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旃陀石窟

历史地理2023-02-03 11:24:44百科

阿旃陀石窟

印度佛教石窟寺。位于马哈拉施特拉邦北部,西距奥兰加巴德 100公里。为公元前273~前232年阿育王时代开凿(一说为公元前2世纪或前1世纪)。石窟开凿前后历经1000年之久,7世纪后逐渐荒废。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贞观十二年(638)曾到此。1819年英国人重新发现。

整个石窟开凿在一个新月形的悬崖上,长达 550米。石窟包括未建成的共30窟,其中以中央诸窟年代最早。石窟分佛殿、僧房两大类。公元前 100年前后开凿的第10窟最早,第 8、9、12、13、15A诸窟均系公元前后开凿。到了 5世纪末叶,又开凿了第16、17、19诸窟。其中第19窟为佛殿式,门面以中央莲花瓣形券窗和双柱门廊组成,墙面遍饰佛像及花纹雕饰。殿堂进深14米,高宽均为 7.3米,两边的列柱、正中佛塔和檐部皆有佛像和各类浮雕,建筑与雕刻之美,都属印度佛教石窟之冠。

石窟保存了大量佛教题材的壁画。公元前后营建的诸窟,结构简单,几乎无雕刻。到了笈多王朝以后的诸窟,建筑、装饰、雕刻均较华美。约有一半的石窟绘有壁画,其中最早的属公元前后的第 9、10两窟,保存最丰富的是第1、2、16、17诸窟。第10窟中的《六牙象本生故事图》 (已严重残损,但其中较完整部分表现了六牙象和象群生活于林莽中的情景 )第16窟的《王子出家图》和第17窟的《王后梳妆图》 (约作于公元5世纪)以及第 1窟的《莲花手菩萨像》(作于6世纪末或7世纪初),均属上乘之作。这些绘画描绘了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宫廷生活,亦反映了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的情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阿旃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参考文章

  • 阿旃陀石窟群建筑与名胜
本文标签: 阿旃陀石窟  AzhantuoShik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