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工艺美术

历史地理2023-02-03 10:33:44百科

秦汉工艺美术

中国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社会较为稳定,统治者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客观上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使社会经济日趋繁荣。秦汉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许多重大的社会活动和工程建设,都由中央出面组织,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长城、宫殿和陵墓等。这种集权政治制度,反映在工艺美术上则是它的统一性和巨大性。西汉时期中央和地方还设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加上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工艺美术在前代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其中的某些门类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铜器工艺

秦汉时期的铜器工艺生产是一个重要的部门,成就卓著。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鎏金铜车马以其形体硕大,制作精良,著称于世(见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其他品种有传统的鼎、敦、簋等。秦鼎造型腹浅、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如陕西户县宋村秦墓出土的鼎、西安历史博物馆所藏的秦蟠虺纹鼎。敦则环耳,腹间亦有一弦纹,风格与鼎大致相同。而簋多口敛,小耳,无垂饰。具有时代特色的是鍪和蒜头瓶。前者为炊煮器,扁圆腹、圜底、颈敛、口沿外张、腹肩处有双环耳,或对称,或一大一小,或一耳,常饰以叶脉纹,线条流畅,变化多样,造型优美。后者以其近口处鼓大如蒜头,而得其名。到了汉代,铜器已向日用器皿发展,其特点是出现了一些新品种。产量较大的是灯、炉、奁、壶、洗、镜等,另外像鼎、壶、缶、卮、杯、盘、匜、盆、洗、釜、甗、铫、锅、钟、铎、鼓等,亦有所生产。制作上以素器为主,而少饰花纹。汉代铜器具有时代特点的是以下几类:

(1)铜灯。使用面广,品种多,是铜灯制作的鼎盛期。有盘灯、虹管灯、筒灯、行灯、吊灯等,其中造型优美、设计精巧的是象生灯。如朱雀灯,以鸟身作灯体,嘴衔灯盘;人形灯,以手托灯;另外还有羊灯、雁足灯、雁鱼灯等,后者以山西省出土的最为精采。其灯为一立雁,转颈回首,口衔一鱼,鱼身为灯,插入鱼头内,可左右转动,使用时便于调节方向,设计比较精巧。雁身、鱼头布满纹羽纹、鳞纹,颇为精致。

(2)铜炉。因用途不同而又分:薰炉,用于燃烧香料,又名香薰,呈豆形,上有雕镂成山形的、高而尖的盖,象征着海上仙山博山,故又称博山炉。其代表作品有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见彩图)、陕西兴平茂陵1号无名冢出土的鎏金银竹节高柄薰炉。温手炉,取暖用,炉体侧壁及上部镂有散热的气孔,有的还有柄或链条,如兴平汉墓出土提链铜炉。温酒炉,多呈长圆形,上可置杯以温酒,炉体上有孔,有的还雕镂有四神及动物形象,有柄。

(3)铜壶。造型为鼓腹、小颈、口向外侈、圆足,腹多有兽面衔环,以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银鸟篆文壶最为精美,此壶周身布满鸟形文字,比较少见。

(4)铜镜(见中国铜镜)。发展最快,式样丰富,制作精巧。其特点为体薄、平边、圆纽,装饰程式化,艺术水平极高。其品种主要有早期的螭形镜、草叶镜、星云镜、日光镜、昭明镜,中期的规矩镜,后期的双夔纹镜、云雷纹镜、蝙蝠纹镜、画镜和方铭镜及阶段式镜等。其纹饰有人物、动物、神话、飞禽、花草及文字等。

(5)铜鼓(见中国铜鼓)。为西南少数民族所制器物,系打击乐器。其制作年代较悠久,至汉代式样最多,制作精美,因其地区和式样的不同,可分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前者形体较小,多单弦纹分晕;后者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装饰。

错金博山炉(西汉) 雁鱼灯

金银器工艺

汉代金银器工艺在前代的基础上,又获进一步的发展。为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所制器物极为精致、豪华,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的单鎏银盒和湖南长沙五里牌和五一街东汉墓出土的银碗、银调羹等。除饮食具外,更多的是各种金银装饰品。1980年在江苏邗江甘泉山汉墓出土大批黄金首饰,其中的1对金胜由2个相对的三角形和圆形组成,圆形凸起如球面,用绿松石掐丝镶嵌圆心,外有小金球组成一圈联珠纹,制作甚为精美。有的金银器除镶嵌绿松石等材料外,还饰以人物、动物等。如1965年河北定县汉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车饰,呈竹管状,表面有凸起的轮节,将车饰分为4段,用金银错装饰以狩猎为主题的花纹,并嵌有圆形和菱形的绿松石,其间饰有人物及象、青龙、鹿、熊、马、兔、狼、猴、羊、牛、猪、狐狸、獐、鹰、鹤、孔雀等动物形象。并穿插以菱形纹、波纹、锯齿纹,整个车饰,构图饱满,气魄宏大,风格瑰丽,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卓越的技巧。

陶瓷工艺

秦代的陶器制作更为普遍,在都城咸阳及其他地区均有许多官营或私营的制陶作坊。所制器物品种繁多,许多是仿自铜器造型,如陶鼎、陶甗、陶豆、陶盆、陶蒜头壶等;也有一部分器物具有陶器本身的特征,如陶簋、陶盂、陶壶等。其中陶壶尤以双耳夸张、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著称。而陶塑更是十分发达,具有极高的水平。1974年发现的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硕大的形体和精良的塑制技艺,表明了秦代?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0/252596.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铺展ひ蘸偷袼芤帐跻讶〉每涨俺删汀?/p>

