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结构

历史地理2023-02-03 14:46:57百科

社会结构

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与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相对立的概念,是反映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缺乏联系状态的社会集合。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基本活动领域,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般状态,是对整体的社会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静态概括,是相对于社会变迁和社会过程而言的。在社会各种基本活动领域中,社会经济结构对于社会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等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它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具有将其他社会领域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作用。其余的部分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各种意识形态。上层建筑领域的各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并对社会经济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

狭义的社会结构指由社会分化产生的各主要的社会地位群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状态。这类地位的群体主要有:阶级、阶层、种族、职业群体、宗教团体等。在阶级社会中,阶级结构是理解其他群体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阶级关系决定着整体社会和各个社会群体的发展方向。

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

西方社会学中致力于社会结构问题研究的流派主要有:结构功能主义、微观结构主义、宏观结构主义以及结构主义等。

社会结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中心概念之一。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和过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功能。他们认为,社会结构的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行动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角色。他们把社会结构看作是各个地位、角色之间稳定的关系。承担角色、参与互动的行动者认同于共同的价值规范体系,是社会结构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前提。社会结构实质上是制约着特定类型角色互动的抽象规范模式。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结构与社会制度是等值的。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体系维持生存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作为确定结构要素的依据。那些满足某项功能要求的特定部分,被看作是该社会体系的功能性亚体系。社会体系正是靠着若干功能性亚体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关系维持其存在的。在此基础上,结构功能主义发展了关于社会结构层次性的观点,当亚体系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其内部又会依同样的功能要求分化为相互区别和相互独立的更低层次的亚体系。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识别社会体系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解释由亚体系之间关系构成的社会结构是如何满足社会体系所提出的这些功能要求的。结构功能主义由于过分强调价值的一致性,夸大了亚体系之间的结构整合性,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冲突方面而受到批评。

微观结构主义关于对社会结构的理解,综合了符号互动论、现象学及民俗学方法论的一些观点,对社会结构的形成基础即微观互动过程给予极大的关注。它反对结构功能主义关于限制和约束个人选择的文化协调方式的观点,诸如规范、价值体系、角色期待等,而强调个人在互动过程中构建社会关系的能动过程。依照微观结构主义的看法,社会结构不是社会均衡的基础,不具有恒定、实在的性质,它对社会过程不起决定性的影响。相反,社会结构是流动易变的,具有思维抽象的性质,是受参与互动的行动者以及特定的互动情景影响的变量,是行动者依照以往经验建立的、用以把握互动情景的认识论工具。从这一立场出发,微观结构主义致力于揭示行动者对互动情景的主观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对进一步互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一学派在阐述社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过程时经常使用的概念有:个人资源(经验、知识、个性、情感)及其差异、情景定义、选择、互动仪式、交往密度、沟通网络、符号、意义,等等。

宏观结构主义继承了早期社会学的有关理论传统,主要是K.马克思、H.斯宾塞、É.迪尔凯姆、G.齐美尔等人的有关理论观点。在概念的理解上,它反对结构功能主义用社会文化定义社会结构的作法,认为社会结构具有客观性质,独立于文化范畴;同时,它不主张像微观结构主义那样,在人际互动的微观层次上阐释社会结构概念。宏观结构主义的理论目标在于说明决定社会宏观结构的基本因素,确定社会的宏观结构状态,解释社会宏观结构对基本社会过程,如群体之间的交往、社会整合及社会冲突的影响。宏观结构主义用社会成员在宏观社会地位空间的分布状态来定义社会结构,在刻画这种分布状态时经常使用的概念有:人口规模、社会地位及其分化、社会地位之间的异质性及不平等性、各地位群体之间的关联程度、群体内与群体间的交往率、社会流动、社会整合,等等。

人类学中的结构主义代表着不同于上述社会学结构分析的另一倾向。结构主义认为,社会关系结构是思想深层结构的表层显现或复制。因此,结构分析的任务不是确立社会的各个结构要素和阐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是透过表层结构从各种复杂的行为、感情、信仰中发现和"破译"起支配作用的“一般原则”或“内在编码”,这些原则和编码是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的逻辑性解释和模式,它是建立在人脑的生物化学基础之上。这种观点具有还原论的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

参考文章

  • 省委强调,要着力强化科技创新、( )。要顺应万物互联时代发展趋势,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催生新的发展动能,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推动社会结构、制度规则的系统重塑。党建知识
  •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10000美元的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知识题库
  • 省委强调,要( )。要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在优化收入分配上主动作为,强化初次分配的基础作用,发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快“扩中”、全面“提低”,进一步激励财富创造,率先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党建知识
  • 率先基本形成以( )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持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党建知识
  • 结构性流动指的是因生产技术或者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引起的社会集团、社会阶层和人口性质与分布的大规模变化,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知识题库
  •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其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主要包括__知识题库
  •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构建经济百科
  • 21世纪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经济百科
  • 什么是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经济百科
  • 什么叫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地理知识
本文标签: 社会结构  shehuijiego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