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asheng Ziben jituan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建的以大生纺织公司为核心企业的民族资本集团。张謇于1895年开始集股在南通筹建大生纱厂,1899年建成投产,后称大生一厂;1907年在崇明外沙(今启东县)建成大生二厂。1911年两厂共有纱锭六万六千八百枚,资本近二百万两(规元),其中一厂有官股五十万两。张謇又相继创办了资生铁厂、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翰墨林印书局、大达轮船公司、通海垦牧公司、同仁泰盐业公司等二十一个企业。1910年大生集团的投资总额为三百三十八万七千两。集团的骨干人物有张詧(张謇之兄)、沈燮均、高清、蒋锡绅等。
民国成立后,大生资本集团创办了淮海实业银行和通燧火柴厂等企业,又在苏北沿海兴办了二十三个盐垦、垦植公司,垦地四百一十八万亩,主要用于植棉。并于1921年在海门县新建大生三厂。1922年起,大生一、二、三厂分别改称大生第一、二、三纺织公司。1924年新建大生八厂,后称大生第一纺织公司副厂。四个厂共有纱锭十六万枚,布机一千三百四十二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数年间,是大生集团的全盛时期,1921年资本总额达二千四百八十余万两。
大生集团在发展企业的同时,还按张謇的地方自治主张,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进行了市政建设和水利建设,从而使南通成为文化比较发达的近代工业城市。
1922年起,大生各纺织厂连年亏蚀,债务不断增加;一厂结亏为三十九万多两,负债总额达到一千二百四十二万余两,二厂结亏为三十一万多两,负债总额也达三百五十二万两。从此大生资本集团迅速走上衰败破产的道路。到1925年,大生资本集团的情况愈益恶化,仅一厂负债已高达资本总额的258.89%。当年7月,由上海方面的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家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组成债权人团,全部接办了大生各厂。1935年二厂终于倒闭。张謇所办的其他事业,也处于停滞以至衰落状态。
张謇于1926年逝世后,他在大生集团的首脑地位由其子张孝若继承。张孝若于1935年病逝。
抗日战争中,大生集团所属各厂均遭到严重破坏。抗战胜利后,官僚资本利用其在大生纺织公司中的官股地位,力图予以控制。大生集团对官僚资本进行了抵制。通过股东会竞选,国民党CC系洪兰友任大生纺织公司董事长,张謇之侄(张詧之子)张敬礼任公司经理。
1948年,大生集团尚存的企业有大生纺织一、副、三厂和电厂、冶厂、油厂、面粉厂、酒厂、火柴厂、印书局、轮船公司等。盐垦、垦植公司早已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生集团所属企业,经过公私合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企业。
- 参考书目
- 张謇:《张季子九录·实业录》,中华书局,上海,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