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

历史地理2023-02-03 16:15:34百科

马六甲海峡

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安达曼海和南海的水道,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要道,欧、亚、非三洲海上交通纽带。海峡呈漏斗状,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80公里(韦岛至皮艾角),连同新加坡海峡,共长1185公里;西北口宽370公里,东南口最窄处宽37公里;水深 25~113米。主要深水航道靠近马来半岛一侧,宽2.7~3.6公里,一般水深25.6~73米。一滩等处水深23米以下,为航行危险区。助航设备完善,可通行20万吨级海轮。年通过船只5万艘以上(1980年),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

海峡通航历史悠久。早在 7~15世纪就是中国同南亚、阿拉伯各国和非洲人民友好往来的海上交通要道。16世纪以后,海峡成为殖民主义者争夺之地。1511年,葡萄牙侵占马六甲,称霸海峡。1641年,荷兰取代葡萄牙,控制海峡180多年。1824年,马来亚沦为英国殖民地,海峡为英国控制。1941年,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从英国手中夺得海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马六甲海峡重归沿岸国家控制。1971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表联合声明,反对马六甲海峡“国际化”,宣布三国共管海峡事务。

海峡两岸红树林密布。西岸多沼泽地,岸线曲折,岛屿罗列,主要岛屿有鲁帕、望加丽、巴东、直名丁宜等。东岸多低平原,为冲积泥沙岸,岸线平直。两岸有罗干河、甘巴河、霹雳河等注入海峡。新加坡岛和巴塔姆岛、宾坦岛位于海峡东南口;普吉岛和韦岛踞海峡西北口,为共扼海峡的要地。新加坡是东南亚海、空交通枢纽,辟有军舰锚地。宾坦岛的丹戎槟榔和海峡西部的勿拉湾为印度尼西亚海军基地。马来半岛西海岸的槟城、卢穆特(红土坎)、巴生港为天然良港,北海(巴特沃思)、亚罗士打为空军基地。海峡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6~28℃,年降水量2000~2500毫米。5~9月多西南季风,11月至翌年3月多东北季风。4~11月的夜间不时出现“苏门答腊飑”。海峡常有雷阵雨,影响航行。年平均表层水温27~29℃。海流流向西北,流速一般小于1节。半日潮,大部分水域涨潮流向东南,落潮流向西北,流速3节。海底和沿岸富藏锡和石油。

图
本文标签: 马六甲海峡  MaliujiaHaixia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