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乐学院

历史地理2023-02-03 12:10:09百科

星海音乐学院

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原名广州音乐学院,它的前身是广州音乐学校。创建于1956年,1958年改为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学制3年,并设有附属中学。1966年与广东舞蹈学校合并,改名广东艺术专科学校。1969年又与广州美术学院合并,改称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78年又复办广州音乐专科学校及附属中学。设作曲、民乐、声乐、钢琴、管弦乐5个系,1980年增设师范系。学制作曲系为5年,其他各系均为4年,附属中学为6年。1981年改为广州音乐学院,由梁寒光任院长。为了适应音乐事业发展的需要,现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陆续开设了教师培训班、专业干部进修班、附中民族班和师范专修班。1985年12月改用现名,赵宋光任院长。

据1985年统计,该院有教职工327人,其中教师177人,内有教授、副教授15人,讲师83人。本科学生226人,附中学生113人,各种进修、专修生155人。教师中有著名音乐理论家赵宋光,著名作曲家施咏康、陆仲任、苏克、黄容赞,民乐演奏家和作曲家黄锦培,声乐家叶素、关慧棠、蔡静仪,钢琴家李素心、赵碧珊,双簧管演奏家张金山,高胡演奏家甘尚时,唢呐演奏家张天平,小提琴演奏家李自立以及青年大提琴家戈武等。教师们创作的作品,有不少获得国内各种奖励,还有的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他们编写的教材,有的已出版,公开发行;有的被国内一些艺术院校采用。

不少学生曾先后在全国和省、市的音乐创作和小提琴、钢琴、高胡、扬琴及声乐等专业比赛中获得奖励。

该院有一批对广东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含广东音乐、广东汉乐、潮州音乐、海南音乐等)的造诣颇深的专家,在长期办学和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们对广东音乐的发掘整理(如潮州大锣鼓)和继承发展(如对广东汉乐和高胡、扬琴等演奏技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有些论著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好评。在乐器改革方面也做出了一定成绩,如改良的手风琴、唢呐、喉管、扬琴和三弦等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广东省科研奖。

据1985年统计,该院先后培养了594名本科和大专毕业生。他们大多分配到省、市及各地的文艺团体和教学单位工作,不少人已成为业务骨干;有的曾随艺术团体出国演出,其中高胡演奏家余其伟、小提琴演奏家何东等已蜚声中外;有的已是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地音乐界的知名人士,如指挥家赖德梧等;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该院和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建立了校际友好联系。从1979年起出版了《广州音乐学院学报》(现名《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为加强师生的艺术实践,成立了实验乐团。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