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oji xiangqi
[外文]:chess
起源于亚洲,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现在加入国际象棋联合会的国家超过 100个,而开展这项活动的国家则更多。目前由“国际棋联”举办的大型世界性比赛,有奥林匹克赛、世界冠军赛、青年赛、少年赛、女子赛等。近10年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在国际象棋棋坛逐渐活跃起来。国际象棋的对抗性强,变化多,趣味浓,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和竞技性。它除了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以外,尚有开发智力,锻炼逻辑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培养顽强沉着、机智勇敢的意志,加强战略战术意识的作用,列宁曾把国际象棋形象地比喻为“智慧的体操”。从1956年起国际象棋正式列为中国的体育项目。
国际象棋着法
国际象棋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相间的64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盘。浅色格称白格,深色格称黑格。棋子为立体,共32个,分别放在棋盘两方的小方格上。16个浅色的称为白棋,16个深色的称为黑棋,由对局的双方分执。白棋和黑棋分别有王、后各1个,车、马、象各2个,兵8个(图1)。
对局开始前,棋盘和棋子的摆法如图(图2)。白格的盘角,位于对局者的右侧;白后置于白格,黑后置于黑格。为方便文字记录,以白棋方面为准,棋盘的8条直线,从左至右用8个小写拉丁字母表示;8条横线,由近至远用8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小方格,由它所在直行的字母和横排的数字结合起来表示,例如e行上第4排的格子,标志是e4。此外,王所在的半边,称为“王翼”;后所在的半边,称为“后翼”;由d4、d5、e4、e5四格构成的区域,称为“中心”。对局开始,执白棋的一方先走,以后双方轮流走棋,直至终局。棋子由一格走到另一空格,或是吃掉对方的棋子,以及使兵升变、王车易位,都算做1着棋。每次白棋先走的1着,加上黑棋的应着,称为1个回合。
各种棋子的着法如下:
王:除王车易位,每次限走1格,横、直、斜都可以,但所到部位必须不受对方棋子攻击。1局棋,双方各有1次王车易位的权利,使王和1个车同时走动,而只算1着棋。方法是先由王向车的方向横走 2格,然后使车越过王,放在和王相邻的格子上。如果王或车已经走动过, 即失去易位权利; 如果王和车中间还有别的棋子、王正被将军或是王要经过和到达的格子受对方棋子攻击,则暂时不能易位。易位时,王向“王翼”移动,叫作短易位;王向“后翼”移动,叫作长易位。
后:横走、直走或斜走,每次格数不限,但不许越子。
车:横走或直走,每次格数不限,除王车易位,不许越子。
马:每次先横走或直走 1格,然后再斜走 1格,可以越子。
象:斜走,格数不限,不许越子。
兵:在原位的兵初次走动,可以直走1格或2格,以后每次只能直走1格,不许后退。吃子方式是斜进1格。兵通过直进或斜吃到达对方底线,立即升变为后、车、马、象中的 1种,同时立即具备该子的性能,这叫作兵的升变。一方的兵直走 2格时,如与对方的兵并列,仍可被后者斜进1格吃掉,即“吃过路兵”。但隔了1着棋就不能吃了。
对局中,除王车易位,任何棋子走动时,都可以吃掉对方的棋子,把它从棋盘上拿开,而占有它的位置。除去王之外,其他棋子也都可以让对方吃。一方的棋子攻击对方的王,下一着要将它吃掉时,称为“将军”。被“将军”的一方必须立即“应将”,使王避开,用棋子“垫将”或是吃掉对方“将军”的棋子。如果无法应将,王被对方吃掉,就算被“将死”,对方获胜。此外,凡是一方中途认输、超过时限或是严重犯规,也算输棋,对局即告终结。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是和棋:一方走出轮走的 1着棋,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一方连续不停地"将军",另一方的王无法避开长将;轮到走棋的一方,王没有被将军,但无路可走,同时自己其他的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形成“逼和”;一方发现从某着棋开始,双方已经走了50回合,而没有吃掉任何1个棋子,也没有动过1个兵;对局中同一局面连续或间断重复出现3次或3次以上,每次都轮到同一方走棋,经走棋方提出,判为和棋。
在对局过程中,一方触摸自己的某个棋子,就应当走动它;触摸对方的某个棋子,就应当吃掉它。只有根据规则被触摸的棋子不能走也不能吃的时候,才可以另走别的着法。 1着棋走了之后,不得再行更改,棋子已接触盘上的 1个格子,就不能再移到别的格子上去。双方每走下1着棋之前,必须把上1着棋的记录作好,时间特别紧张时,也要标明已走的着数。
