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史

历史地理2023-02-03 13:07:42百科

中国人口史

清朝末年以前中国境内人口发展变化的历程。

人口统计数

中国是人类最早生存繁衍的地方之一,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原始人化石已有 200万年以上的历史。距今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几乎遍于全国,这说明当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并已出现一些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但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产生之前,还不可能出现人口调查记录。

据估计,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已有人口调查。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后,即在全国实行每年一度的户口统计。现存最早的全国户口数是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在此以前的人口数只能做粗略的估计。此后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各时期的政权都实行户口登记和定期统计,保留至今的全国和地方的户口资料极其丰富。由于户口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征集赋役,所以除少数例外,登记的重点一般是户数及人口中承担赋役的部分,还不能等同于现代人口普查,其结果同实际人口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没有其他更可靠数据的情况下,这些资料可作为研究中国历史人口数量的基本依据。

光绪三十四年至清末(1911),清内政部进行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以后中华民国时期也进行过人口调查。但由于政治、技术方面的原因,这些调查都未能真正完成,结果并不可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3年才首次按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了全国(除台湾省外)的人口普查,得到了全面的、准确的数字。(见表)

图

这些数字一般都低于实际人口数,有时相差很大。据专家估计:12世纪初中国总人口已达1亿,13世纪初超过1亿1千万,17世纪初约1.5亿,18世纪末猛增至3.1亿,1850年达4.3亿。

人口增长率

近2000年来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很低,不足1‰。但某些阶段的年平均增长率可达7~10‰,甚至更高。某些阶段人口大量减少,呈大起大落之势。人口增长有明显的阶段性,各阶段的间隔越来越短,增长幅度越来越大。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占主要地位,人口中绝大多数是农民,人口的发展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大,早期尤其如此;

(2)幅员广大、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提供了人口增长的基础,而自然灾害频繁、耕地有限又抑制了人口增长;

(3)长期存在的封建制度和传统思想一方面鼓励增加人口,另一方面助长杀婴(尤其是女婴)和多妻;

(4)赋役和刑法制度对人口增长基本上起着消极作用;

(5)无数次战争造成人口大量减少。

重男轻女的观念和生产、赋役对男性的需要,使未成年人口中男性超过正常比率,但成年人口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总人口的性比例高于现代。女性的初婚年龄在公元前逐渐提前,此后的法定年龄是15岁,但实际有大量女子的婚龄晚于此。多妻和无偶同时大量存在,总的趋势是比例逐步降低。妇女丧偶再婚在10世纪前并不少见,此后演变为少数。以核心家庭计,每户平均不足 5人,2000年来变化不大。婴幼儿、孕产妇的高死亡率部分抵消了早婚、早育、多育造成的高出生率,加上疾病、战争、灾害、刑罚等造成的大量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很低。

人口分布和迁移状况

3世纪初以前,人口集中在黄河流域,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地区人口密度已近80人/平方公里。此后至10世纪,人口不断南迁,加上长江流域经济开发后的自然增长,南方人口比重不断增加。在黄河流域安定繁荣时期,又有部分南迁人口回归,北方人口仍多于南方。经过多次反复,至10世纪末,南方人口总数和密度都超过了北方,而且差距越来越大。19世纪南北方人口之比约为7∶3,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的人口密度居全国前列,其中不少地区超过500人/平方公里。19世纪后半期开始,长江下游人口大量减少,沿海口岸和北方城市的发展,东北、台湾等边远地区的开发,南北方及地区间的差距相对缩小,但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

2000多年前华夏族就在黄河流域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不断融合或排挤了其他民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汉族始终占人口的极大多数,他们基本上从事农业,一般较少迁徙。但在战乱发生或耕地不足时也会大规模迁移,16世纪前以南迁为主,此后则主要迁向丘陵、山区和边远地区。向西北和北方的迁移一般出于政治、军事目的,由政府强制实行。向海外迁移大多在17世纪后,绝对数量不小,集中在东南沿海若干地区,但占人口总数比例甚低。游牧民族较早退出了黄河流域,分布在西北、蒙古高原和东北,其中一部分迁至中亚、欧洲,一部分不断内迁。内迁的游牧民族大多逐渐融合于汉族,回迁的很少。南方的少数民族以农为主,少数从事渔猎畜牧;大多与不断迁入的汉人合为一体,少部分迁入山区或西南边区。这些迁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开发和文化传播,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本文标签: 中国人口史  Zhongguorenkoush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