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刘

历史地理2023-02-03 13:09:33百科

公刘

现代诗人。原名刘耿直,江西南昌人。1927年3月7日生。1948年在香港参加地下全国学联工作,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以公刘、龙凤兮、扬戈等笔名在《群众》、《正报》、《华商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及其他文章。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以新华社记者身份随军挺进云南,开始诗歌创作。第一本诗集《边地短歌》出版于1954年。从这时开始到1957年,著有诗集《神圣的岗位》(1955)、《黎明的城》(1956)、《在北方》(1957)、长诗《望夫云》(1957)、以及与黄铁等合作整理的长诗《阿诗玛》等。

公刘像

公刘以《西盟的早晨》一诗的发表引起诗歌界的注意,被誉为“一朵奇异的云”。他写于云南边境的诗,以保卫边防的士兵为抒情主体,把西南特有的神奇美丽的自然风物与人民战士英勇豪迈的精神气质融于一体,创造了清新而凝重的抒情风格,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激情。

《在北方》标志着公刘创作最初的题材和诗情的拓展。诗集中出现的长城、黄河、天安门以及大上海的都市风景线,以富有纵深感的抒情形象,概括出当代中国人民建设新生活的情绪。意识到的历史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呼唤,使公刘的诗清新中增添了雄浑,思想深度有明显的增强。

1957年以后,公刘的创作活动基本中断。直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到来,复出的公刘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新阶段。先后出版长诗《尹灵芝》(1979)、诗集《白花·红花》(1979)、《离离原上草》(1980)、《仙人掌》(1980)、《母亲──长江》(1983)以及诗论集《诗与诚实》(1983)、《诗路跋涉》(1983)等。《仙人掌》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诗歌奖。公刘这个阶段的诗,减弱了过去那种清远的情趣,诗风转向严峻深沉。以诚实的血泪、尖锐的针砭、希望的呼喊,凝聚着当代人民的爱憎。他以睿智的和理性的思考关注着时代的前进和人民的命运,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提出的课题。《星》、《哀诗魂》、《为灵魂辩护》、《沉思》、《刑场》、《读罗中立油画“父亲”》、《乾陵秋风歌》等,均是此时期的代表作。

本文标签: 公刘  Gongli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