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yindu nulizhi jingji
[外文]:slave-owning economy in ancient India
古代印度社会中以奴隶制生产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古代印度早在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前1750)即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但关于这个时期奴隶制经济的具体情况迄今还无迹可寻。当公元前14世纪印度·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后,由于他们和土著居民之间以及后来在他们的各部落之间不断进行战争,产生了被称为“达萨”的战俘奴隶。至列国时期(前6~前4世纪),小国林立,奴隶数量增多,这时奴隶制始作为一种生产关系发展起来。孔雀帝国统治下的印度(约前4~前2世纪)是古代印度奴隶制经济的兴盛阶段。
古代印度各地区的奴隶制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北印度的两河(印度河—恒河)平原发展较快,特别是孔雀帝国的中心摩揭陀地区,奴隶制经济已达到很高水平。在其他地区,特别是周边地区则较为落后,有的部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状态。
印度是较早地使用铁器的国家之一。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利用铁制工具进行生产。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逐渐取代畜牧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并大规模地进行垦荒,兴修水利。手工业分工渐细,木工、铁匠、织工、陶匠等成为重要的手工业行业。特别是纺织业,在帝国时代,已不仅能生产精良的棉织品,而且能生产高级的丝织物。从公元前 6世纪起,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商业十分活跃。最通常的贸易商品是贵重的纺织品、宝石和香料等。矿产品和盐、酒之类的民需品由国王专利。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货币经济的活跃,为奴隶制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当时奴隶的来源很多,除战俘奴隶外,还有债奴、罪奴、家生的、继承的、赠予的、买来的以及由于饥荒为食物而服役的,等等。古代印度文献记载的奴隶数量十分庞大。奴隶有国有的,有属于私人的。国有奴隶大都从事建筑、采矿和兴修水利等劳动。在王室的农庄和手工作坊中也有很多奴隶。印度古代政论著作《政事论》中提到,在王庄中用“奴隶”、雇工和罪犯耕种,他们的口粮由国家发给,工具损坏后有专门的工匠负责修理。在纺织作坊里,国王的女奴们日以继夜地纺织,如完不成规定数量,就要受到体刑。私人占有的奴隶数量不等,有的“僮仆万千”,有的仅有一两个。这些奴隶除从事生产劳动外,更多的是从事家务劳动或生产辅助劳动,如酿酒、作饭、打水、推磨、捣米、看守仓库和果园、清除垃圾、向田间送饭等。在王室显贵之家,还有大量的供享乐的宫女、歌妓、舞女等奴隶。古代印度的奴隶在生产上的使用,从未达到排挤自由劳动者的程度,村社自耕农民、小手工业者、雇工和佃农,在社会生产中比之奴隶仍然处于优势地位。
奴隶被视同牛马,在印度的佛教文献中,经常把“仆从奴婢”与“金银珠宝”、“象马牛羊”并列。《政事论》则把奴隶列为“两足动物”,他们丧失了人的权利,可以被任意出卖,受到残酷的折磨,甚至被杀害。残酷的统治必然激起奴隶的反抗和斗争。奴隶的经常反抗形式是逃亡,历史上有象“五百奴叛”这样公开起义的记载。约从公元1~2世纪始,奴隶制逐渐走向衰落,封建制的因素日益成长。约到公元4~5世纪,奴隶制开始为封建制所代替。
- 参考书目
- Dev Raj Chanana, Slavery in Ancient India: as Depicted in Pali and Sanskrit Texts,Pecple's Publishing House,New Delhi,1960.
- 《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上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