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ezhezu yinyue
[外文]:music of Hezhen nationality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同江、抚远、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其他散居在佳木斯、富锦、桦川、依兰等县。人口1476人(1982年统计)。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通用汉文。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也耕种少量土地,曾信仰萨满。赫哲族音乐有“伊玛堪”(说唱形式)、“嫁令阔”(民间小调)、宗教音乐和舞蹈音乐。
伊玛堪是深受赫哲族喜爱的演唱形式,内容多以英雄传说故事为主,也有旌善惩恶的社会性题材。演唱形式是1人说唱,没有伴奏乐器,曲调多属自由体,没有固定节拍,故事中各种人物都有各自的唱腔,从不混用。演唱时多以衬词“啊郎”开头,含有“且说”之意。开始多在高音区进行,旋律性较强,随后转为吟咏式的演唱;结尾时歌唱性又加强。
嫁令阔是赫哲族民间歌曲的总称,其中有情歌、叙事歌、生活歌曲等,以情歌居多。赫哲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男女分腔,互不混唱。演唱形式多为独唱,偶尔也有对唱,曲式多为单乐段结构,节拍节奏规整,常用五声音阶,徵、宫、羽调式,很少用变化音,曲调婉转流畅。
宗教音乐鼓是萨满活动的主要“神器”之一。用不同的鼓点伴和萨满活动的全过程。曲调采用五声音阶羽调式,常有八度大跳,节拍不固定,与伊玛堪曲调相近类似。
舞蹈音乐《天鹅舞曲》在赫哲族民间广为流传,结构较严谨,旋律起伏有致,表现了天鹅飞翔时悠然自得上下翻跃的美丽形象。
赫哲族的摇儿歌,词曲均为即兴编唱,曲调平稳悠长,歌词常反映出对远出亲人的思念。赫哲族民间乐器有口弦、鼓和一种古老的乐器“库姆罕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专业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到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