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aijishan Shiku
中国北方地区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 洞窟凿于山体西南、南、东南3侧的峭壁上。高处洞窟下距地面约六、七十米,栈道重叠多达10余层,险峻异常。由于地震的破坏,窟群被分隔成东崖和西崖两部分,现存窟龛194个。其中西崖140窟,时代较早;东崖54窟,多为时代稍晚的大型洞窟。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没有明确记载,一般认为始凿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现存最早的洞窟似不早于5世纪。北魏、西魏、北周、隋诸代相继开凿。唐、宋、明各代多为重新妆銮改塑。现存洞窟和造像,主要是唐代以前的遗存。造像主要是敷彩泥塑,只有少量石雕,总计约7000余躯,是中国保存泥塑造像数量较多的石窟之一。遗存的壁画仅1000多平方米。该石窟在20世纪50年代初被重新发现,1953年文化部组织麦积山勘察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勘察,并成立麦积山文物保管所。1975~1984年对石窟进行全面维修和加固。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期洞窟在现存最早的一批洞窟中,第74和第78窟是形制相似的一组双窑。78窟平面为横长方形,平顶,正壁和左右壁下部有倒凹字形高坛,坛上各贴壁塑结跏趺坐佛一身。正壁佛两侧各塑一胁侍菩萨立像。正壁两侧上方的圆拱形小龛内,塑交脚菩萨和思维菩萨,菩萨两则又有二胁侍菩萨。主尊佛像作施无畏印,两侧佛像为禅定印。佛著袈裟,内穿僧祇支,偏衫遮覆右肩,袈裟衣纹凸起,褶纹密集。佛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嘴小唇薄,躯体粗壮。菩萨高冠、披发,袒裸上身,下着长裙,披帛绕臂下垂,体态浑厚。塑像和壁画后代曾重绘、妆銮。1965年在坛座侧壁剥离出底层壁画,为男供养人画像一列,供养者戴巾帻,著交领、窄袖、束腰长袍,足穿靴。画像旁各有榜题一方,书写供养者籍贯、姓名,其中一方题名中有“仇池镇”字样。供养人的服饰为北魏太和十年(486)改革前流行的胡服式样,“仇池镇”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如此壁画为开窟时期的作品,则建窟时间当不会早于446年。也有人认为,壁画乃后代重画,开凿年代应在后秦或西秦时期。属于同期的洞窟还有第165和第70等窟,为平面方形的平顶或券顶窟。造像题材主要是三佛、胁侍 菩萨、思维菩萨。
北魏洞窟遗存的洞窟数量最多,分为前后两期。前期(5世纪中至5世纪末)洞窟除沿用早期形制外,有的平面近于方形,平顶,左右两壁各凿一大龛,正壁两侧加凿一列或数列小龛。有的在左右壁大龛之外又加凿小龛。造像题材仍以三佛为主,佛两侧胁侍二立菩萨。小龛内除塑菩萨坐像外,还有释迦多宝并坐像、千佛像等。后期洞窟(6世纪初至534年北魏亡)的数量较前期大增。第 115窟发现有“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施主张元伯的长篇发愿文,这是麦积山现存最早的一条造窟纪年题记。该窟平面作方形,平顶,正壁的方形高座上塑一结跏趺坐佛,着偏衫式袈裟,作施无畏印,两侧壁有胁侍菩萨立像。墨书纪年发愿文写在佛座前侧,窟内壁画中有羽人的形象。同时期的洞窟还有其他形制,如方形、平顶、左右侧壁各一圆拱大龛;或正壁和左右侧壁各凿一大龛、四壁上方加凿小型列龛;或平面作马蹄形,穹窿顶;套斗形藻井顶窟等,还出现一些窟形别致的大窟。这一时期的造像题材除三佛外,还出现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土等新的组合。此外还出现七佛、立佛、十大弟子和供养人像等影塑或塑像。窟内遗存的壁画数量较多,除飞天、莲花等装饰性图案外,还有在窟顶或四壁绘出内容连续的大型佛本生故事,如睒子孝养盲父母、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等。大型经变画有维摩经变、 西方净土变等。第127窟的西方净土变,有众多的建筑和人物,组成净土世界的美妙图景,构图谨严, 气势宏伟。 这是中国石窟中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净土变。它反映了北魏晚期净土信仰的流行和影响。这一时期造像和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趋于世俗化,人物体形修长,面容削瘦清秀,具有明显的“秀骨清像”特点。