记录每 1着棋,首先写下棋子的名称(兵可以省略)和原来所在部位,后面加“-”号,再记下它所到达的部位,这是完整记录;吃子时,“-”改为“×”。简易记录只记载棋子名称和所到达部位。如果有两个相同的棋子都可以走到同 1格子上,要在棋子名称之后加记原来所在直行或横行的标志,如马 fe5或马ce5,车1d3或车 7d3;兵斜进吃子,只需记下它所在和到达直行的标志,例如cd表示兵由 c行吃至d行。另外,“0-0”表示短易位,“0-0-0”表示长易位;“+”表示将军,“≠”表示将死;“?”表示坏着,“??”表示败着;“!”表示好着;“!!” 表示妙着;“?!”表示激烈着;“~”表示随便怎么走法;兵升变时,在记录后加“变×”或“=×”。
记录对局过程,应写明双方姓名、对局时间和地点,然后以回合为单位,依序号先后将双方的着法记录下来。下面以一局完整记录为例:
白方:○○○ 黑方:×××
1981年5月1日于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
1. e2-e4 e7-e5 2. 马g1-f3 马b8-c6
3. 象f1-c4 d7-d6 4. 马b1-c3 象c8-g4
5. 0-0 马c6-d4 6. 马f3×e5 象g4×d1
7. 象e4×f7+王e8-e7 8. 马c3-d5≠
国际象棋比赛规则
国际象棋比赛有个人赛和团体赛两种,比赛方法有淘汰制、大循环制、分组循环制、积分循环制、全队循环制等。比赛1局棋,以抽签决定谁执白棋先走;多局对抗赛,先确定第1局谁先走,以后每局先后互换。在循环赛中,每局棋的对手和走棋先后,由统一的对局秩序表排定;积分循环赛,需每轮编排1次,以确定对局的双方和先后走。正式比赛,使用具有两个钟面和超时标志的计时钟,以显示、控制双方走棋的时间。每局棋采取时间总计制,规定每方在一定时限内必须走满若干着数,否则就算输棋;规定着数提前走满,所剩时间可转入下一时限使用。国际比赛和中国全国比赛规定的时限是:每方在轮到自己走的头两个半小时内必须走40着,以后每小时必须走16着。5小时为1场。1场比赛结束时间已到,双方应走着数也已走满,但未终局,即由裁判员宣布封棋,轮到走棋的一方用完整记录把着法暗记在记录纸上,交裁判员装入封套封存,然后定期续赛。每局棋的结果,胜者记1分,和者记1/2分,负者记0分。最后,以积分多少排列名次。积分相等,依据“对手分”等附则加以区分,或安排加赛。
由“国际棋联”审定的国际象棋规则与中国现行的国际象棋规则略有不同。例如,行棋时,只要棋子不离手,即便触及格子,仍可另移他格。关于迟到判负,不是以15分钟为限,而是以1小时为限。比赛进行中,关于“提和”、“同意和棋”、或“认负”,队员可以主动征询队长的意见。确定名次的原则是,积分相等,名次并列。如必须区分名次时,循环赛按所胜全部对手积分总和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计算“小分”,“小分”多者,名次列前;积分循环制比赛则按对手的积分总和即“对手分”的多少排列名次。关于团体比赛的成绩计算,规定只计局分,不计场分。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名次并列。
国际象棋的国际等级称号和国际裁判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
(2)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
(1)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
(2)下列比赛的第 1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
(1)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2)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1名;
(3)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
(1)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
(2)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
(1)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
(2)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国际象棋国际裁判的称号,由国际象棋联合会根据以下条件授予:
(1)精通国际象棋比赛规则和国际棋联的棋赛规程;
(2)作为裁判员表现出绝对的客观性;
(3)至少掌握两种语言,其中一种必须是国际棋联的官方语言;
(4)至少在 4次重要的棋赛(指全国团体赛或个人赛,国际棋联的所有正式比赛、国际等级赛、国家与国家的对抗赛、不少于 100名棋手参加的国际比赛)中担任过裁判长或副裁判长。
国际象棋发展史
据现有史料记载,国际象棋的发展历史已将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曾经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起源于中国、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数棋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最早出现在印度。18世纪时,W.琼斯指出:古印度是国际象棋诞生的摇篮。大约公元2~4世纪时,印度有一种叫作“恰图兰加”(chaturanga)的棋戏,内有车、马、象、兵 4种棋子,象征着印度古代的军制。在当时流传的印度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 有“四军将士已安排”的诗句。“四军”就是指军队分为车、象、马、兵 4个兵种。但作为今日国际象棋前身的这种“四方棋”,当时是由掷骰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游戏的目的也不是将死对方的王,而是吃掉对方全部棋子。
