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魏晋墓

历史地理2023-02-03 09:40:59百科

辽阳魏晋墓

魏晋时期辽东郡境内的墓葬。分布在辽阳市郊的三道壕、北园、棒台子、上王家村等处,辽阳魏晋时为辽东郡治襄平所在地。辽阳魏晋墓的结构仍保持辽阳汉壁画墓的特点,多为用石板支砌的平顶多室墓,室内壁面彩绘壁画。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作过调查。1945年东北解放以后,东北博物馆(后改辽宁省博物馆)对辽阳壁画墓进行了调查和保护工作。从50年代开始,陆续进行了发掘。

辽阳魏晋墓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约当曹魏到西晋(2世纪初至3世纪初),后期约当东晋十六国时期(3世纪初至4世纪初)。

前期的墓葬

可分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墓是用石灰板岩支砌的多室墓,但已看不到辽阳汉墓常见的回廊结构,左右廊和棺室已结合成一体,由夫妇合葬变成家族的多人合葬。如棒台子2号墓的棺室隔成4间,共葬尸骨6具。棺室廊侧已无小室,墓室总平面日益与中原地区曹魏墓接近,形成带左、右耳室的前室,后连长方形棺室,但棺室又常纵隔成小间,三道壕令支令墓是很典型的代表。墓内壁画以墓主人家居宴饮和车马出行为主,一般在前室的右耳室绘墓主人宴饮,在左耳室绘庖厨,且左耳室常比右耳室小。左、右耳室都有车马出行的画面,在出行的画面中出现了牛车。壁画的题材还有日月、楼阁、门卒、武库等。在葬制方面,除使用漆木棺外,开始流行将尸体陈放在尸床上的无棺葬,并流行使用两端起翘的石灰枕。随葬器物以陶器为多,常见井、灶、俎、案、耳杯等明器。还有装饰品、铜镜及剪、尺、顶针等用品。

小型墓是用石板支砌的单室墓,长仅容棺,如三道壕7号墓;有的仅用石板砌成棺形而已,如三道壕8号墓。前者出土有西晋太康二年(281)铭瓦当。

后期的墓葬

墓室仍用石板支砌,结构与前期相同,唯墓顶从前期用石板平铺,改为前室从四壁上部用4层石板抹角叠砌,中间形成方形室顶,再以石板铺盖。室内壁画的题材虽仍以家居和出行为主,但与前期有较大的区别,如上王家晋墓的墓主人像,绘于前室右侧耳室壁上,墓主人端坐于上张朱色覆斗帐的方榻上,榻后列曲屏,帐顶饰仰莲,四角有龙衔流苏。榻右侍立捧笏面向主人的属吏,墨书题名为“书佐”。后期墓中的车骑出行壁画,已改为由骑吏前导的牛车,车旁有牵牛的御者。棺室内也常纵隔成小室,葬具用木棺。随葬器物有陶质器皿,少量青瓷器和一些钱币,还有置于圆形漆盒中或用绢包裹的铁镜。出土的青瓷虎子系江浙地区所烧造,反映出东晋时期辽东地区与江南的往来。抹角叠砌的墓顶结构和壁画题材与构图,对高句丽族壁画石墓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参考书目
  1. 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5期。
  2. 王增新: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考古》1960年1期。
  3. 李庆发: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7期。
本文标签: 辽阳魏晋墓  LiaoyangWei-jinmu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