要的手段和不得不忍受的折磨,这不但不是对生产者自身的自由的肯定,而恰好是一种否定,他们所创造的美越多,他们自己失去的东西也越多。劳动异化了,个体与社会分裂了。这种异化和分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最终的解决。在此之前,对劳动的异化和个体与社会分裂的解决,始终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巨大课题。这一课题的解决是马克思曾经指出的一个漫长艰巨斗争的自然历史过程,它经常要以许多个体的牺牲为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体为追求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进行的种种斗争,即使遭到了挫折和失败,也会由于它显示了人对自由的不可遏抑的追求和肯定而具有美的价值。这就是美学上的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美学范畴的现实根据和来源。如果说一般的所谓美指的是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自由,那么崇高、滑稽、悲剧、喜剧则是从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态中所显示出来的自由。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前者是“肯定的自由”,后者是“否定的自由”。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尖锐的矛盾冲突,把后者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古典式的和谐的美几乎完全被弃置不顾了。这看来是一种倒退,是对传统的美的观念的否定,但在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扩展了美与艺术的领域,提高了主体在美与艺术欣赏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为主体与自然、社会在更高阶段上的统一创造着条件。对现代条件下美与艺术的发展持悲观论调的各种说法,从人类社会的前进发展来看,都是没有根据的。不论经过多少历史的曲折,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必将在过去所不能设想的广度和深度上有力地推动“自然的人化”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推动美与艺术的发展。
美的形态
美的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态,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
社会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社会美与善有密切联系,但不同于善。善直接地与功利相联系,集中表现为人的利益和需要;社会美虽以善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经消溶在感性的形式中,它成为对人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的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等的积极肯定。对善的把握主要通过概念来揭示出对象的功利性质或人的道德品质;对社会美的把握则呈现为对生活的形象观照。善是意志的对象,以社会的阶级的道德规范指导人们的行动;社会美则是欣赏的对象,它把善变为个体内在的情感要求和自由的创造活动,因而能引动人们的审美愉悦,具有不同于道德训诫的、潜移默化的功能。
人物形象的美可以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所谓心灵美、性格美、精神美等大体属于前者,但这种内在美又不能是抽象的,它们需要通过人的各种具体的行为、动作、语言、风度等等形象表现出来。人的外在美主要是形式的美。它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与人的本质没有必然的联系。
社会美一般具有阶级性,但也有阶级性不明显或没有阶级性的社会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消灭了剥削制度,劳动者作为自由创造的主体,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忘我地辛勤劳动,人们的首创精神、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出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新人。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美,是社会主义时代社会美的主要内容。
自然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它的社会性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从自然美的形成来看,一些自然感性形式能成为美的对象,不决定于自然的感性形式本身,而决定于实践中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联系。自然美的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在美学史上,对自然美有过各种不同的见解。有人认为自然美在自然本身的各种属性,如线条、色彩、形体等;有人认为自然事物本身不可能有美,而是人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对象的结果;有人认为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为审美的意识而美;有人认为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自然之所以会引起人的审美感受,成为人的情感的表现,或者使人们想到人等等,都决定于人对自然的实践改造。自然美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是自在之物。它的物质属性虽然早已存在,但无所谓美丑。在人类社会出现的早期,当自然还是一种不可制服的力量,威胁着人类的时候,自然对于人类作为一种异己的对立的现象,也并不是美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中,逐渐改变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物对于人类不但具有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价值,而且愈来愈多地成为人们关心的和可亲的对象,逐步产生美的意义。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从客体方面看,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从主体方面看,是先从实用的观点去看待自然事物,然后才从审美观点去看待自然事物。