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ahemani Wangguo
[外文]:Bahmanī Kingdom
亦译巴曼王朝。中世纪南印度德干北部最大的独立的伊斯兰教地区王国。其版图北起文迪亚山,南至通加巴德拉河,西临阿拉伯海,东部一度达到孟加拉湾。首都为古尔伯加。
14世纪德里苏丹国统治南印度的失败,导致南印度许多独立的地区王国的兴起。除德干南部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外,德干北部的巴赫马尼王国最大。1347年图格鲁克王朝的德干省长哈桑·甘古据德瓦吉里独立,自称是波斯皇族巴赫马尼家族的后裔,建立巴赫马尼苏丹王国,迁都古尔伯加。
国家管理体制与德里苏丹国家相同,征收田赋机关是主要行政部门。全国分为古尔伯加、道拉塔巴德、比达尔、贝拉尔四省。省长有很大权力,地方分权、割据倾向的发展最后导致巴赫马尼王国的分裂。
巴赫马尼王国的历史有两个特点:对外与南面劲敌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为争夺富饶的赖丘尔河间地区及戈尔孔达,进行过长期的互有胜负的战争;在国内,统治阶级内部又有守旧派德干贵族与改革派外来贵族集团争夺权力的长期派系斗争。穆罕默德三世重用外来派穆罕默德·加万为首相,实行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省长权力的改革,因而激起德干派忌恨,使派系冲突达到顶点。1481年加万被处死,德干派控制朝政,苏丹权力削弱,各地省长权力扩大。长期对外战争及统治阶级的内部残杀给人民带来巨大损害,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469~1472年,在比达尔居住过的俄国旅行家A.尼吉丁在其《三海旅行记》中述及:巴赫马尼王国贵族奢侈阔绰,乡下人极为穷困。
巴赫马尼王国是北印度穆斯林文化向南印度传播的桥梁。王国由于大量吸收波斯和阿拉伯有朝气的移民,对后来南印度穆斯林文化的发生产生过强烈影响。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巴赫马尼王国分裂为 5个伊斯兰教小邦:阿马德纳伽尔、比贾普尔、戈尔孔达、贝拉尔和比达尔。1526年巴赫马尼王国大臣阿密尔·巴里德推翻苏丹自立为王。在比达尔建立巴里德王朝。五国经常联合对抗维贾亚纳加尔王国。16世纪中叶先后为莫卧儿王朝所灭。