西魏洞窟西魏时期洞窟续凿不衰。据《秦州雄武军陇城县第六保麦积山再葬佛舍利碑》记载,西魏大统元年(535)再修崖阁,重兴寺宇。《北史·后妃列传》载,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宠,在麦积山出家为尼,死后凿崖为龛而葬,号寂陵。这些记载均反映了西魏凿窟修寺的盛况。洞窟形制多为北魏后期流行的方形平顶窟,或侧壁无龛,或两壁、三壁均凿大龛。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崖阁式窟,有了进一步发展。崖阁式窟外雕出八角形列柱,上部雕出屋脊、瓦垅和斗栱等。列柱以内为前廊,在廊的后部再凿出窟、龛。造像题材除三佛等内容外,还有将维摩、文殊像分置于两侧壁相对而坐的布局。塑像组合中,新增了立于佛两侧的童男、童女像。这类世俗人的形象,更为写实。窟内壁上的影塑小像大为减少,而代之以装饰性较强的图案。佛的袈裟多为褒衣博带或双领下垂式,僧祇支前多结小带,下摆衣褶密集。菩萨的披帛多在腹前交叉、穿环或打结。造像人物的面相由清瘦渐转丰圆。
北周洞窟北周时期遗存的洞窟数量较多,并开凿了一些规模宏伟的大窟。中小型洞窟平面多作方形、盝顶。窟内四角雕出石柱,各壁顶端雕出横梁连接四柱,窟顶四坡相交处亦雕有斜梁。窟内三壁各凿1龛,或正壁1龛、左右壁各凿 3龛。规模较大的窟多为崖阁式。大都督李允信出资营造的七佛阁,可能是位于东崖最高处的第4窟,俗称上七佛阁或散花楼,距地面高约50米。窟前为八柱七间的殿堂式崖阁,柱内是高大的前廊,廊顶雕有平棊藻井。前廊后部,凿出7座并列的大窑,平面皆作方形,盝顶。窟内除影塑为原作外,塑像均经后代改壁。第9窟俗称中七佛阁,依山崖凿出7个并列大龛,龛前有木构建筑。第3窟俗称千佛廊,依山崖雕出6列千佛像,像前为人字坡顶的长廊。这些窟龛规模之大,为前代所不见。造像题材以七佛为主,佛像旁侧配置弟子和菩萨像。造像人物的面相方圆丰满,体态健壮。佛像的肉髻低平,短颈宽肩,腹部略凸起。衣纹宽疏。菩萨的服饰多样化,出现披帛自双肩搭下,横于胸腹间二道和佩挂长璎珞等式样。在壁画中出现以绘为主、塑绘结合的新形式。第4窟外顶部的飞天,头部、上身、双足等肌体部位,用浅浮雕手法,头饰、服装和其他饰物则用彩绘画出,使飞天形体突出醒目,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隋以后洞窟隋代大力倡导佛教, 文帝仁寿四年(604),麦积山再修崖窟、敕葬舍利,修建佛塔。隋窟形制多为平面方形、四面坡顶,或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大型崖阁式窟仍有开凿。俗称“牛儿堂”的第5窟,前廊上雕出屋脊、鸱吻,列柱上方有斗栱,前廊后部开一大窟和二大龛,气势雄伟,富丽壮观。第13、第98两窟,主尊高10米以上,是麦积山最大的摩崖造像。这一时期的造像组合为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等。主尊多为释迦牟尼或阿弥陀佛。形体和服饰更趋写实和世俗化。唐代以后,由于麦积山窟体南侧大面积崩毁,可供凿窟的崖面多被前代占据,几乎没有续凿新的窟龛。现存唐、宋、明代造像,多是在前代窟内重塑、补塑或改塑的。
- 参考书目
- 董玉祥:麦积山石窟的分期,《文物》1983年6期。
- 文化部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麦积山石窟》,文物出版社,1954。
参考文章
-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馆”__知识题库
- 麦积山石窟(MaijishanGrottoes)中国地理
- 麦积山石窟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