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K.

历史地理2023-02-03 13:17:02百科

马克思,K.

图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领袖和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生平与著作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1835年10月就读于波恩大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1841年4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842年起为《莱茵报》撰稿,后任主编,连续撰文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1843年该报被查封后,迁居巴黎,投身于工人运动并从事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大革命史的研究。1844年2月,与A.卢格创办激进刊物《德法年鉴》。在工人运动实践和革命理论研究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6年初和F.恩格斯一起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并先后同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蒲鲁东派的改良主义、M.施蒂纳(1806~1856)的无政府主义、W.魏特林(1808~1871)的平均共产主义以及格律恩等人的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作斗争。1847年和恩格斯一起在改组正义者同盟的基础上创建了国际无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起草了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回到德国,直接参加和领导德国革命。在科伦创办并主编《新莱茵报》,连续撰文声援和指导各国人民的斗争,支持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德国革命失败后,受当局迫害,遂移居伦敦。1851~1862年,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文,抨击民族压迫和殖民政策,声援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1864年9月28日,在伦敦参加了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大会,他领导了反对蒲鲁东派、巴枯宁派、工联派和拉萨尔派的斗争,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1871年,他热情支持法国巴黎公社的斗争,并在公社失败后,总结了公社的经验和捍卫了公社开创的事业。1876年,第一国际宣布解散,随之而来的是各国工人运动广泛发展的时代,马克思为在各民族国家内建立群众性的工人阶级政党作出不懈的努力。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病逝。马克思论著浩瀚,政治学说方面的著作主要有《共产党宣言》(1848)、《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52)、《资本论》(1867)、《法兰西内战》(1871)、《哥达纲领批判》(1875)等。

主要政治思想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广泛地研究了前人的政治学说,特别是深入研究并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唯物史观和严密的经济论证基础之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他证明:历史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归根结柢是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活动的进程,它们相互作用并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影响。按照这个原理,人们的政治思想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运动中去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产生是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开创了人类认识政治现象的科学时代。

马克思的政治学说主要有下列几方面内容:

阶级和阶级斗争

马克思指出,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的全部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自己的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根本对立的地位,进行着始终不断的斗争。“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在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中,核心的问题是政治权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通过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资本化的论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以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对立和斗争的经济根源;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和历史使命;指出两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马克思认为自己对阶级斗争学说的贡献在于证明了: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这是马克思揭示的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实质。

无产阶级政党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为完成历史使命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他阐明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组织,强调和坚持国际无产阶级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斗争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在实践方面,共产党是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它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党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最终目的是经由无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关于党的策略,马克思提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旧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

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国家,科学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他证明: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的基础是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构成国家权力的,不仅有武装的人,还有监狱等物质附属物;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是一定的阶级借以进行统治的工具,历史上不同类型的国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并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不同阶级的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国家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资产阶级共和制、议会制、普选制等,都不能改变它阶级统治的实质。他论证国家最终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公共权力将失去政治性质,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

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革命最深刻的原因,指出在阶级社会,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关系便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要到来。社会革命使旧的经济基础得到改造,从而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将随之发生变革,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马克思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和阶级斗争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论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如何随阶级斗争的尖锐而日益充实和完备;揭示了国家权力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军事机构和官僚机构,并得出重要结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必须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还论述了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辩证统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以及革命统一战线等重要思想。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总结了 1848 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阶级斗争发展的客观趋势,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及其使命。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无产阶级国家是绝大多数人对少数剥削者的统治,是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因而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国家;无产阶级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的统一,是新型的国家。它的使命是经由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彻底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形式,他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它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无产阶级国家必须同最完备、最彻底的民主相适应,要最有利于联系群众,最便于吸引他们参加国家管理,以防止它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

影响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他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他不仅在哲学、政治经济学领域,而且在政治学领域实现了科学变革。他的思想一直指导着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斗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

本文标签: 马克思  K.  Makes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