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izheng Zhexue Jiaocheng
[外文]:Cours de philosophie Positive
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A.孔德的代表作。该书是孔德在他所作的一系列实证哲学讲演的基础上形成的。1830~1842年在巴黎陆续出版。
全书共6卷,第1卷是序言性通论和数学哲学;第2卷是天文学哲学和物理哲学;第 3卷是化学哲学和生物哲学;第4卷是社会哲学的原理部分;第5卷是社会哲学的历史部分;第 6卷是社会哲学的历史补充及总论。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套实证主义的理论体系。他把人类知识发展进程分为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实证的3个阶段,并断定社会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 3个阶段。作者根据各门基本科学经历这3个阶段的时间进行分类,认定数学是最先成立的实证科学,随后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而居于最后的是社会物理学,即社会学。作者在第4卷中提出“社会学”一词,并探讨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意义。他把社会学定义为一门以经验的实证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科学,并提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这两个重要概念。
《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高度系统地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并把这一方法论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研究。《实证哲学教程》的出版,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社会学的产生。孔德在书中对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以及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系列构想,不断为后人所补充和修正,对社会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实证哲学教程》有多种译本,英译本是由孔德的同时代人、英国的H.马蒂诺女士将 6卷本意译,压缩为3卷在英国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