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eiwei
北朝之一,继十六国分裂局面之后在中国北部重建统一的封建王朝。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历十二帝、二王,共一百四十九年(386~534)。
建国立制东汉末年鲜卑族的檀石槐政权瓦解以后,许多鲜卑及号称鲜卑的部落、氏族在今内蒙古和山西北部一带活动,拓跋部就是其中之一,又称“索头鲜卑”、游牧为生。310年,西晋封拓跋猗卢为代公,314年,进封为代王。338年拓跋什翼犍在繁畤(今山西浑源西南)北即代王位,建立代国(见代)。376年,代国为前秦所灭。肥水之战后,拓跋珪于386年重建代国,称王。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亦称拓跋魏、元魏、后魏。天兴元年(398),拓跋珪即皇帝位(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
魏道武帝拓跋珪建国时,拓跋部正处于原始公社组织继续解体,奴隶制还极不成熟的阶段。拓跋珪解散部落组织,使鲜卑部民分土定居,由氏族组织转变为地域组织,从游牧经济转向农业经济。皇始元年(396),拓跋珪攻占后燕的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后,始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中央官尚书郎以下和地方官刺史、太守以下一般都任用儒生。天赐三年(406)下令诸州置三刺史,郡置三太守,县置三令长,其中一人为拓跋宗室,其余为非宗室的鲜卑人或汉人。北魏政府面对汉族地区宗族强盛、坞堡甚多的局面,依靠那些宗族主作为统治的支柱,建立了宗主督护之制,由各地宗主来督护地方,负责征收租课和征发兵役徭役,实际上起着地方基层政权的作用。
拓跋珪推行劝课农耕,发展生产的政策。登国九年(394)打败匈奴别部刘库仁和刘卫辰两部,占领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至稒阳塞(今内蒙古包头东)外以后,在此实行大规模屯田,效果很好。拓跋珪破后燕,于天兴元年强迫后燕境内数十万汉族和其他各族劳动人民迁往平城附近,计口授田,分给他们耕牛农具,发展农业生产,使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前期政治天赐六年拓跋珪死,子拓跋嗣(明元帝)继位。明元帝在位时对南朝刘宋发动进攻,夺取了黄河以南的司、兖、豫等州的大部分地区。泰常八年(423),明元帝死,其子拓跋焘(即魏太武帝拓跋焘)继位,他先后灭夏、北燕,于延和元年(439)灭北凉,完成黄河流域的统一,结束了一百多年北方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朝从此开始。太平真君十年(449),太武帝又亲率大军击败北方的柔然,使其北徙,消除了长期以来对北魏的严重威胁。接着挥师南下,兵锋直抵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此时北魏疆域北至大漠,西至今新疆东部,东北至辽河,南至江淮。
北魏建国后,其社会跃入封建制,生产力逐步发展。但在统治方式上,北魏前期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统一北方以前,继续将战争中掳掠的人口没为奴婢,赏赐给诸王贵族和有战功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劳动。赋税方面,在推行宗主督护制的地区,平均每户每年的户调是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外加地方征收的调外之费帛一匹二丈。且任意增加临时征调,动辄每户要交三十、五十石粟。当时官吏没有正式的俸禄,贪污、贿赂、高利贷公行。太武帝统治期间,大将公孙轨到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去时单马执鞭,回来则从车百辆。拓跋统治者推行民族岐视政策。在战争中,被驱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在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驱逼。十二年,太武帝围攻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时,写信给刘宋守将臧质说,攻城的都不是我鲜卑人,你杀了他们,免得他们将来造反。北魏为了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严厉统治。魏律规定犯谋反大逆者,亲族男女不论少长全部处死。甚至还在实行原始的车裂法。
北魏前期落后的统治,引起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真君六年九月,杂居在今陕西、山西等地的汉、氐、羌、屠各等族人民在卢水胡人盖吴领导下于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爆发的起义(见盖吴起义)。诸少数族和汉族被压迫人民争相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东起潼关,西至汧陇(今陕西、甘肃交界处)。盖吴派使者要求刘宋出兵声援。一年后,起义军虽被太武帝亲自率军镇压而失败,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冯太后、孝文帝改革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者力求限制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使鲜卑贵族进一步封建化,并与汉族地主紧密结合,更有效地共同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冯太后和魏孝文帝元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首先整顿吏治。延兴二年(472),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2)延兴五年,为改变过去州、郡、县争收租调的混乱局面,政府确定只能由县一级征收,征收时禁止使用大斗、长尺、重秤。
(3)太和八年(484)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的处死。次年颁行的均田令中,又规定地方守宰可以按官职高低给一定数量的俸田。所授公田不准买卖,离职时移交下任。
(4)九年十月,颁布了均田令,对不同性别的成年百姓和奴婢、耕牛都作了详尽的受田规定。 授田有露田、桑田之别。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七十岁时交还国家。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以出卖多余的部分,买进不足的部分。还授土地时对老少残疾鳏寡都给予适当的照顾(见均田制)。
(5)九年或十年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采用邻、里、党的乡官组织,抑制地方豪强荫庇大量户口。