以梵语“恰图兰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纪时由印度传入波斯,由于语音上的讹误,古波斯人把“恰图兰加”误读为“恰特兰格”(chatrang)。不久,古波斯国被阿拉伯人占领,因阿拉伯语的字母中没有这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也没有它的最后一个字母,于是“恰特兰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称为“沙特兰兹” (shatranj),以后这种 “沙特兰兹” 在中亚和阿拉伯国家广泛流传。10世纪前后,阿拉伯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闻名一时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的宫廷诗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达还举行过几个棋手的比赛。
国际象棋大约在10世纪以后,经中亚和阿拉伯传到欧洲的各个地区,先传到意大利,然后是西班牙和法国。11世纪末叶,遍及欧洲各国。在当时的文献中,将国际象棋列为骑士教育的 “七艺” 之一。“七艺”是骑术、游泳、射箭、击剑、狩猎、赋诗和下棋。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也谈及这一点。15、16世纪,国际象棋终于定型成今日的样式和棋制。现存最早的国际象棋谱,出版在1497年。
国际象棋的着法有过许多次变革。早先,王的走法虽和现在一样,但据说是可以被吃掉的。关于王车易位的特权是从16世纪上半叶才开始有的,这是欧洲人的一项创造发明。 皇后的名称、 性别和威力曾经有过多次奇妙的改变。 在沙特拉兹时期, 皇后这只棋子表示“律师”、“大臣”或“将军”。后来法国人把皇后一字的形式稍稍变了一下,成了现在这样的女性。过去,皇后并不是最强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与中国象棋的士非常类似。双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颜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后具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威力,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以后。“象”只许斜进2格,类似今日中国象棋里的象, 但无“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间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过。象的这种允许越子的走法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5世纪,兵在过去只能前进1格,第1次走动时也一样,一直到16世纪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现在这样。兵到达第 8格,过去只能升变为皇后,不能升变成别的棋子,只有车和马的走法一直没有改变。至于国际象棋的棋盘,在13世纪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后汉明帝时(公元 1世纪下半叶),中国与印度开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后,文化交流更形频繁。中国的象棋与国际象棋着法类似,渊源相近,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可能互有影响。直到今天,这两种象棋的车和马走法相同(只是国际象棋的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规则也类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饰有“琴棋书画”图案的织锦,表示棋的是一个8×8 格的黑白格相间的棋盘,和现代国际象棋盘完全一样(图3);河南开封出土的北宋铜质棋子,“士”的图案为身穿戎装的女子,和国际象棋里的皇后性别一样。
