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化寺

历史地理2023-02-03 12:43:02百科

智化寺

中国明代佛教寺庙。在北京东城区禄米仓东口。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由宦官王振出资营修,次年三月竣工。初为家庙,英宗赐名智化禅寺。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之变”,英宗被虏,王振死于乱军。天顺六年(1462)颁赐藏经一部。万历五年(1577)、清康熙二十年(1681)对寺进行过重修。清中叶以后寺渐冷落。20世纪50年代时对寺内主要建筑进行过维修。寺内中路主要殿堂的大木、斗栱、门窗装修及室内部分彩画和佛教文物仍保存了明代旧物,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坐北朝南,初建时全寺分左、中、右三路,建筑宏伟,颇具规模。今仅存中路,自山门起至大悲堂止,共四进院落。山门为砖石拱券结构,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黑琉璃筒瓦脊兽。石券门上横额“敕赐智化寺”,有明万历五年重修时题款。山门前有石狮 1对。门内钟、鼓楼分列左右。正北为智化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单昂三跴斗栱。门前东西石碑两通,西为“敕赐智化禅寺之记”,东为“敕赐智化禅寺报恩之碑”。智化门北为智化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重昂五跴斗栱,毬纹菱花隔扇门窗。殿内井口天花已毁,明间顶部中央的藻井在1930年被寺僧拍卖转手美国人,今存美国费城艺术馆。智化殿明间后檐有一间抱厦,因其梁架及瓦顶用材可见,为后世所增建,抱厦内遗存有地藏菩萨壁画甚为精美。智化殿前东西各一配殿,东为大智殿,西为藏殿。两配殿建筑规制相同,均为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单昂三跴斗栱,方格眼隔扇门窗。大智殿内供奉的佛像已无存。藏殿内有明代木雕转轮藏一具,坐落在平面呈八角形的石雕须弥座上,是寺内保存较为完好的一件珍贵佛教文物。智化殿北为如来殿。殿上下两层,为寺内最高建筑。下层殿内供奉如来本尊像。因阁的上下两层殿内墙壁及隔扇上遍饰佛龛,内置小佛近万尊,故阁的上层匾额书“万佛阁”。如来殿下层面阔五间,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单翘单昂斗跴,毬纹菱花隔扇门窗,殿内如来佛像及胁持二尊仍为原物。像之两侧有曲尺形经橱各一,为藏英宗所赐藏经的原物。如来殿上层,面阔三间, 单檐庑殿顶, 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单翘重昂七跴斗栱, 门及窗框做券拱形,四周有回廊围绕。殿内井口天花多已损坏,明间顶部的斗八藻井,颇为精美,惜也流失海外,今存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殿今仍有雕塑精美的释伽牟尼等 3尊佛像,但多残损不全。万佛阁后是大悲堂,旧名极乐殿,是智化寺现存最北边的一座殿堂。大悲堂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黑琉璃筒瓦脊兽,檐下施单昂三跴斗栱,菱花隔扇门窗。智化寺除保存了上述明代建筑及重要的佛教文物外,还有从明代宫中流传至今的智化寺音乐,即京音乐。寺中尚存第十五代僧永乾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抄录的《音乐腔谱》,在有关方面专家的努力下得到发掘和整理,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瑰宝。

20世纪30年代刘敦桢对该寺有过翔实考察并撰文发表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50年代以来,国家多次拨款,按照修缮文物的原则对该寺进行了保护工作,致使这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手法的寺庙得到了应有的保护。1984年4月智化寺文物保管所成立,加强了对智化寺的文物保护工作。1987年2月开始了对智化寺的修复工程。

参考文章

  • 智化寺的简单介绍建筑与名胜
本文标签: 智化寺  ZhihuaSi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