原始狩猎民族对植物漠不关心,即使在他们的土地上长满了鲜花,也不用植物作装饰,只有到了农业社会,才出现大量的植物装饰图案。自然美不仅为人类而存在,而且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和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自然的联系愈来愈广泛,不仅经过劳动,在形态上直接改变的自然事物可以成为美的对象,许多形态未经改变,但经由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同人类的自由发展产生了广泛联系的自然事物,如天空、海洋等也可以成为美的对象。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事物何以成为美的对象,历来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美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自然美在于自然本身固有的性质,它之所以美是由于自然事物的个别性显著地表现着一般性;另一种意见认为,这种自然事物的美在于“自然的人化”。在后一种意见中,人们对“自然的人化”又有不同的理解。
从广义上看,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在长期实践中对自然的改造、征服的结果,自然的质料、性能、规律和形式,都是在与人类社会生活发生长久紧密的关系时才成为美的。它不仅包括人直接改造过的自然,也包括没有改造过的自然。人类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使许多自然事物从与人对立的或无关的对象,变成“为人”的或人的对象。这种自然事物虽未经人类劳动直接改造过,但已成为人类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由于人与自然有着这种广泛的联系,突破了狭窄的实用关系的束缚,自然或者作为生活环境、劳动场所的因素,或者由于自然的形式特征与人的劳动、生活和有各种情感上的同构对应关系,因而使自然事物逐渐成为美的。这种“自然的人化”正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成果。
由于自然美的主要特征是侧重形式美,是以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引起人的美感。因此,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自身便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不仅在欣赏自然美时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要受自然特征的制约,而且在创造美时还可以从自然特征中吸取各种形式美的因素。所谓形式美,主要是指各种形式因素如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的合规律性的结合,如整齐一律、对称均衡、照应对比、多样统一等。因其与人的实践创造长期反复地发生联系而成为美,因此,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高级形式,历来被不少美学家看作是美的事物的重要形式特征。如中国和西方古代以和谐为美便是关于“多样统一”这一形式美规律的论证。如事物的“形”具有大小、方圆、高低、长短……;“质”具有刚柔、强弱、润燥……;“势”具有疾徐、动静、聚散、抑扬、升沉。这些对立因素统一在具体事物中,既避免了单调,又克服了杂乱。人们在物质生产和艺术创造中要求把多种形式因素有机组合在一起,使在单纯中包含丰富,变化中保持秩序,以造成整体的和谐。
艺术美艺术美是生活和自然中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是审美意识的集中物态化形态。艺术美作为美的高级形态来源于客观现实,但并不等于现实,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包括两方面:
(1)艺术形象对现实的再现;
(2)艺术家对现实的情感、评价和理想的表现,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有机统一。艺术美和其他劳动产品有本质的区别,其他产品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讲求美,而大部分作为艺术美的产品并不直接满足人的实用需要,没有直接的实用目的。它的特征在于具有审美功能,能给人以在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最为纯粹的美的愉悦和享受。
在美学史上,对艺术美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
(1)虽然承认艺术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肯定了现实生活中美的丰富性,但忽视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艺术美贬低为现实美的“代用品”。
(2)强调艺术美完全是艺术家心灵的创造,或属于心灵的力量,否认艺术美的客观现实生活的根源。
现实生活和自然事物是产生艺术美的客观基础,艺术美是现实的真实能动的反映。但从反映的具体对象说,则可以是美的事物,也可以是不美甚至是丑的事物。具体对象的美丑性质,并不能决定艺术美的性质。艺术反映的对象即便是丑的,由于艺术家在主观理想指导下通过特定的艺术形式深刻地揭露了丑、鞭挞了丑,就是对美的肯定。所以丑可以渗透在艺术美之中,成为艺术美的有机组成因素。
现实美虽然生动、丰富,但它是自然形态的东西。艺术美却是艺术家创造性地劳动的产物。它和现实美相比较有以下的特点:
(1)艺术美经过艺术家加工提炼,可以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因而更带普遍性;
(2)现实美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一种现实美只能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艺术美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可以在时间上保存更久远,在空间上可以到处流传。艺术美不仅来源于现实,而且通过对社会审美意识的陶冶塑造、丰富发展,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现实。艺术美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人的思想、情操更高尚、更美好,能推动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现实美。
参考文章
- 超级经典美女睡觉的简短笑话笑话大全
- 最搞笑美女吃饭的短笑话笑话大全
- 精选白富美的短笑话笑话大全
- 精选美女电梯的笑话10个笑话大全
- 精选爆笑美眉的笑话大全25个笑话大全
- 开心一刻漂亮美女的短笑话10个笑话大全
- 爆笑开心美女微信的一句话笑话10个笑话大全
- 史上最搞笑美女喝醉的段子10篇笑话大全
- 精选美女大胸的小笑话笑话大全
- 笑到抽筋的美女开车的简短笑话笑话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