国际象棋在中国是新项目,1956年起列入国家体育项目,1957年首次举行了国际象棋的全国比赛。1965年,中国年轻的国际象棋优秀选手曾战胜来访的苏联特级大师和象棋大师。1977年11月,中国棋手首次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获第2名。1978年底中国棋手第1次参加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在65个国家的66个队按积分循环制进行的比赛中,获得第18名。1979年11月,中国国际象棋队在新加坡举行的第3届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中再次获得亚军。1980年2月,中国选手刘文哲和梁金荣在马耳他举行的第4届国际象棋等级赛中,并列第3名,同获国际大师称号,成为中国第1批国际大师(图4)。1980年3月,中国两名女选手参加在法国耶尔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赛,18岁的四川姑娘刘适兰胜3名国际大师,平2名特级大师,以11局棋中得8.5分的优异成绩获第3名。1980年12月,中国国际象棋女队在第24届奥林匹克赛中,战平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苏联女队,最后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队并列第5名。 1981 年又有 4名中国棋手由国际棋联批准,授予国际等级称号,戚惊萱、李祖年为国际大师,刘适兰、安艳凤为女子国际大师。
从1977年起,中国每年一度的国际象棋全国比赛,在个人赛以外,又增加了团体赛、女子赛和少年赛等项目。(见彩图)
国际象棋术语
棋子价值每个棋手在分析局势、对比实力以及进行子力兑换时,需要明确各种棋子的价值。目前一般以兵为计算单位。兵为1,马与象为3,车为5,后为9。王不能兑换不给定值。各种不同棋子的实际价值,依其所占空间位置、与其他棋子协同作战的关系以及局面形势,以至对局经历的阶段,而发生实际的差异。比如兵冲到底线就可升格为后、马、车、象之一,当它接近底线时,价值可能明显升高数倍,相联的兵或并列的骈兵比重叠兵强,孤兵(或悬兵)在不同的发展中可能是弱点,也可能成为攻击的支柱,价值不同,象有好象与坏象之分,马在中心比在盘边强,中心铁象、铁马的阵地优点常逼迫对方用车去兑换它,在残局中异色格象比同色格象容易和棋,等等。棋子的实际价值是变动价值。对这种种变化所作的估计和判断是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计划的基础。
质差与补偿兑换过程中棋子一般价值的损失(比如车换马、车换象、后换车马或车象),有时能换取主动权或在空间、形势、时间速度、子力协同方面取得一定补偿。这种补偿与质差相抵的得失,是估计局面、分析形势的重要因素。
双象优势每次双象控制不同色格,相互补充,协同作战。兑换其一必然削弱与该象同色格的控制,任对方子力驰骋其间,因此双象一般比马象优越。
弃兵局用牺牲兵为代价谋求出子速度和主动权的开局战略叫“弃兵局”。常见的弃兵局有中心弃兵、王翼弃兵、后翼弃兵等。
兵形兵的走法是直进斜吃。由此特点常形成后面的兵保护前面兵的“兵的链条”,以封锁对方从正面突击的道路。“兵链”中落在最后无兵保护的兵为落后兵,是“兵链”的弱点。这种落后兵如处在半开放线上就更易受攻击,它前面的一格常为对方占据。c4-d5-e4这样的兵形为楔形兵。f7-g6-h7这样的兵形为龙眼形或堡垒形。
战术组合各种简单战术如捉双、闪击、闪将、牵制、半牵制、引诱、诱离、排除防御、截断、封锁、腾空格子、转让走子权、底线杀、闷杀,第 7横排杀、破坏王前兵阵、强制兑换、兵升格、反击、过渡等等的综合运用,是带有紧凑和强制特点的复杂连环计,常带出人意外地“弃”兵“弃”子性质,故有人称之为“连珠妙着”。
空间优势(地盘优势)一方子力在棋盘中所占格子和所控制部位的数量上占优势,它与阵势结构的特点有关,是判断局面优劣和主动权的重要因素。
国际象棋子力运用规律
(1)棋子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尽量使后、车、象、马等棋子处在机动的位置,随时可以把它们调运到需要的地方进行攻防,不仅子力要有灵活性,子力之间还要配合得好,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2)好的兵形。一般是指那些对于对方有威胁,而不易受对方攻击的兵形,比如联兵、能随意向前推进的兵、通路兵等。差的兵形如孤兵、落后兵、叠兵等。
(3)王的好位置。王的位置好坏同棋盘上的子力多少有关,在子力较多的开局、中局阶段,王以安全为好,到了子力较少的残局,则要发挥王的战斗作用,使它具有主动性和攻击性为好。
一盘棋大体分为 3个阶段:开局、中局、残局,各阶段的运子各有特点:开局──出动子力阶段。双方都迅速地出动自己子力到有利位置,亦即抢占中心或对中心有作用的位置,王易位到安全地带,尽快地做好中局决战前的准备工作。这个阶段大约需要10个回合到15个回合。但也有个别开局,一开始双方就搏斗起来,一面出子一面厮杀的。中局──双方子力准备就绪之后,决战开始。中局阶段是一盘棋最紧张、最激烈阶段。中局所形成的局面,因兵的结构不同而分为 3种:开放性局面。中心兵都兑消了,子力活动的可能性增大,要求着法积极主动;半开放性局面,中心兵的机动性较强,它可以前进同对方兑消或顶住,子力有相当的灵活性,其他子和兵要有密切配合;封闭性局面,中心兵封死,双方只能在两翼活动,子力较呆滞,要求计划性更强。残局──经过中局搏杀之后,如果还没有分出胜负,双方子力因兑消而减少甚至减少过半,就到了残局(有的局面一经兑掉皇后,也可称作残局)。残局的特点是:子力少而规律性强,要求走得细致和准确。
国际象棋对局选
中国刘文哲──荷兰J.唐纳 1978年11月3日弈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王兵的侧翼象防御(比尔茨防御)
1.e4 d6 2.d4 马f6 3.马c3 g6
4.象e2 象g7 5.g4?!
