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aozichanjieji zhengzhi jingjixue
[外文]:petty-bourgeois political economy
代表并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亦称小资产阶级经济学。
沿革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就已反映了力图摆脱困境的小资产者的愿望。在产业革命开始以后,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急剧加速了小资产阶级两极分化的过程,出现了具有完整体系的小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瑞士的西斯蒙第,其代表作是发表于1819年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在西欧,19世纪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还有法国的P.-J.蒲鲁东和L.勃朗等。19世纪末俄国的民粹派的经济观点,也属于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基本观点和历史功绩小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中间等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特点:一方面它批评与小资产者利益发生冲突的资本主义现状;另一方面它又维护私有制。由于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阶级局限性,看不到资本主义大生产代替小生产的必然性及其历史进步作用,他们攻击大资本,把小生产理想化,并企图按照小生产的规范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他们力图恢复资本主义以前的生产力状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或者想把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勉强地塞进小生产所有制的框子里去。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把现在和将来相比,而是把现在和过去相比。因此,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只是一种空想,同历史的发展背道而驰。
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各种灾难和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在实践中,在经济政策上遵循了一种错误的经济理论。他们认为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根本谬误是忘记了人,抽掉了道德科学。他们宣称政治经济学应诉诸“良心”,所研究的是人而不是财富。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否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加进主观主义的成份。在他们看来,政治经济学是研究国家政策和促进人类物质幸福的具有伦理性质的“科学”。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功绩在于,它最早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虚伪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矛盾。早期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小生产者破产的过程、资本主义条件下机器生产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影响等等。但是,他们不了解产生资本主义矛盾的原因,更找不到摆脱资本主义矛盾的出路。
早期的观点以西斯蒙第为代表的早期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要求国家干预经济,阻止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斯蒙第企图用工业中的行会制度和农业中的宗法经济来代替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中期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蒲鲁东,感到阻止资本主义发展已不可能,于是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的原则,而划分好坏的经济上的依据,则是“平等”之类的道德准则。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认为,小生产者之所以在竞争中大批破产,是由于在流通过程中商品交换受到货币干扰而违背了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原则。在他们看来,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好的,缺点只在于流通形态上。他们提出,建立一种由“劳动货币”来实现商品交换的交换组织。生产者将产品交给这种组织,换回和该产品所花费的劳动时间相等的“劳动货币”,凭劳动货币换得包含等量劳动时间的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就可以保证小商品生产者不致破产。但是按照这一设想建立的“交换组织”,总是违反他们的意愿,以破产而告终。
现代的观点在帝国主义时期,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小生产者以外,由科技人员、企业职员、自由职业者、中小企业主等组成的“中间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加,从而扩大了小资产阶级思潮的社会基础。这个“中间阶层”的意愿,不仅反映在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甚至也掺杂到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这些经济学家也象19世纪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样,把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病归结为错误的经济政策及作为其依据的“正统经济学”理论。他们宣称政治经济学应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伦理“科学”,认为判断社会经济活动好坏的标准,不是“正统经济学”所宣扬的发展生产、提高效益的“经济价值”,而应是包括社会平等、生活乐趣之类的“文化价值”。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的弊病,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恶果,而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而拯救人类的出路,不是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阻止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鼓吹的“零值经济增长”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思潮。当代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的是,他们虽然也论及流通领域中的不等价交换,但更为关注的是分配领域。他们强调“收入均等化”,散布在不触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前提下改变分配结构的幻想。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以改良主义形式存在,并日益成为右翼社会党人的“社会主义”政策的理论支柱。右翼社会党人散布通过改良主义道路来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幻想。他们在不触犯大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主张通过发展私营中小企业、推行福利政策、增加养老金、给低工资收入者提高工资等办法,来缓和社会矛盾、避免社会动荡。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小资产阶级经济思潮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农民在全国人口中占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小资产阶级经济思潮还将存在,并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例如:
(1)否认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意义,从抽象的“平等”之类的道德标准去判断生产关系的好坏,而不考虑这种生产关系是否和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
(2)在对待个人消费品分配问题上的平均主义思想和情绪;
(3)小生产的狭隘性所产生的对科学技术的漠视、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偏见,等等。这些小资产阶级经济思潮有碍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与完善。因此,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清除小资产阶级思潮的影响,是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参考书目
-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58。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
- 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59。
- 列宁:《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北京,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