进入汉代,陶瓷工艺又有进一步提高。随着陶瓷进入生活领域的进一步扩大,使陶瓷的品种、产量也随之增加,工艺技术也日趋提高,逐渐成为汉代工艺美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此时北方出现了釉陶,这是一种涂有黄绿色低温铝釉的陶器,其品种有壶、奁、盒、博山炉等。其中以釉陶壶最具特色,其造型为鼓腹、长颈、盘口,并饰浮雕狩猎纹或兽面纹等纹样,非常精美。在南方则有青釉陶,此种釉陶,火度高,釉度较硬,又称硬釉陶。彩绘陶在汉代也获很大发展,品种有壶、盒、碗、炉、奁等,主要用作明器,色彩丰富,常绘以几何纹及人物、动物等。汉代的瓷器以青瓷为主,亦有黑瓷等,产地多在南方,是在与陶器共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产品多为日用器皿,纹饰简朴,且往往挂釉不到底。此时陶塑亦有所发展,题材极广,有人物、百兽、建筑、舟车等,均富有重大成就。

另外,秦汉的砖瓦也以质地坚硬、形式多样、纹饰古朴精美闻名于世。秦砖常饰以菱形、方格、回纹、卷云、三角云圆壁、绳、粗布等纹样,手法为花模印花。而秦瓦则以卷云纹为主,瓦当已由半圆发展为圆形。汉砖以河南、四川等地所产最佳,前者产的长方形空心砖,用模印各种几何纹和动物、人物及建筑图案;后者多产方砖,常饰以各种图案,表现出一定的主题内容,多为生产劳动、车骑出行、社会风俗、神话传说、庭园建筑等,如弋射收获砖、盐井砖、庭园砖等,均具代表性。汉瓦非常精美,纹饰以卷云、动物、四神和文字为主,多含吉祥意味,形状多为圆形,也有少数为半圆形。

染织工艺

染织工艺在汉代有飞跃性的发展。国家设有专门官员负责生产,作坊有官营和私营两种,从业人员和品种数量均超过前代。主要有:

(1)丝织。产地以山东、四川为主,品种有锦、绫、绮、罗、纱、绢、缣、缟、纨等。织造方法有平纹、斜纹和罗纹等,其中以织锦最有代表性。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又称经锦,其纬线只用一色,经线则多至三色,分别为地色、花纹和轮廓线。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有大量织锦,为汉代织锦的代表。汉代丝织品的花纹有云气纹、动物纹、花卉纹、几何纹及文字纹等。

(2)印染。此项工艺较为发达,官方设有专门机构。其印染依工艺的不同,有涂染、浸染、套染和媒染之分。所用染料分植物染料和矿物染料两类,所染织物色彩丰富,名称繁多。仅新疆民丰出土的丝绣品的色彩就有大红、绿、紫、茄酱、藕荷、古铜、绿、蓝、翠蓝、湖蓝、缃色、浅驼、黄等数十种之多。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品色彩亦达30余种。

(3)刺绣。这时期刺绣针法多用辨绣,或称锁子绣。绣品在新疆民丰、河北五鹿充、长沙马王堆等地均有出土,以后者出土最为丰富。其绣法除辨绣外,还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云纹绣、棋纹绣、铺绒绣等。另外,汉代的布和毛织工艺也很发达。前者以四川为最有名,后者多产于西域地区,新疆等地出土的毛织品上有龟甲纹、条纹及人物葡萄纹等。

绛地五彩绣

漆器工艺

秦代漆器品种据考古发掘可知有漆盒、漆盂、漆奁、漆壶、漆卮、漆樽、漆耳环、漆勺、漆匕、漆木梳等器物,均为木质胎,大都里红外黑,在黑漆上绘有红色或赭色花纹,纹饰有人物和动物等。人物纹有音乐歌舞和相扑摔跤等场面,生动自然。漆器上大都书写或用针刻、烙印上的字铭,如“咸亨”、“陂里”、“朱工”、“许市”等名称,有的是其产地名,有的为机构名,也有的是工匠姓名。其漆器以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和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最多、最精。

漆壶

汉代漆器又有了很大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地方上也设有工官负责具体的生产管理。其器物设计制作多从实用出发,分工很细,有上工、漆工、工、画工、雕工等;漆胎多为木质,也有夹纻和竹胎,其品种较前代有所增加,有盒、盘、匣、案、耳环、碟、碗、奁、箱、梳、尺、唾壶、面罩、棋盘、虎子等;色彩以红黑为主,造型丰富,变化多端,纹饰清新华美,有云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装饰手法有彩绘、针刻、铜扣、贴金片、堆漆等,产地遍布全国。

九子漆盒

另外汉代画像石,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要纹饰,古朴生动,矫健大方。其方法多为剔地突起的浅浮雕法,也有采用线刻的形式,画像石以山东、河南两地出土最多。玉雕的制作技艺也大有提高,发展了透雕、刻线、浮雕等加工方法,所雕物品多精巧玲珑。琉璃、木器、编织等也各具特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