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luo
[外文]:Jean-Louis Barrault (1910~ )
法国演员、导演。出生于一药剂师家庭,两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高中毕业后从事过多种职业。1931年初成为杜兰戏剧学校的免费生,同年9月至1935年,在杜兰作坊剧院当演员。他喜爱并专门研习过哑剧表演,有相当造诣。1935年和几个青年演员一起把福克纳长篇小说《我弥留之际》改编为《在母亲身边》上演。此后,执导M.de塞万提斯·萨维德拉的《努曼西亚之围》(1937)等剧。他对残酷戏剧理论创始人 An.阿尔托深表钦佩,被阿尔托引为知己认为巴罗理解并在导演手法中体现了他倡导的总体戏剧精神。
巴罗于1940年8月进入法兰西喜剧院,同年11月在P.高乃依著名悲剧《熙德》中饰主角罗德里克,1942年在《哈姆雷特》 中饰哈姆雷特。同时执导过 J.拉辛悲剧《淮德拉》(1942)、W.莎士比亚《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1945)。还导演了P.克洛代尔的《缎子鞋》。
1946年巴罗和他的妻子、著名女演员M.勒诺离开法兰西喜剧院,于同年10月创建了勒诺- 巴罗剧团,在国内外演出。1946~1959年,演出了许多经典名作和现当代剧作家的剧作。鉴于巴罗的功绩,文化部长马尔罗于1959年把从法兰西喜剧院分离出来的奥德翁剧场改名为法兰西剧院,任命巴罗为负责人。
巴罗一贯扶持各种流派戏剧。他不仅导演,还担任主角参加演出。E.尤内斯库的《犀牛》、《空中行人》,S.贝克特的《啊,美好的日子》,M.杜拉斯的《整天呆在树上》,F.比耶杜的《必须穿行云雾》等剧,都是由他在法兰西剧院首次导演,并由他或勒诺亲饰男女主角的。巴罗还在他主编的《勒诺- 巴罗手册》中对戏剧流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1968年5月,巴罗的法兰西剧院被巴黎大学生占领。巴罗的院长聘约被解除。勒诺- 巴罗剧团再次四处漂泊。1971年巴罗被任命为国际剧院院长。
巴罗的戏剧生涯充满坎坷,这更使他热情执着地追求新的表现手段,发掘处于逆境中才华横溢的剧作者。他善于调动一切舞台手段为剧情意境服务。1964年因第三次执导克洛代尔的《缎子鞋》时舞台处理无比简洁,获多米尼克导演大奖。他还著有几部戏剧专著,如《关于戏剧的新思考》(1959)、《为了明天去回忆》、《如我所思》(1975)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