(6)十年,孝文帝对租调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新租调规定以一夫一妇为征收单位,每年交纳帛一匹,粟二石。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从事耕织的奴婢每八人,耕牛每二十头的租调,分别相当于一夫一妇的数量。
(7)十八年,孝文帝排除穆泰、元丕及太子恂等鲜卑旧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至洛阳。
(8)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鲜卑贵族门阀化,提倡他们与汉族高门通婚。
(9)太和中,议定百官秩品,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从品为北魏之首创。十九年,又按照家世、官爵等标准,将代北以来的鲜卑贵族定为姓、族,姓为高,族次之,其中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言,一同四姓。”所谓四姓,一说为中原汉族高门崔、卢、李、郑,一说为汉族甲、乙、丙、丁四种郡姓,后者似为确。班定姓族,使鲜卑贵族与汉士族得以进一步结合。
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北魏王朝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北方自西晋永嘉之乱(310)以后,经过十六国时期的战争破坏,百姓死于兵革,毙于饥馑,幸存的人口不足50%。中原地区一派凋敝景象。北魏统一北方后,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辛勤劳动和共同斗争,生产关系得到了调整,生产有明显的发展。特别是孝文帝改革后,自耕农民显著增加,孝明帝正光以前,全国户数已达五百余万,比西晋太康年间增加一倍多。农业、手工业都有显著的发展。《洛阳伽蓝记》称北魏后期百姓殷富,年登俗乐,衣食粗得保障。在手工业方面,北魏后期炼钢技术有新的成就,相州牵口冶(在今河南安阳)制成锐利的钢刀。商业也逐渐活跃起来,太和以前,北方商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钱货无所周流。孝文帝时,元淑为河东太守,当地许多百姓弃农经商。随着商业的发展,货币恢复流通,太和十九年,又重新铸造“太和五铢”钱,规定此钱在京师及全国诸州镇都可通行。宣武帝时,洛阳的商业相当繁荣,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城市。
北魏的衰亡随着生产的发展和鲜卑贵族汉化的加深,北魏统治者日趋腐化,吏治逐步败坏。高阳王元雍富兼山海,其住宅、园囿像皇宫一样豪华,僮仆多达六千,妓女五百,一餐费数万钱。他与河间王元琛斗富,奢侈豪华程度超过西晋的石崇、王恺。被称为饿虎将军的元晖作吏部尚书时,卖官鬻职都有定价,人们称吏部为卖官的市场,称这些官吏为白昼的劫贼。地方州郡的刺史、太守也聚敛无已。他们征收租调时,恢复长尺、大斗、重秤。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使大批农民家破人亡。破产农民纷纷投靠豪强,重新沦为依附农民,或逃避赋役,入寺为僧尼。
北魏控制的编户日益减少,影响了政府的收入。北魏统治者除加重剥削未逃亡的农民外,多次检括逃户,搜捕逃亡的农民。因而引起农民的反抗。延昌四年(515)冀州僧人法庆领导的大乘教起义,公开宣称“新佛出世,除去旧魔”。北魏政府动员了十万军队才镇压下去。
北魏初年,为了阻止柔然南下的威胁,东起赤城(今属河北),西至五原修筑长城;在沿边要害处设置军事据点,即沃野等六镇。六镇镇将由鲜卑贵族担任,镇兵多是拓跋族成员或中原的强宗子弟。他们被视为“国之肺腑”,享有特殊地位。但迁都洛阳后,北方防务逐渐不被重视,镇将地位大大下降,被排斥在“清流”之外,升迁困难。因而他们对北魏政府严重不满,镇兵的地位更是日趋低贱,与谪配的罪犯和俘虏为伍,受到镇将、豪强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名为府户。镇兵对镇将、豪强和北魏政府怀有强烈的阶级仇恨。加之塞外的柔然不时进扰掠夺,也加深了士卒生活的困难。正光四年(523),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关陇、河北等地各族人民也陆续起义。激烈的阶级斗争使北魏政权摇摇欲坠。边镇豪强集团利用当时的混乱局面,各自发展势力。肆州秀容(山西朔县北)的尔朱荣,聚集了北镇豪强和流民,势力发展最快。武泰元年(528),胡太后毒死孝明帝,自居摄政,尔朱荣以给孝明帝报仇为借口,进军洛阳,在河阴将胡太后及大臣两千余人杀死,控制朝政(见尔朱氏之乱)。此后,内乱不止。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成由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掌握的西魏。
科技文化的发展北魏时期,科学文化取得了新的成就。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农书,包括农艺、园艺、林木、畜牧、养鱼和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它对从西周以来古代农业、手工业等方面取得的知识技术,都作了总结性的叙述。
魏末郦道元以《水经》为纲,写成地理名著《水经注》,份量二十倍于原书。它详尽地介绍了中国一千二百五十二条河流,阐明了水道的变迁,疆域的沿革,又以优美的文字记叙了各地的自然风光和民间故事,还记录了矿藏、盐井、温泉、火山等情况,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文学方面,北朝民歌充分体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特征,风格刚健,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敕勒歌》、《折杨柳歌》、《木兰诗》就是当时民歌的代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既是一部地理名著,又是一部文学作品,《水经注》从文学角度看,也不愧为一本文字优美的游记。
北魏雕塑艺术,集中表现在当时的石窟寺中。它继承了秦汉以来中国的艺术传统,也受到国外,特别是古代印度艺术的影响。摩崖石窟分布很广,西起今甘肃,东至今辽宁,保存至今的著名的有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以及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山西太原的天龙山万佛洞,河南巩县的石窟寺等。在这些石窟寺中有古代艺术工匠所塑造出来的数以万计的佛像,代表了当时中国雕塑艺术的最高水平,至今仍是驰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见彩图)
参考文章
- 北魏(2)西晋(3)春秋(4)后周(5)唐朝__知识题库
- 山西大同北魏永固陵、寿陵与洛阳景陵中国地理
- 北魏帝陵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