白方选择了在没有进行王车易位之前,就急攻王翼的计划。这是刘文哲事先准备好的一手。
5…h6
唐纳,采取阻止白g4兵继续挺进的防御方案。这时如果黑走5…d5,企图以典型的中心反击对付白方的王翼突击,白方6e5以后,正好形成有利于白方展开王翼活动的封闭局面。刘文哲赛后分析,认为“荷兰特级大师想出的5…h6这着,在防守上还是较牢固的。如果5…c5,则白方6.g5 以后再7.d5 封闭中心白棋仍持主动”。不过国外一些特级大师认为还是应当 5…c5展开中心反击。
6.h3 c5
白方挺兵h3,先稳住g4兵的阵脚,以便相机进马f3,黑方则挺起后翼的象前兵,反击白方中心。
7.d5 0-0
这是荷兰特级大师唐纳的一个严重战略错误,由此导致败局。白方封闭中心,正筹划扩展王翼攻势。黑方竟进行王车短易位,无异自趋绝地。参加比赛的一些世界名手评论说,唐纳这一着似乎在邀请对手攻他的王翼。这里似以 7…a6,暂不易位,从后翼反击为宜。
8.h4
白方见对方短易位,意识到王翼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进兵h4,企图通过兑兵打通边线,发挥王翼车的进攻威力。
8…e6 9.g5 h×g5 10.h×g5 马e8
冲兵g5强兑黑h6兵,借此打开边线,敞开王翼车的杀路,白方的主动权和王翼攻势已确立无疑。
11.后d3
白后准备通过d3-g3-h4的路线,调赴王翼以扩展攻势。
11…e×d5 12.马×d5 马c6 13.后g3 象e6 14.后h4 f5 15.后h7+王f7 16.后×g6+!!
弃“后”吸引,调动敌王,使之自趋绝地。
16…王×g6(如16…王 g8 17.后h7+王f7 18.象h5≠或18.g6≠均成杀棋)。
17.象h5+王h7 18.象f7+象h6 19.g6 +王g7 20.象×h6+
至此黑方认输。因为如20…王h8 白21象×f8杀。
国际象棋国际比赛
1851年,首次在伦敦举行了影响较大的国际比赛。1886年,通过20局对抗赛,奥地利棋手W.斯坦尼茨成为历史上第1位世界冠军。1897年,在伦敦举行了第 1届女子国际赛,有 9个国家的20名女棋手参加。1924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同意将国际象棋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上,18个国家的 50多名棋手参加了比赛,并成立了国际象棋联合会。奥委会规定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必须是业余运动员,而世界上许多一流水平的国际象棋手却是以下棋为职业的,因此,他们不能参加奥运会而单独组织比赛。1927年,第1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即世界团体赛)在英国举行,匈牙利队获冠军。同时进行了女子个人赛,产生了第 1位女子世界冠军。现在由“国际棋联”举办的世界冠军赛每3年举行1次,采取逐级选拔的办法,分区域赛(共分12个大区)、区际赛、候选人赛3个阶段进行,最后选出1名挑战者,和世界冠军对抗。对抗赛采取多局制,以先胜 6局者为胜。奥林匹克赛每两年举行 1次。1978年中国代表队首次在阿根廷参加了第23届奥林匹克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