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iange
[外文]:farming song
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长江、珠江流域,多在水田栽秧、薅草、车水、挖地等集体性农业劳动中咏唱的一种行腔自由、形式多样的民歌类别的总称。亦称田秧歌、秧田歌、田山歌等。
在中国南方,插田唱歌的习惯由来已久,四川绵阳新皂乡东汉墓曾出土了一具塑有人物的陶制水田模型,其左侧有5个俑像,除1人穿长袍、拱手而立外,另4人皆为劳动者,其中1人正在敲击薅秧鼓。汉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及其他文献中,都有田中击鼓唱歌的记载。
田歌的形式丰富,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江苏的格冬代、锣鼓车;上海青浦的田山歌;安徽的喊秧歌、薅秧歌;江西的锄山鼓、打鼓歌;湖北的“长阳薅草锣鼓”、畈腔、薅草歌;湖南踩田歌、打啰啰咚;福建的耘田诗;两广的打锣开山歌、插田歌;云南、贵州、四川的薅秧号子等。
田歌的传唱方式,基本上保留了劳动号子的特点,一般采取领与合式,领与轮流接唱式和分组对歌式。领唱者经验丰富,才思敏捷,被誉为歌师、鼓匠、歌伯,并以他们为中心组成歌班。除了一领众合之外,较普遍的形式是由两位歌师站在地头,一边敲击锣鼓、一边对歌,以歌取悦于众人或用歌指挥大家劳动。田歌不像劳动号子那样,在节拍、节奏方面受劳动动作的支配,而是起迄自由、速度舒缓、随兴而歌。在这一点上,它与山歌的音乐性格比较接近。因而,在以往的民歌类别划分中,它有时被划入号子,有时归于山歌,实际上,它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种民歌体裁。
田歌的体裁特征主要有:
(1)以联曲体结构为主。它们常以一种起落分明相对独立的句子段作为基本结构单位,然后又以不同数量的句子段构成特定的段落。一个段落即是一支号或一支曲,并有各自的曲名,如上海青浦田山歌中的《大头歌》、《阳照头》、《落秧歌》等。一套田歌,少则十余曲,多则数十支曲,曲调有长有短,节拍有缓有急,唱词有庄有谐,形成了一种相互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结构体系。如湖北长阳的1套薅草锣鼓,包括26支曲子,全部唱完要用60多分钟。
(2)以散板式节奏为主。大多数田歌速度较自由,节奏、节拍具有非周期性和散板陈述的特征。
(3)旋律风格和唱法较多样。多数田歌的曲调,都与各地方言声调结合得很紧,演唱中具有一定的即兴性和吟诵性特征。在1支曲中,各个句子段除了骨干音和轮廓一致外,其他部分常有不同的变化。同时,唱法、润腔方法也十分多样,有高亢、粗放的全假声唱法,也有较内在的真、假声结合的唱法。特别是一些特殊的歌唱技巧如颤音、抖音的使用,更加强了地方特色。田歌中的锣鼓,不仅为歌唱伴奏,还有专门的前奏、间奏和锣鼓段,其中包含着很丰富的节奏因素。它们同声乐形式互相配合、烘托或交替进行,是中国民间音乐独特的表现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