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eixite
[外文]:Johann Gottlieb Fichte (1762~1814)
德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1762年5月19日生于拉梅诺一个贫穷的手工业者家庭。1774年进波尔塔贵族学校。1780年入耶拿大学,1781年转入莱比锡大学神学系。1794年起先后在耶拿、爱尔兰根和柏林大学任教。1810年当选为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晚年积极投身抗击拿破仑侵略、争取德意志民族独立的斗争。1814年1月27日病逝。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论学者的使命》(1794)、《闭关商业国家》(1800)、《对德意志国民讲演》(1812)等著作中。
费希特一生处在欧洲和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动荡不定的时期,其政治观点具有激进民主主义色彩。他继承了启蒙学者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思想,猛烈抨击封建专制,认为国家的内在发展和改革是必然的。他提出自由不仅是具有意志自由的个人人格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自然权利,也是国家建立和存在的基础。国家必须履行保障公民权利的职责,否则就丧失其存在的意义,人民有权推翻它。
1800年后,费希特的政治思想发生了变化,不再把国家看作只是保障个人权利的管理机构,而强调国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人们一切事务的全权监督者。按照他为理想国家设计的方案,国家以分工合作、互助互利为基础,全体居民分为从事生产、交换和管理的不同等级;国家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道德品质,以实现伦理世界秩序。他的国家观由前期注重个人权利转向强调国家的作用。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绝对的,国家也和人类一切典章制度一样,是奠定一个完善社会的手段,一旦完成了这一使命,国家自身也就消亡了。费希特的国家观是由I.康德的以个人为本位的契约论国家观,转向G.W.F.黑格尔的以国家为本位的国家主义的国家观的中间环节。
费希特晚年十分关注德意志民族的独立和复兴。他着重阐释德意志民族可以依靠其文化上的优越而复兴和强盛的民族主义思想,尽管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带有某种神秘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但却同反对封建专制和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在德意志民族统一和复兴的事业中产生过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